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岛琼中县握岱村柑橘黄龙病智能化统防统治飞防飞控技术现场演示观摩会上,伴随着一阵阵旋翼转动声,多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腾空而起,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穿透树冠,均匀高效地喷洒在每一棵树上……这田间忙而有序的“无人机”阵仗,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环植所)与多年合作的“老朋友”——刚刚荣获海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荣誉的本山直树教授,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成果落地的喜人一幕。
“我国航空植保虽然近些年发展迅猛,特别是多旋翼电动植保无人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作为航空植保,不仅仅是让飞机飞起来、农药洒下去那么简单。”王树昌说。我国登记的4万多种农药制剂中,只有20种左右标识适用于航空植保作业,另外,我国使用常规农药制剂减少稀释倍数后,经由无人机喷施,施药效果不是很稳定,由此导致环境生态风险也随之增大。
时隔十年后,即2018年,早已体验过“热情海南”“好客中国”的本山直树先生,再次踏上传授之旅,在中国热科院的盛情邀请下,奔赴海南儋州、昌江和澄迈等市县,现场指导无人机防治龙眼、毛豆和豇豆病虫害作业,针对缺少作业规范等共性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可借鉴的日本版解决方案。
“对标先进技术标准,并结合实际利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我们在海南多地开展系统的试验示范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王树昌说。该技术成果为我国植保无人机安全高效使用提供了指导,对降低我国农药使用风险和减少飞防专用药剂开发成本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促进中日植物保护工作交流合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山直树是一位具有国际视野的科学家。”王树昌说,本山直树多次奔赴中、美等国开展学术交流,并且多次邀请中国学者赴日开展农业技术交流,他是串联起两国科研技术交流的“红娘”。
“借助本山直树和热科院共同搭起的友谊桥,后续我们将攻关热科院揭榜挂帅项目‘热带果树(柑橘、芒果和荔枝)航空施药的对靶高效沉积与漂移控制技术(2022-2026)’,进一步提升航空植保技术应用水平和影响力,让中日合作开出创新之花。”王树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