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挑麦田春管“重担”山东“新农具”解锁耕作新模式

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孙婷婷)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为150亩地喷洒除草剂、为60亩地撒施化肥……春日的农村大地上,农事渐起,迎来春季管护的“黄金时节”。高效节能、操作便捷的植保无人机,在齐鲁大地上腾空而起,成为大田施肥、喷药作业的“一把好手”。

眼下正是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也是粮食种植户最忙碌的时候。装药、起飞、喷洒……在聊城市阳谷县安乐镇薛寨村,一架架载有农药、肥料的无人机,从地面垂直起飞到田地上空,按照设置好的路线来回盘旋在田埂之间,将所携带的除草剂均匀喷洒而下。

“薛寨村的农业生产托管耕地有600余亩,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产品统一销售,农药化肥等农资采购成本降低约30%。”安乐镇薛寨村支部书记薛洪亮介绍说,以无人机喷洒除草剂为例,每小时可喷洒150亩左右,较人工4亩/小时,效率提升近40倍,同时,还避免了药物侵害人体、漏喷重喷等问题。

聊城市茌平区85万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期,当地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小农户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接,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的农业托管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夏粮丰产丰收。在该区博平镇刘庄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操作人员操作无人机为小麦洒施有机肥,该机型每台每天可作业1000亩左右,是传统方式的数十倍。

从开春到现在,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本刚几乎天天“泡”在地里,6万亩入社土地和10万亩全程社会化服务托管土地,都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现在是麦苗返青起身期,正是除草的关键节点。”袁本刚说,合作社针对返青期田间阔叶杂草、防麦纹枯病、防茎基腐病、促小麦分蘖等,制定了防治喷施方案。

齐河县种粮大户段义洪把自己的160亩地全部托管给了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他说:“托管后,去年亩产量达1300斤,各项费用降低了,一增加一减,每亩地多收400余元人民币。”

在德州市齐河县8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核心区,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建国也在田间忙活着,对3000多亩小麦进行管护。“自动施肥机一次能装肥料200公斤,一天能作业200亩,因为播撒均匀,一亩地至少能节省肥料20公斤,这在以前至少要10个人忙一整天。”目前,该核心区农业种植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高效机械化作业已成为春耕“主力”,农业“黑科技”不断解锁春耕新模式。在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金丰公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4台专业施肥无人机正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均匀的撒施肥料。“这一台无人机能装载120斤的肥料,给3亩麦田施肥,基本上一分多钟就能撒完一亩地。”金丰公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宗龙介绍说。

眼下,麦田一片绿意盎然,泰安市宁阳县72万余亩冬小麦进入了春季管护关键期。当地抢抓农时,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确保冬小麦稳产丰收。“和人工作业相比,无人机作业喷洒更均匀,防治效果更好。打药省时省力,安全效率更高。”在宁阳县东疏镇一处高标准农田里,“90后”农用无人机机手郑国勇在手中的遥控器上设置好路线,3架植保无人机便腾空而起,沿着小麦田低空飞行,不断向连片的冬小麦喷施矮壮素、除草剂。

随着当地农田集中连片规模化程度不断加大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宁阳县除了加大现代农技设备购买及作业补贴外,还指导成立无人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等现代农技合作社10个,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在大田作物种植各环节中的使用率。

“农时不等人,现在是春管的关键时期,我们组织成立了无人机植保协会,和50多名会员机手共享订单信息,像技术指导、设备维修等后续的服务,我们也都做了极大的保障。”宁阳县农用无人机合作社理事长薛鹏举说,今年我们冬小麦春管的作业面积能覆盖20万亩以上。

除了植保无人机之外,手机正成为大田作业的“新农具”。在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粮食种植户王克明使用手机上的一款涉农综合服务APP——“桓农宝”,实现了对300多亩小麦的巡田管理。他介绍说,通过手机终端可实时观测农田作物长势情况、预约飞防服务、了解精准气象合理安排农事计划等。

“在我们的示范农场大田里,分布有数量众多的物联网传感器和各种监控设备,田间的空气温湿度、降雨量、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均能通过无线技术同步传输到农场的智慧平台。”桓台县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田家良介绍说,根据实时数据有针对性地浇水、除草、施肥、杀虫,保障农作物的优质高产。“我们将借助数字化以及卫星遥感技术,逐步给土地建立电子地块档案,打造空天地一体的系统功能。”(完)

THE END
1.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早期的手动农具到现在的高效智能设备,中国农业机械化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 在过去,中国的大部分农民依赖于手工劳动来耕种和收割作物。这种方式不仅耗时且效率低下,而且对土地造成了极大的磨损。但随着工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47571.html
2.期中特辑七上历史《全册重要简答题》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诸侯崛起的表现有哪些?(①②不再……) ①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分封制逐步瓦解。 ②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直接管理的地区仅在王畿一带,诸侯不再定期向周天子纳贡,致使财政上陷于困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04/22/1597421_944142554.shtml
3.乡村振兴村里的“数字”生活无人驾驶农机、扦插机器人、植物工厂、数字农田……数字乡村的发展,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 数字乡村是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村的应用,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http://www.hbfde.org.cn/2022-05/06/content_8785443.htm
4.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手机成了新农具 直播变成新农活 “家人们,你们看我手里这袋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熬出的粥香气浓郁,好吃又有营养……”11月26日上午,家住张家口市宣化区深井镇样田庄村的“00后”大学生夫妻张九乐和郑艳天,又在直播间推介起了村里的农产品。 “小米有礼品装不?你们还卖啥?”有网友问。https://www.rrtn.cn/article-7841-1.html
5.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金秋时节,新华社记者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等地采访发现,“新农民”在乡村不断涌现,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发展有了更多生力军、农业进步有了更好的“接班人”。 手机成为“新农具” 庄户人变“新店家” ——农村电商助力农民丰收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又是一年丰收季节。在广袤的山间田野,迅猛发展的农https://www.news.cn/nzzt/107/index.htm
6.2021年山东设施农业用地最新政策有哪些?一文全解!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的出现让农业生产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全国各省也因此对设施农业用地进行了加强管理,并出台了相关管理政策。那2021年山东设施农业用地最新政策有哪些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着农交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2021年山东设施农业用地最新政策之用地范围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