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长在横山,刘园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长大后,她前往南京市区求学并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过着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今年年初,因家人身体不适,刘园辞职回家照看,并决定在此扎根创业,用自己的干劲在家乡的土地上砸出个响儿。
归巢“乡创客”开起田间土菜馆
经过赵村水库,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向南驶入横山村上庄村,在新四军在江宁专题展对面的民居里,藏着一家小店——一支队土菜馆。门口摆放着手绘的路牌,墙上贴的是“南京话”标语,屋内布置成了乡村田园风格……曾经破旧的乡村老房子,经过刘园一家人几个月手工改造已然焕发新生。
厨房里,刘园正忙碌地准备着订餐客人的餐食。“马上周末了,订餐的客人会多一些。”虽然开业不久,但刘园做起事来却很麻利,砍肉、洗菜得心应手,归纳、整理得井井有条。
作为村里最年轻的一批“乡创客”之一,刘园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受到都市新潮文化的影响,刘园原本的想法是在村里打造一间“小资”风格的咖啡店,“为邻里、朋友、游客制作一些‘漂亮饭’,午后时光在院落里煮煮咖啡,再把自己喜欢的机车、手办元素融进去,这就是我想要的‘梦中情店’。”然而此想法刚提出,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经过近两个月的打磨设计、优化方案、改造装修,老农房在刘园的操刀下华丽变身,并于今年4月正式开门营业。3个多月来,刘园一家人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地打拼,靠勤劳双手点燃着新事业、新生活的绚丽火花。
玩转“新农具”提升乡村“活力值”
在刘园看来,虽然是第一次开土菜馆,但全家人都很擅长烹饪和经营,完成日常的订单、保持稳定的营收并非难事。然而想要把土菜馆做出特色和亮点,为乡村带来“流量”,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找寻制胜秘诀,刘园开始赴南京各“网红”乡村探店。在这场寻“店”之旅中,她发现,生意红火的小店,大多不乏网络平台的宣传,或是以自然风光为卖点,或是以短视频来讲故事,都带来了不错“流量”。把这个方法复制到自己家的土菜馆身上,能不能行得通?
盘活“厚家底”走出特色“兴农路”
城市游客驱车跑到乡村,仅仅为了打卡一家土菜馆,新鲜感过了,还能持续多久?刘园坦言,这点她并不担心。“前些年,出门还是土路,而现在,马路通到了每家每户门口。再加上新四军在江宁专题展等项目的涌现,横山村的建设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土菜馆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乡村振兴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只要脚踏实地,未来将会有无限可能。“一个村庄有了业态经营就有了灵魂,村子才有人气、聚财气,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我相信,未来的横山村一定会有更多的‘新农人’‘新农具’‘新农技’,真正让乡村成为青年的创业热土,同时也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有风的地方’。”对于横山村未来的发展,横山村党总支书记徐颂涛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