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让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

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发展,初步展现了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成为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推动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系列政策部署蹄疾步稳。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要求“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定向。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具有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商贸城乡等特点。它的发展并非指农村单一产业形态的创新,或“三产”某一业态类型的简单叠加,而是依托创新打破传统产业边界、纵向贯通产加销或横向融合农文旅的现代产业形态。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对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及促进共同富裕作用巨大。

当前,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依然面临要素制约、规范不足、顶层设计不清等问题,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和模式,打通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既要在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出新环节、新链条和新活动,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也要顺应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确保各项政策和工作举措落细落实落到位。

政策支撑是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关键一环。要创新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机制,优化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环境。在土地政策上,盘活存量资源,开展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落实部分建设用地用于支持从事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等政策;在金融支持上,用好用足各地设立的乡村振兴基金,推动金融机构落实乡村新业态项目融资授信,并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和条件;在社会资本撬动上,通过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新业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人才引育上,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一方面,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扎实推动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农产品直播、智慧农业、数字大棚农业、认养农业、AI农业、精准农业等乡村新产业;另一方面,要推动重大“三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在农业农村领域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拓展乡村新业态发展空间,催生生物农业、垂直农业、设施农业,赋能现代精品民宿、乡村智慧旅游、户外极限运动等新业态发展。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繁荣,离不开文化铸魂,而乡村文化的发展也需借助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强生命力。我国乡村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耕读文化、传统手工艺、节庆文化蕴含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及审美趣味等,可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各地可深入挖掘、活用乡村文化,着力培育创意农业形态,通过打造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文创设计工作室、主题餐饮酒店,通过农家美食节、乡村艺术节、民族文化节等多种多样形式,展现乡村特色文化,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

在发展中,还要认识到,乡村新业态不等于农业新业态。地方政府应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充分发掘、多向彰显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推动“农业+”多业态发展。如以“农业+加工流通”催生中央厨房、直供直销、预制菜、会员农业等新业态,以“农业+教育”催生教育农园、亲子体验、研学示范等新业态,以“农业+旅游”催生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游”等新业态,以“农业+康养”催生康养农业新业态,以“农业+展览”催生会展农业新业态,以“农业+林牧渔”催生基塘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新业态,以“农业+多种元素”催生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等新业态。

当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这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竞相涌现提供了契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应坚持需求导向,以科学理念、标准、思路系统谋划,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也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演化趋势,注重规划先行、因势利导、分类施策,在产业和业态培育中,注重挖掘乡村独特文化价值,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避免“一窝蜂”、同质化现象,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邮编:100081

THE END
1.农文旅融合的这几个新业态你的有?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文旅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这一模式不仅促进了农业、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还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g5MDM5NA==&mid=2247716452&idx=8&sn=c5fd480864d219ced851711624529e58&chksm=e89d89c2268217bf03222bfe1bac21ede2d96f31e055142557013b39b6ab67e866056de7fbff&scene=27
2.2021国考申论话题预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公务员考试网加强农商互联,密切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 3.打造新载体新模式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促进农业内https://www.huatu.com/2020/1127/2068848.html
3.文山州发布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十四五规划按照市场化运作发展的思路,以三七基地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积极推进三七农业物联网项目建设,构建和完善三七种植数字模型,探索三七基地智慧化、数字化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子,全面构建文山三七种植智慧农业,推进三七种植业数字化发展;对标三七种植数字化发展模式,依托三七农业物联网构建其他特色中药材种植数字https://www.china37.net/xxgk/zfwjjzcjd/03905984450138751680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立、重点实验室建设、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建立、相关标准制定等工作有序推进,推动了产学研用合作。 网络扶贫取得明显成效。贫困地区不通网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互联网+”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网络扶智持续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远程医疗有效缓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5.临沂市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布2、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动新时代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涛 王之焕 许丁元(临沂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领导批示 2018年12月 3、农业新业态,发展新动能——关于我市金丰公社农业生产服务新模式的调查 作者:张力文 张春怡(中共临沂市委政策研究室) https://app.langya.cn/a/14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