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一个产业园,一定区域范围内就有了一定的规模,人才、科技、资金等生产要素会往园里集中,龙头企业带动下,全产业链升级就有了保证。像消费者熟悉的正阳花生、五常大米、潜江小龙虾、安溪铁观音、金乡大蒜产业,都是在各地的国家级产业园里“升华”的。
(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
一边是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一边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要,怎么办?产业园可以作为示范园,打造一个质量高地,向周边洼地溢出扩散。园区里高科技、新装备、大数据越来越常见,不少在产业园务工的职业农民对这些新生事物已经很熟悉了,周边农民也开始尝试着使用起来。
(三)打通城与乡
产业园里有工业,也有农业,有些产业园所在地看起来像城镇,园外又是大片的田园,农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游客走进产业园,可以参观工厂,走出产业园,还能乡村旅游。城与乡的空间界限模糊了,城乡间的要素流动路线不再是单向街,而改为了双向车道。
二、现代农业产业园九种利益连接机制
从目前来看,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9种形式:
(一)“五连”模式
“五连模式”即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
把公司、村集体、企业、农民连成一个共同体,形成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的“五连模式”,成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示范样板。
(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模式
产业园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吸纳当地农民和贫困户自愿以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入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实现参股经营有“红利”。
(三)二次分红”模式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保底价+市场二次连动”的“二次分红”方式,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超产分成有“奖金”,保证农民共享增值收益。
(四)“土地流转优先返聘”模式
(五)“股份合作”模式
主要采取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股东入股、构建“财政补贴资金股权化+分红”的模式、探索实施“相互持股”的合作开发模式,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参股经营有“红利”。
(六)“订单农业”模式
支持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民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统购统销订单合同,龙头企业、合作社提供种苗、农资等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服务;农户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标准进行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达标。农产品收获时,龙头企业、合作社按照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在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进行收购;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以市场价收购)。降低农户前期生产投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保证农民预期收益。实现订单农业有“订金”。
(七)市场价格风险保障机制
建立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市场价格风险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农户双方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契约稳定性,实现风险防范有“基金”。
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中介或金融机构创办风险基金,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时,对按合同价收购农产品的公司或龙头企业,实行基金补偿,降低企业违约率;当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合同收购价格时,可以从风险基金中给予农户部分补偿,避免农户违约,保障农户的利益不受损失。
(八)农民创业引导与服务机制
1、农民创业引导机制
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设创业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解决创业用地、金融信贷等难题,为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开辟新渠道。
2、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服务机制
(九)跟踪评价机制
三、现代农业园的六大运营模式
(一)理念主导型模式
(二)文化创意型模式
文化创意要求项目区具有一项或者多项突出的农业文明与民俗文化的积淀。以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提炼核心元素,对接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区域市场需求,依托休闲旅游,开发以民俗文化休闲为发展形式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可选择创意开发的点较为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只有符合时代潮流、紧扣时代理念与消费需求的文化元素,才是较佳的资源。
(三)产品导向型模式
该模式重点落脚于特色农产品的创意开发。通过产品设计与营销上的创意,保留农产品自然、生态的优良品质,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对接时下流行的健康、品质的消费潮流,将原有的农副产品进行品质与品牌的双重提升,赋予农产品新时代的荣誉标签,并与乡土地理挂钩,形成“特色产地的特色产品”固化品牌,实现创意农业的效益最大化。
(四)市场拓展型模式
(五)产业融合型模式
产业导向型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既有的农业产业基础,延伸发展,选择第二、第三产业中的适宜实体,提升原有农产业的层次,延长原有农业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进化与创意发展。
四、商业模式及卖点
(一)“农旅双链”模式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商业模式围绕“农旅双链”来设计,以旅游开发吸引人气为起点,借助于每年上百万游客量的无形品牌宣传效应,倾力打造成功的果蔬品牌。使得旅游地变成了果品产地,农民跳出农家乐的局限,走入车间、工厂,成为品牌果蔬加工业的生力军。从而实现了旅游、现代农业两种产业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二)七大卖点
一卖理念:独具匠心的理念,是一个项目的灵魂。它虽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决定了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能够从精神上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旅游者。
二卖品牌:品牌是心灵的烙印,通过品牌,能够提升项目地的形象,提高地块的潜在价值,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
三卖生态:强调的是一种生态环境,一种低碳环保、有机乐活的理念。充分发挥都市农业净化、美化、绿化环境的作用,为城市输送新鲜的空气,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城市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卖生产:对于农业型休闲庄园,农业仍然是其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应奠定其主导产业的基础。因此从产业化角度考虑,发展一要脱离初级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二要通过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深加工、包装、储藏、物流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形成农庄的核心产业基础。
五卖生活:开发休闲农庄度假项目并结合休闲地产项目,让久居都市的游客在乡野田间享受一种慢节奏、自然品质的生活方式,而这正是市场的需求。
六卖项目:卖市场升值后形成的溢价区间。这里面积很大,里面有很多具体项目,有些项目做初期开发,然后再把它卖掉,这就是卖市场升值以后的溢价空间。
七卖综合:形成多产业融合。根据优鲜农业多年研究,农业产业是农业型休闲庄园的核心产业基础,但不是唯一。休闲农业项目能够整合资源,向旅游业、地产业等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和房地产产业的开发与引入,应遵循“农业为基础,旅游创品牌,地产求收益”的原则,分期投资,逐步发展。
五、现代农业园四大招商引资策略
(二)加强管理,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园区建设的同时,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与优秀的管理人才,制定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园区建设成型后能够在正确的管理方法下快速步入发展轨道;提前制定发展规划并明确阶段性目标,使园区建设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园区发展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三)重点扶持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引进高科技人才
对于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扶持,使其具备足够的带动、辐射能力,并能够承担起模范带头作用,为园区打响名号。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其来到园区工作,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利用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提高园区科技含量,提升园区竞争力,为园区今后的腾飞凝聚力量。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园区服务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园区的建设初期抓起,它是园区发展的物质根基,各园区应充分重视其基础作用,务必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与管理,为园区今后的发展夯实根基;同时,园区应该具备齐全的服务设施,可为园区内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服务,为其解决工作中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园区的建设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