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通过平台发布作业地块信息和作业需求,飞手通过农田管家飞手端APP接单,然后利用无人机帮助农田完成打药作业……这种听起来很炫酷的“互联网+农业”新模式,出自一家名为农田管家的现代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他们以服务垂直应用生态圈为切入点,正在逐渐改变国内传统的田地人工撒药作业模式。
据了解,农田管家基于农田地理信息大数据(GIS)以及南北方不同作物的维度,将最先进、最实用的农技课程进行层层渗透和传递。同时,依靠强大团队打造的“一中心三平台”(农田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无人机飞防服务平台、农业技术培训平台、无人机与作业安全保障平台),农田管家把传统的农技、培训等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满足用户使用习惯,下单、作业都更加便捷。
作为中粮集团的合作方,北京农田管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农业生产社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农民的幸福生活助力。在湖南田间,农民老李刚刚利用农田管家为自家的几百亩水稻完成了农药喷洒。“以前都是我自己配药、打药,每天也就能喷洒几亩地,有时候还得雇人帮忙,现在用无人机打药一天就能打完,真是太方便了,农田管家让我轻松了太多。”聊起无人机植保,老李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其实,起初老李也不愿意尝试无人机植保,“那玩意谁也没试过,万一把庄稼打坏了,那收成就全毁了。”为了让老李两口改变思想,尝到无人机植保的甜头,农田管家飞防队最终劝服老李先试打20亩地看效果。经过对比,无人机植保过的田地长势很不错,老李这才觉着这个事情可以做,就这样,无人机植保飞入了老李家。
农田管家的诞生并非偶然。近年来,国务院陆续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制定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政策,将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放在首位,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李克强总理也多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在2016年2月,农田管家应运而生,走上了帮助农民幸福最大化的道路。从服务模式来看,农田管家致力于用互联网整合农业供应链,打通上下游及周边服务,提升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理念和效益,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进程。
农业专家表示,农田管家打造的农业生产社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响应国家“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指导意见下,切实帮助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成长,通过整合农业供应链,打通上下游及周边服务,匹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解放农村生产剩余劳动力,让种植生产真正变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