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遂宁频道消息(记者赵权军)浓冬已逝,东风解冻,蜇虫始振,戴胜谷谷催春耕。
“大家搞快点收,播种机就要进地里了。”2月8日清晨,弓着腰的蓬溪县红江镇村民钱立洋,暂时挺直腰杆,扯起嗓子喊干活的村民抢收萝卜,800多亩的基地旁停着辆从重庆驶来收购蔬菜的大卡车。
疫情影响下,地里所有村民带上口罩,彼此保持五米间隔,将一筐筐大萝卜洗净,成捆地拖入卡车车厢。村支书甘小林用纸笔计算卖掉的蔬菜数量,心里却盘算着接下来今年的大春作物。
农资超市提前备货保春耕
甘小林,红江镇红江村的村支书,也是村里的粮食种植大户,他和他的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流转了3000亩地,已全部种上小麦和油菜,合作社还负责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了两万亩土地,所需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均来自村里农事服务超市。
在红江村农事服务超市内,成堆的化肥是去年10月就提前购置,附近村民可随时购买。这里备有4万多斤大小春种子、400多吨化肥、16台农用耕种或收割机械。
迅猛疫情致物流不畅、人员不通,射洪市发动农资生产经销商紧急储备种子、肥料等物资。储备了水稻种25吨、玉米种250吨,复合肥2800吨,单质肥1800吨、商品有机肥2200吨,有效保障大春生产用种、用肥。与此同时,利用农民工暂时不能外出作业机会,鼓励农民走新型职业农民之路,多使用农业机械等现代新型农业设施设备,开垦冬闲地、荒地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确保农业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今年闰四月,农事要趁早”
人勤春耕早,二月农事忙。射洪市太乙镇任家沟村,村民迎着初升的朝阳忙着在大春育秧间做营养土的翻制、机械的检修、育秧场的翻耕等育秧准备工作,预计3月初开始可繁育出第一批水稻秧苗。
每个“做活路”的村民都无外出务工经历,种地时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分散干活,一亩地里仅三五个人,确保“不扎堆”。
据农情调度数据显示,2020年遂宁市的小春粮食播种面积99.1万亩,比去年增长0.8%,其中小麦种植面积84.3万亩,洋芋种植面积11.7万亩。大春粮食种植面积预计305.8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预计可达404万亩,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增,为打赢全民防疫战打下坚实基础。
农技部门提早谋划备耕保供应
“做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和大春备耕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和蔬菜等农产品稳产保供。”说话的是遂宁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张羽,这几天他一直奔忙于各大农场的麦田里。按专家指点,农技员利用无人机为射洪市沱牌镇瓮城村的300余亩小麦喷洒农药,进行条锈病防治。
当前正值大春备耕,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控关键期,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张羽说,组织质保、农技、种植和果蔬、气象等农业专家综合分析当前气象变化,形成并发布10期大小春作物病虫害防治预警,为科学防治农作物病害提供依据。
同时,各级农技员到田间地头点对点为群众教授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手段,目前已成功推广了各类主导新品种10个、新技术20余项,还建立起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16个。
粮食生产关乎每个人,为保障“菜篮子”的安全,遂宁农业、市场、商务等部门全力保证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供应,对各类农用机具陆续进行维修、调试,确保以最佳性能、最好状态投入春耕生产。组织农机具维修小分队11个,出动技术人员430人次,检修提灌站1200余座,改造提灌站12座,检修农机具5000余台,其中检修拖拉机、耕整机及配套农具3760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