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现场仔细挑选、品尝农产品,对于中和的农产品不少顾客给予了好评。刘珂摄
“这些都是我们中和镇农户、贫困户自己种养的好产品,新鲜品质、绿色放心,大家都来试试。”9月13日,带着精挑细选的优质农产品,中和镇山枣潭村党总支书记甘恩汝、山枣潭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剑化身“卖货郞”,在长沙“长房24品生活中心”摆摊设点、热情吆喝。
作为中和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主题活动之一,“书记挑货进省城”既是为农产品代言,现场展示其优质特性,又是广开销售渠道,助力贫困户、农民增收。截至昨天下午3点,600个土鸡蛋、180斤火龙果售罄,销售额达到6000元。
土鸡蛋成热销单品,开张4小时即售罄
上午10点商场准时开门营业,准备就绪的扶贫助农小摊也迎来了第一单。“我要100个土鸡蛋!”市民喻先生来到摊位前,表示自己早已选好心仪货品:“前两天看到商场发出的宣传信息,就立刻通过商场进行预订。”
在喻先生看来,浏阳的山好水好,自然能孕育出好产品:“这100个鸡蛋看着就很新鲜,留一部分自家吃,还送些给亲朋好友。”
甘恩汝在现场卖货,陈剑则在线上展销,他通过工作群、朋友圈发布了农产品信息,将同事的购买需求列成清单后,现场拿货并送货上门:“我们长沙市检察院、长沙市信访局作为后盾单位,同事们都积极响应,既参与了消费扶贫,又买到了优质农产品。”
不仅摆摊设点,更主动“出击”。一方面,扶贫干部们端着切好的红心火龙果,站在过道主动邀请市民品尝;另一方面,在两位书记的带动下,农户王德明、胡江平也开始积极向顾客介绍各自的产品。
拓宽渠道找准路子,打响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
事实上,此次“书记挑货进省城”活动早在两周前就开始精心筹备。山枣潭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建国全程热心帮忙联络,他先后与社区、物业、商场多方进行了沟通,方案也几经更改:“最后综合考虑人流、天气等因素,选择了在商场内进行。”
甘恩汝、陈剑也参与了整个过程。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卖货郞”,两位书记多次拜访农户,了解产品特性,并和镇上具体筹备人员进行了数次沟通和调度。展销农产品也是优中选优——土蜂新酿的百花蜜、当天4点刚摘的火龙果、这两天从鸡窝里拣的土鸡蛋。
“不紧张,我对中和的农产品有充分信心。”甘恩汝表示,此次扶贫助农小摊囊括了长安村、苍坊村、雅山村的优质农产品,是面向长沙市民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拓宽销售渠道的一次试水:“以此来寻找适合中和农产品销售的路子。”
扶贫助农小摊营业前,李建国还特意带着胡江平去附近一家大型农贸市场参观。“农贸市场人流量大,需求量也大,如果能在这里定期设点卖中和农产品,就能打响地方品牌。”经过综合分析和多重考量,李建平提出了一个新方向,也获得了胡江平的积极响应:“我们商量近期就可以去找市场谈谈。”
“下阶段,还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做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全方位推销我镇优质农产品的同时,让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中和镇党委书记何勇表示。
董怀国
为农民进城卖鸡蛋,真正地让书记的身份丰富多彩起来——他是当地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头儿”,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他负总责,他又是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小货摊”前的推销员、绿色农产品的讲解员、产品质量的担保人……“身兼多职”,为的就是将农民的产品推销出去,让大城市的市民吃到绿色环保健康的好食品。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群众要脱贫致富奔小康,终究要从办好一件件实事开始。村里的路需要组织力量修整一下、种植户遇到的技术难题需要找专家来解答、上好的农产品需要打通好销路……这都需要基层干部认真去落实。村书记成为“多面手”,事情办好也就在情理之中。
工作无大小,只看有益无益;服务无缓急,只问有心无心。基层工作中,党员干部做好实功夫,广大群众下足大力气,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携手开创大好的发展局面。(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