水稻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当今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健壮的成长,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一般本田施肥铵水稻的生育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是指从移栽至分孽终止,也就是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此时以促进有效分粟和争取多穗为目标;中期是指水稻生育已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花粉形成时期),此时以壮秆攻大穗为目标,但施肥不能过多;后期是指水稻进人抽穗到成熟的时期,此时以攻粒多、粒饱为主,既要保住不脱肥,又不能贪青晚熟。

以上水稻三个时期的施肥方法,实际上是指施肥的原则、理论和目标,真正实践起来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也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土壤和不同的水稻品种来确定施肥量的多少,也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具体说就是看土壤是肥还是瘦,土壤质地是沙还是勃。如果土壤又肥又沙,则施肥量要减少,土质是勃而瘦,施肥量就要加大,这就叫看土施肥。此外,还要注意看苗施肥,苗壮少施,苗瘦多施,这就是下面施肥量中,为什么要有一个幅度的缘故。

将水稻本田的肥料施用量分绍如下:第一是底肥,也叫基肥,包括有机肥和各种化肥。有机肥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化肥用量为硫酸铵30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以上这些肥料均在耙田前一次施入,耙田后可使肥、土、水相融,以减少肥料流失。第二是追肥,追肥以氮素化肥为主,如果总的追肥量每667平方米不超过30千克硫酸铵,其大致的肥料分配如下:①面肥。插秧前耙田时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②分蘖肥。插秧后10~15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10千克。③穗肥。在拔节初期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8~10千克。④粒肥。抽穗前7天施入,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3~5千克。

灌排水

水稻比较依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筛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筛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水稻喜欢湿润,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地方,具耐热和光强习性。

稻(Oryzasativa)是一种禾本科,单子叶,性喜温湿一年生草本自花授粉植物。根据生长习性,稻又可分为水稻和旱稻。通常水稻被分为两种即籼稻(Indicarice)和粳稻(Japonicarice)。一般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粳稻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

一、水稻缺氮

1、症状水稻缺氮时,其叶片体积减小,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变黄,稻株矮,分蘖少,叶直立。

2、补救方法及时追肥速效氮肥,配合追施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可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的流失挥发,并能补充水稻在生长期所需要的铜、锰、硼、钙等中微量元素,施后中耕耘田,使肥料融入泥土中。

二、水稻缺磷

1、症状水稻缺磷时植株基本是正常高度,但是叶片常出现深绿色或紫绿色,植株直立,分蘖少。

2、补救方法浅水追肥,每亩用过磷酸酸钙15公斤,混合碳酸氢铵15-20公斤并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可防止铵态氮的挥发和流失,并提高磷肥利用率,减少磷元素的吸附固定,施后中耕耘田,浅灌勤灌,反复露天,以提高低温,增强稻株对磷肥的吸收代谢能力。

三、水稻缺钾

1、症状缺钾植株叶片自下向上,叶片叶脉出现红褐色斑点,下部叶片叶边变黄,稻株分蘖较少,植株矮小,叶片暗绿色,顶部有赤褐斑。

2、补救方法立即排水,每亩追施草木灰150千克,施后立即中耕耘田,或每亩追施硫酸钾7.5千克并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1-2公斤,可有效的减少钾离子的吸附固定,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THE END
1.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 简要回答 水稻在种植时也需要讲究技术,一般先选种。在选种时要注意种植的环境,水稻种子的抗病毒性产量等等。通常选种要选优质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够提高产量。当种子挑选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播种,水稻在种植的时候,一般在春季播种比较合适,而温度应该在15度左右。水稻播种的时候,https://www.coozhi.com/kepu/shenghuobaike/214800.html
2.种植水稻的方法水稻种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通过展示稻谷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水稻的基本信息,如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 2.生长过程: 详细介绍水稻从种子到成熟的整个生长过程,包括发芽、分糵、拔节、抽穗和灌浆等阶段。 3.环境要求:讲解水稻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 https://www.meipian.cn/54543kab
3.海水稻种植方法介绍三农视频微农业关注https://tv.sohu.com/v/dXMvMzM4OTE1NTkwLzQ5OTExNTk2OS5zaHRtbA==.html
4.水稻的种植方法中国食品行业专利数据库主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耕层深度应在20-25厘米为宜,施基肥:基肥泡田前旱整地时施用尿素80-100公斤+磷酸二胺100公斤+氯化钾150公斤/公顷(基肥一定要在放水前施入),插秧时水的高度为6-15cm;(2)浸种:利用水缸、水盆等http://patent.foodmate.net/show-815369.html
5.水稻水栽培的方法有哪些水稻水栽培,即在水面上种植水稻,是一种常见的耕种技术,有助于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增加产量,同时作为水体保护的技术之一。以下是水稻水栽培的主要方法: 选用适宜的品种:选择适合水中生长的水稻品种,如草稻、水稻杂交或水浇稻等。 水田挖掘:挖掘水田,一方面方便种植,另一方面防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尘埃等侵入水域底部。https://sns.yszn.net.cn/thread/9fe307e5271c4ccf9edd06a215a5ccbc
6.水稻育苗方法(精选十篇)水稻育苗方法 篇1 1 水稻育苗的现状及问题 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 就要保证水稻在生长的整个过程中都处于较好的状态。因为我国地域广阔, 水稻种植面积较大, 所以水稻育苗工作不能在短时间都达到较好的种植水平, 在此过程中,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 还存在育苗准备前工作不到位, 延误播种期的现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gnml9jw.html
7.《天穗之咲稻姬》如何种植稻米【种植水稻的方法】 种植水稻的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认真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培育出优质稻米吧。 1、插秧期:冬3?春1 2、栽培期:春2?夏3 3、收割期:夏3?秋1 【1、插秧期的工作】 进行插秧的季节:冬3?春1 插秧期的工作:整地、筛选稻种、育苗、插秧 http://www.tgbus.com/news/140374
8.如何种植水稻水稻种植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1. 播种: 选择合适时间,一般在4月份以后,用冷水发泡,然后放入适量温度的保温箱中,等待水稻种子出芽。 2. 育秧: 水稻出芽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盖上土,交足水,铺上地膜,等待其长苗。 3. 移栽: 整理好农田,当秧苗长到一定长度时,既可以移栽到田里。山区一般都是人工插秧。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9250866913357
9.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11篇(全文)选用籽粒饱满、无杂质、发芽率达90%以上、优质、高产、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较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目前主要是超级稻楚粳27、28号。 2.2 晒种 晒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种子温度, 打破种子的休眠, 便于浸种时较快的吸收水份, 提高种子活力及种子发芽率。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晒种1~2h。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ees4vlf.html
10.水稻种植教学课件.ppt六、作物种植前清除杂草: 在作物播种、移栽前对田块进行翻耕、灌溉使杂草萌芽,然后再翻耕一次,清除萌发的杂草;作物生长过程通过灌溉管理防草,如在水稻生长早期保持淹水3cm,生长后期淹水10cm可控制大多数杂草的生长。 控制杂草的方法 七、改进播种、栽培技术: 如增大播种率、缩小作物行距,对难萌发作物改直播为移栽等,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1021/801700005700402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