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3日消息(记者王晶)网上销售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是否让人放心?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农资产品,是否存在风险?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农资购买高峰期,日前,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4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要求开展农资质量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
如遇假冒伪劣种子等农资产品,可拨打12345或12316进行投诉举报。
如遇假冒伪劣种子等农资产品,可拨打12345或12316进行投诉举报
对农资进村“忽悠团”一查到底
据农业农村部4月3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要紧盯春管春耕、三夏、秋冬种等重点农时,以及农资产品产销旺季和入户下地的关键节点,对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资质、产品质量、购销台账、产品标签等开展全面排查。
种子执法要以制种基地、种子经销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种子生产、加工和销售为重点环节,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假冒侵权、“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
通知指出,要加强对城乡接合部、农资“忽悠团”案件常发多发等重点地区的执法检查巡查,对发现的假劣农资上挖源头、下追流向、一查到底、打点断链,涉嫌构成犯罪的坚决依法移送。
上述负责人称,对网络越区违规售种,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加强协同治理,压实平台责任,督促平台开展自查整顿,严防品种虚假宣传和越区推广销售。
广州:智慧农机助力春耕跑出降本增效“加速度”
举报化肥“忽悠团”最高奖励5000元
为做好2024年春耕备耕期间农资打假工作,让化肥“忽悠团”人人喊打、难以立足,鼓励大家积极提供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农业农村部向全国征集线索。
针对一些重大案件建立了“绿色检测通道”,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加强与检测机构沟通协调,尽力缩减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周期,做到即抽即检、即检即报,为及时固定证据,加快执法办案进度提供有利支撑。
据悉,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围绕行动开展重点领域违法案件查办等情况进行指导,对涉及区域广、社会影响大、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进行督办,确保行动落地见效。
广西融水:农资专项检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助力春耕春播
购买种子要警惕五种情况
另外,种子散装卖,或者没有正规包装和标签,也没有标注厂家,这种种子质量没保障。
还有一些打着“高科技产品”“大型农场繁育”“超高产”等旗号,虚假宣传出售种子。
春分时节,全国春耕备耕由南到北次第展开,如何购买到质量可靠的种子产品,农业农村部建议:
一看渠道,选择信用良好的、证照齐全的商家去购买种子产品,注意保留好发票或其他购货凭据、产品样本、包装袋等。
二看包装标签,包装袋有无拆封,标签上应该标注品种名称、品种审定或者登记编号、质量指标、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三看种子外观,种子大小、色泽、颗粒、粒色等性状是否均匀,不要有霉变、虫蛀等。
四看适宜区域,查看标签中标注的适宜种植区域,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适宜种植区域,要看是否适合在本地种植。
五看二维码,扫描查看详细信息,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等是否与包装袋上标注一致。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方面表示,农资打假重点有2项任务:一是计划4月中旬在贵州举办今年农资打假下乡进村活动,引领各地加强识假辨假知识宣传,用通俗的语言、直观的画面讲清楚假劣农资危害和优质农资选购要点。二是督促地方落实排查整治举措,全力确保春耕生产有序进行。
网上销售的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是否让人放心?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农资产品,是否存在风险?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农资购买高峰期,日前,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4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要求开展农资质量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