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农资的为啥怕种地大户,是因为赚钱多,还是被捏到了软肋?

80,000家农资商正在用的农药电子台账

大家选择才是真的好

通常以来,乡村农资店都是非常受农户欢迎和看重的,在农资价位降到“脚底板”后,农户依然能够享受免费诊断病虫草害、先用农资后付钱,甚至是送货上门的额外福利,用量比较大的农户,还能享受到赠送礼品、喝酒吃饭等待遇。

即便如此,农资店老板的权威依在,不管他们付出多少,主动权始终是掌握在他们手中的。

但随着种地大户的兴起,农资店和农资使用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从以前的用户至上,变成如今的用户至尊了,甚至有很多农资店老板提到种地大户都心惊肉跳,以至于有人明确表明不与种地大户打交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农资店怕种地大户,是因为农资产品利润高?怕一旦得罪种地大户,他们就不来光顾了?从而失去宝贵的赚钱机会,还是被种地大户拿捏到了软肋,再继续和他们打交道已经没了挣钱的价值?

通过多方走访,笔者终于找到农资店老板害怕种地大户的4方面主要原因:

有位农资店老板表示,和传统种植户打交道,经营风险较小,即便是偶有失误配错药剂,对于农户的损失,赔偿起来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但种地大户就不同了,动辄数十亩、数百亩,甚至是数千亩的种植面积,一旦有个小疏忽,所造成的损失就有可能伤筋动骨,甚至是倾家荡产。

如今的种地大户,为追求经济利益,往往种植的都是蔬菜、中药材等价值较高的农产品,特别是田间除草,这些年因除草剂药害所导致的赔偿屡见不鲜,种植户受到损失,农资店也无法独善其身,经权威部门协调,即便是各打五十大板,也不是一个农资小店所能承受起的。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在没有充足把握之下,暂时不与种地大户打交道,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在种地大户日益增多的大环境下,农资店消极回避肯定不利于农资店发展壮大,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就会被时代抛弃,所以,在这种思路之下,更多的农资店老板,还是小心翼翼地试着和种地大户打起了交道。

有位中药材白术种植大户,在镇子上农资店采购了苯咯噻悬浮种衣剂拌种,结果田间白术出现大面积死苗,农户认为是拌种剂出了问题,因为种衣剂登记对象是小麦拌种,你却推荐用于药材,现在出现问题,肯定是你农药的问题。

此话一出,农资店老板有口难辩,毕竟在中药材上登记的农药目前还寥寥无几,如若严格要求,中药材将面临无药可用,用该拌种剂为中药材白术拌种,是多年来试验总结出来的结果,为啥别人没问题,就你家有问题,难道不是你家购买种苗的问题吗?

然而,种植户哪里听得懂这些呢?在经过多轮维权无果后,把自家80多岁老母亲拉到农资店门口,一边闹一边哭诉,搞得农资店无法正常经营,最后农资店老板无奈低头,赔了8000多元,种植大户这才作罢。

在这个买方为主导的时代,种地大户由于农资使用量较大,加上资金紧张,很多人都有赊销的习惯,农资店不怕赊销,但害怕种地大户赊销,一是赊销数额较大,超出了农资店承受范围;二是种植风险大,种植大户赊欠资金无法保证归还。

农资界流传着一段至理名言“第一年可以赊,第二年可以看情况赊,第三年千万不能赊”,意思是面对种地大户,如果他是第一年搞种植,你可以放心赊账,第一年他们都有钱,用完农资会主动归还货款;等到种植第二年,可以根据种地大户种植情况,来判断能不能赊销;等到种植第三年,种地大户手中的钱基本消耗殆尽,这时候再进行赊销,即便他们不想做坏人,但确实无力偿还,你又有什么办法?坏人一部分是天生的,还有极大一部分是被逼的。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一部分现象,但并不是少数。

相对于农业种植,农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农资店老板却要承担全部种植技术指导的责任,毕竟在当今农业界,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种植户使用谁家的农资,谁就得提供农业技术。

然而,由于种植规模较大,种地大户不可能亲力亲为,甚至有些种植大户也不懂农业种植,聘请的管理者水平不一,毕竟属于打工者,自然不能像种植自家土地那样尽心尽力,不但如此,还时常有私自克扣农资使用量的现象发生。

试想一下,农资店老板提供的技术方案再完美,具体落实出现问题,自然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但种地大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搞不好就是农资店的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农资店老板之所以不敢和种地大户打交道,主要还是无法承担“规模型风险”,一旦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时,敬而远之也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但不管怎样,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剧,农资人面对的不再是拥有几亩、十几亩地的农民,而是一个拥有几百亩、甚至几千亩几万亩的种植庄园,他们不但选择产品的时候会更为的谨慎,更需要发生病虫草害时的一种解决方案,要保证农产品的收成,这就需要农资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建立健全服务团队,定期的给这些种植庄园,以及种植大户进行检查、提供方案并进行适当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竞争力,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也保证了农资利润与发展。

THE END
1.13年经验农业种植公司农药销售工资待遇(就业前景,招聘待遇)数据统计来自近一年 64 份样本,截至 2024-12-08 ¥4.5-8K 100%的岗位拿 ¥5-10W 100%的岗位拿 算一算? 月平均工资 年薪统计 说明:1-3年经验农业种植公司农药销售一个月年薪多少钱?数据统计依赖于各平台发布的公开薪酬,仅供参考。 招聘要求分析:学历大专最多 大专 96.9% 你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nongyaoxiaoshou/exp1/ind-nongyezhongzhi/
2.一年狂入725亿,村长身价165亿,500万在这个村属“贫困户”?乡村花园村里只有几百口个人,土地多是旱地,产量低得离谱,一年下来,村集体收入只有不到10万元。 而且,这点钱还得分给村民,日子别提多紧巴了。 那么,花园村是怎么从穷乡僻壤变成“富可敌国”的? 一切都得从邵钦祥说起。 这个人出生在花园村,18岁当上村干部,20岁带头办起小厂。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GGADRV0552QX5Y.html
3.开农资店,别人都叫我老板,其实我只是个搬运工南方plus天天忙没利润没钱赚! 店门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 肥料一进一出,一季过去了, 农药进了没出去,一年过去了。 你知道开农资店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货卖了,钱没拿到手! 你知道做农资最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有人买货,店里断货了! 再进,季节过去了!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24/c7391133.html
4.最美农资店女老板!一个小店年销上千万,有啥生意经回想8年前刚接触芸乐收的时候,张艳林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一年能零售卖出260件,更无法想象此后这一系列脱胎换骨的变化…… 跟大多数零售商一样,张艳林对芸乐收的第一反应也是“太贵,不好卖”,在农户只认价格不重品质的年代,要把这样一款高端农资产品推广出去,确实有点难度。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5087538
5.长沙晚报丨一场活动为村民增收40万元11月29日,长沙晚报第4版以《望城率先全省成功引聘的乡村CEO队伍干得咋样,他们用业绩作答——一场活动为村民增收40万元》为题,推道我区乡村CEO人才工作。以下为原文: 今年6月,望城区以年薪最高30万元等优厚待遇率先全省成功引聘了5名乡村CEO。近半年过去了,乡村CE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MDI4MDMwNg==&mid=2247538234&idx=1&sn=dc548980742abd37d7938a8317d78fd9&chksm=c31bdfa2298023555928f1f4e8949175f9688bde0ad3835cefa32aa5b0ccc7aec438ef8a6be8&scene=27
6.创业十大名言范文9篇(全文)巧博士《一元按摩店》,加盟投资:5890元、7890元、9890元、16890元,加盟配置不同公司免费配送全套的开店用品,包括:室内装饰、户外牌匾、服装、宣传资料、熏蒸设备,全套的渗吸疗法大全,还有几十种按摩器,包括免费培训。使一些没有多少创业资金的创业者,轻松开店当老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h6h12oh.html
7.下乡记柳城沙埔农资店早上八点致电老唐有何安排。老唐说给沙埔的何老板送货,顺便把上一批货款结清。 老唐开车很快,我一路提醒他开慢点。因为国道209测速点很多,超速罚款就非常不值得了。 到了何老板的店,今天是沙埔镇的圩日子。店内并不忙碌,与想象中乡下农资店春耕繁忙相差甚远。 https://www.jianshu.com/p/1651aa1fb9c0
8.农资店倒闭6大原因,中4条的都倒了农资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开设店铺的门槛不高,因此在乡村大地上农资店数量不在少数,但是想要做好农资店并不容易,有很多农资店老板都很容易陷入误区、触碰“红线”,下面这几条“倒闭信号”如果农资店符合2条就很危险。 01 有产品,没技术 农资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农资店老板靠什么来吸引客户,如果只依靠产品那么https://www.nfncb.cn/index.php/nhbd/31450.html
9.农资店经营好的六个基本点当然,“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比如有些农资店老板,辛辛苦苦一年,发现自己用心推广的品牌,刚推起来,就在国家一次环评检查中,被停产了。做农资,必须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提供农资行业讯息给自己的零售商和种植户,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做品牌、立信誉,稳定现金流 https://www.meipian.cn/35buik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