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超”火爆,谁将成为广东的“榕江”?

“村超”的一把火,正从贵州“烧”到广东。

8月6日,随着前国脚池明华、彭伟国领衔的广东明星队和陆河联队表演赛结束哨声响起,2023年陆河县乡村足球赛落下帷幕。

而在“村超”发源地,总决赛之夜刚刚在7月29日结束,持续火爆的球市让贵州榕江成为“村BA”发源地台江之后又一个妥妥的“顶流”:

开赛不满一个半月就吸引游客近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亿元,全平台浏览量以数百亿次计;

体育名嘴韩乔生、足坛名宿范志毅、影视明星陈百祥等纷纷前来解说或献技;

有“足球诗人”之称的央视主持贺炜助阵解说决赛,跌宕起伏的过程让他在现场数万观众面前再献金句:“你们爱足球吗?这样的足球你怎能不爱……”

事实上,这个小县城的“破圈之路”有迹可循。无论是赛事组织包装、宣传推广,还是乘势而上做好配套服务,带旺文旅市场,形成一个完整的消费闭环,都有其可取之处。

在广东,也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体育赛事打响,共同演绎一个激情四射的夏天。下一个“榕江”会不会从中诞生?哪些要素又会成为助力关键?

眼下,广东省内梅州、汕尾、清远、湛江等城市已经开展或正准备开展“村超”“村BA”赛事:

在清远,篮球热潮一浪接过一浪。7月12日晚,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第六届和美乡村“瑶乡杯”篮球赛开赛;7月13日晚,连州市东陂镇举办首届“村BA”,线上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6万人次;

在河源,7月15日河源市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东源县骆湖镇开幕,当地特色农产品借势推广。每天数千名群众一边看篮球,一边逛吃逛喝,骆湖本地西瓜、精酿啤酒、柠檬茶、烧烤令人目不暇接;

8月1日—6日,陆河县8支乡镇足球队和陆丰市、海丰县、市城区、红海湾4支外战队展开激烈较量,赛事期间陆河广场舞表演、海丰艺术旗袍秀、品味陆河特产等体验活动轮番上演;

在湛江雷州,“镇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届时每个乡镇都将派出一支队伍参赛,比赛期间还有雷剧、傩舞等多项非遗技艺展演。

观察广东这些乡村体育赛事,其规模、赛制乃至奖品设置,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复制”榕江“村超”的痕迹。

参赛主体面向乡村。榕江“村超”作为面向全县的足球赛事,邀请各乡镇(街道)以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参加。广东“村超”“村BA”亦是如此,即将开打的清城区洲心街和美乡村男子篮球赛(村BA),甚至要求11支参赛队伍队员必须为本村户籍。

比赛奖品“接地气”。有别于单纯的奖杯,榕江“村超”的奖品很特别:季军为3只塔石小香羊,亚军为3头黑毛猪,冠军为1头小黄牛。而广东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第六届和美乡村“瑶乡杯”篮球赛的奖品,包括土香猪、黑山羊、清远鸡等名优特产;清城区洲心街“村BA”获奖球队不仅有现金奖励,还可获得本地特色农产品——一只洲心烧猪。

概括地说,“复制”榕江“村超”,就是借鉴其将体育赛事与乡土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做法,既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来”,又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事实上,榕江的“出圈”,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媒体传播。早在2021年,榕江便开始着手布局发展新媒体。

当年4月,榕江成为佛山市南海区结对帮扶黔东南四县之一。利用这一契机,榕江县政府与黔东南州、深圳、佛山以及清华文创聚力打造榕江新媒体文创电商产业园,并且持续发力推动“新三变”的“新媒体+产业”战略,即“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

榕江“村超”启动后,全县1.2万多个新媒体账号、2200余个本地网络直播营销团队与全县群众自发拍摄赛事短视频进行推广。开幕赛当天,仅通过榕江自有的“村寨代言人”和直播营销团队就斩获了500万以上的流量。

榕江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陈再勋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曾提到:“村超”是可复制但不容易超越的,不少经验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推动体育赛事,重视新媒体传播,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可将三者结合起来发展。

政策导向更添助力。6月25日,体育总局与12个国家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乡村体育发展新格局,并提出到2035年,在全国培育100项以上“最美乡村体育赛事”的发展目标。

珠玉在前,广东能否顺势而为,“再造”一个“榕江”?

梅州五华,与榕江同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是如今唯一拥有中超球队的县级城市,群众体育基础深厚。

从当地人口和主场平均观赛人数对比这个维度看,梅州客家主场五华体育中心上座率在中超16支球队中排名首位,五华火热的足球氛围可见一斑。

从五华走出的“球王”李惠堂的故乡——横陂镇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2017年,横陂足球小镇便入选了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很快,广东梅州(农商银行·李惠堂杯)五人足球争霸赛就将在五华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足球爱好者一连5个月奉上精彩的足球盛宴。

赛场外,主打“美食+足球”的夜市五华长乐足球街已经启用,引进商铺48家、摊铺150家,汇聚了五华特产、各地特色小食。

同样是发展体育赛事,传播地方文化,清远也有着自身潜力和优势。

作为广东省旅游资源大市,清远拥有“亲情温泉、激情漂流、闲情山水、奇情溶洞、热情民族、浓情美食”六大旅游品牌,连州地下河、湟川三峡、古龙峡、黄腾峡、千年瑶寨等景点声名在外,“三月三”“牛王诞”“盘王节·耍歌堂”等壮瑶族民俗节庆特色活动热闹非凡。

为了打通城乡宣传“最后一公里”,清远在全国首创了“乡村新闻官”,通过搭建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举办乡村新闻官选拔赛等形式,提高乡村新闻官新媒体技能,打通当地农产品“走出去”的新渠道。目前,清远市共有330名市级乡村新闻官、54个乡村新闻官工作室。对乡村新闻官资源加以好好利用,打响“乡村体育+全域旅游”的招牌,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除了梅州和清远,广东还有许多“乡村体育+”各领风骚,等待解锁。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如果没有机会亲临现场,不妨为家乡投出一票,见证它的“出圈”之路。

THE END
1.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曙光随着农产品乘“云”走向全国,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理念激励着曙光村农民变身“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走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产品覆盖自治区知名的农副特产品,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收入3000元https://www.0471tv.org.cn/content/2024-03/03/content_80180419.html
2.“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
3.榕江:用好手机“新农具”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榕江县先后培训新媒体主播4万余人,开播1.28万个帐号,一大批“新农人”用活新媒体平台,将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带货变成“新农活”,大力推介“贵州村超”以及当地农特产品、特色美食、特色民族文化等,通过数字经济赋能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一支强大的“主力军”。 http://rj.wenming.gog.cn/xczx/20241126/20241126_933344.shtml
4.新春走基层小山村里的“新农事”他们以技术入股,在春节前夕,分得了红利。焦霞每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还有五险,她管理的一号棚分红有2万多元。 乔石认为,这样做实现了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人”的孵化,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真正连农、富农、带农,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https://m.jnnews.tv/p/871347.html
5.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