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铁军: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参与打印页面

我今天跟大家介绍的,主要是在这些年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眼见为实的东西。社会学理论,我自己只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听过一些课,所以不太成体系。在座的各位,有理论偏好的同志,只能表示歉意。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实际的东西,所以如果谁想讨论理论,我只好抱歉。我不太懂理论。

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但是当2005年9月2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提交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指导意见的讨论的议题的时候,党内外大多数干部对新农村建设是怎么回事,还不太了解。从当年10月执政党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到年底经济工作会议予以强调,再到2006年年初两会把它以法律形式正式明确下来以后,人们才发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乃至于政治关系都需要进行调整。矛盾和问题就越来越复杂。

所以,似乎任何一个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都并不那么容易在各地各个部门得到顺利地贯彻。

很多同志觉得这是政令不畅,是认识问题,但其实这里面有个重大的决策程序的调整没有做。

因为,我们都知道,其实各地市、县市级的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本县市的“十一五”规划,一般是在去年的九、十月之前,接下来,去年的十一、十二月期间是省的一级通过本省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然后,到今年三月份,国家通过全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县、地、省都是早在去年秋天到冬天就已经完成了本地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那很难说,其内容和中央的、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是完全衔接的。各地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自己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如果做一下分析就会发现,中央定的基本指标和省定的之间,比如中央定百分之八的发展速度,省那一级一般都是在百分之九到十。地市这一级一般是百分之十二到十三,县这一级一般都是百分之十五以上。所以,如果说在中央这一级,你看到最基层县市级的政府的发展指标往往高于中央,大概应该至少是中央的两倍,或者一倍多。所以说,从这种情况看,地方已经定了就有它的合法性,因为是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这时候,中央提出一个战略方向,想让它在各级去落实,然后再变成部门行为,变成各级政府的行为。这在程序上是有相当的问题。

如果我们一般地到各地去调查,会发现还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很难作到政令统一。中央是要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地方还是在粗放型增长,在追求GDP的过程中,让它改,至少还得一年以后。如果按照法律程序,一年以后下一次人代会召开,重新调整本地或本市本县发展目标、发展指标。即使各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做,这个调整过程其实也是很漫长的。

我们都知道1929—1933年的大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之所以能够席卷欧美,就是因为所有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都形成了产业同购,尤其是在欧洲这个小小的半岛形大陆上,当年的人口才两亿多。那么,那个条件下,各国都有完整的工业结构:原材料工业、钢铁重工、机械制造、化工、轻工纺织,每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是一样的。但是,殖民地已经瓜分完了。殖民地的第一轮掠夺完成后,殖民地的整体经济水平是下降的。因为资源被发达国家掠夺完以后,是不可能经济上升的,是下降的。下降的条件下,使得发达工业化国家,靠殖民地掠夺,短期内完成工业化后,产品就过剩了,于是乎就导致席卷整个欧美的大危机,生产过剩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在政治体制上,有条件调整本国的工业结构,转向军事产业,哪个国家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乎,我们就发现,能够调整的就是,当时最典型的集权制国家,希特勒控制的法西斯德国,他能够把整个工业迅速调整为军事工业,于是乎就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别的国家的工业,使得本国的工业能够控制别的国家的市场。这就是一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这是无可质疑,就是这样的。

随着欧洲战争的出现,美国把生产能力转向军事工业。于是乎,美俄两国成了二战后可以双雄并立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叫资本主义,叫社会主义并不重要,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这样。那现在,轮到了新崛起的中国了。我们也出现了类似问题。我们和平崛起,不能转向军事工业。我们又没有任何海外殖民地,我们也没有任何海外驻军,也没有任何海外基地等等,我们什么都没有,却长了一个能够吃各种原材料的肚子,但是满嘴没牙。呵呵。这时候,怎么办?我们是个内向型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国家,就得靠内向型的市场开拓,内向型的资产值扩大来化解生产能力,就是投资上的过快导致的,我们一般叫经济不协调。我们不能把资本主义历史上的这些概念,直接搬过来说,我们也发生生产过剩危机。我们事实上有同类的问题发生。

于是乎,没办法只好大幅度提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一提总得比存款利率高吧,于是乎贷款利率就成了高利贷了。全社会的银行高利贷背后有调控作用,因此就导致了所有的企业都进入了生产停滞。因为任何企业都贷不起流动资金了,对不对?大量使用流动资金的企业就开始转嫁负担。谁大量使用流动资金呢?商业企业。因为商业企业其实要买进卖出,从中占有经营收益,如果流动资金成本大幅度抬升,达到百分之二十几,商业企业第一个所谓市场行为就是停止贷款,然后要求代销企业的产品,但是代销只能收百分之三的代理费,商业企业又是每级批发百分十以上的批发利润,从批发到零售至少是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它又不减,它也得养活职工,它也得发福利,也得买汽车,也得盖大楼,它什么都得干。所以,商业企业的行为直接导致最终产品制造业的企业占压上游企业的产品。于是乎,导致整个连锁负债。

但现有的教科书对这些问题没有解释。所以,两年前,人民大学说要我回学校服务,我想了想,我还是回去吧。因为我们长期在政策部门工作,工作了二十多年,我们从来没有用过教科书,都是用实际是怎么回事,来讨论问题。我想,学校也该醒醒了,应该讨论点实际问题了,照搬、照译、照转这种教科书,其实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解释,相对来讲是比较乏力的。

1、农业现代化和加快城市化的反思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到中国大陆,和胡锦涛总书记握手,我们给了他一个大礼,其中最大的礼是救台湾农业,台湾农业按投入产出算,理论意义上也破产了,因为同为中国人,所以我们救它一把。台湾农民很多票是国民党的铁票,所以我们希望下届国民党能够上台,我们救台湾农民、救台湾农业这一招让阿扁很慌张。大陆市场广大。

我们说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其实都是和我们一般教科书上讲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开始我就提醒大家,我是眼见为实,我满世界跑。

我们知道东亚国家之所以有奇迹,无论是日韩奇迹,还是中国奇迹,其实都在于其内向型积累的过程中间,靠所谓的农村综合建设,来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无独有偶,看看60年代,韩国在搞新村运动,日本在搞新村运动,中国台湾在搞新村运动,中国大陆在搞农业学大寨,也是新村运动。只不过,其他几个东亚国家小,人口少,既搞生产设施,又搞生活设施,所以,农民在生产条件改善的同时,生活也改善了,意见不大。中国太大了,韩国农民相当于中国一小部分,中国台湾当年不到两千万人口,韩国半岛形的小国也不过两千多万人口,日本那时侯还不到一亿人口,相当于我们的一个大省。我们这么多的省都同时开展农业学大寨,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我们还没来的及治窝,刚把农田水利建设搞好,这边就打报告了。农民利益就爆发了,因此,事隔三十年之后,重新开始。条件不一样,宏观的经济效果都很清楚。我刚才讲到了,中国在没有资本,就是资本投入为零的条件下,以成规模的集中劳动力投入,完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基础。所以,那个年代叫英雄时代。这可能又和教科书上不一样,希望大家理解。

大家知道,如果没有相对比较集中的组织,如果是一家一户进入工业化,那就是温州模式,至今仍然是以作坊为主,以工场式的手工业作坊为主,大企业发育和财团发育极端困难。80年代,我们当时就说温州这种作坊式的原始积累,应该加快进入工场手工业,所以当时动员温州搞城镇化。然后,接着说温州下一步应该通过股权的自由交易形成温州财团,就是形不成。因为,最初的资本形成方式导致后来的路径依赖,搞不出一个资本集团来,这是温州的悲哀。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种分析,大部分的报纸都在宣传温州模式。我前天从小岗村回来,小岗村农民为什么起不来?我和小岗村农民座谈,我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们单家独户想进入工业化,也只能进入作坊工业。”不成规模的集中要素,无论是成规模的集中土地要素,还是成规模的集中劳动力要素,如果没有成规模集中要素的制度和机制,进入不了工业化。道理其实很清楚。中国当年就是成规模的集中土地,成规模集中劳动力,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

新农村运动60年代给中国奠定的是进入工业化原始积累的基础,给日韩奠定的是当危机爆发的时,立于不跨不败之地,这就叫东亚奇迹。我们看看,日本的综合整治,下边这张图(见下图一)是我在飞机上拍的,中间是水渠,然后是整个水利体系配套。机耕路、田间道路都是完整的,土地是划分连片的,平整好的。别说光中国搞集村并镇,日本人早就搞完了,所有的住户不许在平地上建房,全部到山边上来,依山而建,节约土地,山顶上是绿化,全是树,山帽上全是树,这就是新村运动之后的日本的农村局面。然后,再看看近景的这张图(见下图二),山脚下是农宅,都是两层小楼,平地上就是它要力保的稻米生产,明明不经济,我们现在大家都说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但日本人是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日本的稻米生产是绝对的投入产出为严重的副值,深度副值,继续生产。为什么呢?这是安全,因为日本是一个90%以上的原材料靠外部进口,粮食的外部进口已经达到50%以上,它要把自己的粮食生产毁了,它就彻底没有安全可言了。

2、两个没看见

我们再看看,这些理论,我们讲农业现代化是在市场条件下,要素优化配制的结果。欧盟国家上次来谈判,欧盟的贸易代表到中国来,召集了几个人去开会,其中就有我。我说,欧盟国家的农产品市场是根本不可能开放的,欧盟贸易代表跟我们说,本次会谈,欧盟不准备讨论农业问题。说的很中性。其实就是很高傲地说,别跟我谈农业开放市场。不谈。为什么不谈?当然不能谈,欧盟现在每个农场主平均是一万八美元,它的农场规模相对于美国来说,只是二分之一都不到。它更无力支持如此高成本的资本化农业,怎么支撑?只能靠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抬升。农产品价格抬升了,发展中国家跟它一竞争,它就完了。高补贴,一样是高补贴,同时还得设置各种各样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所以我说,既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那为什么在市场条件下,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抗拒不了落后国家的传统农业的竞争?那怎么算成功?所以,我没有标准,只有问题,我困惑着。

接着,当我们讲城市化的时候,经济学家们的城市化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百分比,告诉我们中国现在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差不多十个百分点。以前我们落后世界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城市化落后。看看绝对数,中国现在城市户口,三亿五六千,我记不住具体数,在座的有统计局的同志,你们可以算算。绝对数,城市户口,三亿多。请问,欧洲总人口多少?不及中国的城市人口。如果我们把半年以上,在城市打工居住的人口都算进来,多少?五亿多了。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非中国的所有城市人口加起来,到了这数吗?要消耗多少资源,要有多大的环境承载能力?整个环太平洋地区这么庞大的资源,才支撑这么点城市人口,我们能支撑吗?支撑不了。因此,莱斯特布朗早就说了:“中国人要像美国人那样搞现代化,再增加三个地球也支撑不了”。我们不看这些,我们都说中国的城市化不发育、发展不快,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那都是制度惹的祸,忘了条件了,那都是资源惹的祸。谁让老祖宗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没有把中国过剩的人口资源散布到全世界去呢?(笑)

有一回,我们几个中国人,在巴西上空飞来飞去,跑了几趟,然后大家在飞机上就开始生气,下来以后,到旅馆,一个个都想说话,最后说的都是一样的话。什么话呢?五百年前,老祖宗干嘛去了?各位一块的其他国际的NGO组织,听了中国人这么说,大为愤怒,难道你们中国人还想再搞一次殖民化吗?我们知道不可能了,没门了。(笑)世界上唯一剩的一块大陆,就是南极了。南极且不说寸草不生,而且还有南极公约,任何国家不得在南极大陆宣誓主权。我们还有戏吗?没戏。不可能把人口输出。早年欧洲殖民化的时候,输出多少人?越穷的地方,走的人越多。我去过苏格兰,苏格兰两百年前,殖民化往外输出人口的过程中间,走出去二分之一的人。为什么大家看到,电影里来不来警察就说自己是苏格兰人?连美国警察埋葬谁打死了,都得是穿苏格兰短裙,吹苏格兰风笛。传统,苏格兰穷,所以苏格兰人好打架,人穷命贱,好勇斗狠,所以,一说打出去,苏格兰人就跑出去了。高原物产贫瘠,只好打出去。打出去的过程,其他的人遭殃了。

我去看古玛亚文明,古印加文明,去了很多古代文明遗迹。它为什么被毁灭?不就是因为,他们打出去以后,人家还在石器时代,人家还没有使用铁器,他们已经进入了火器时代,所以就把人家打败了。搞的金子银子,就被他们全部都化成金块、银块。因为工艺品占地方,所以就弄成块,运回欧洲,这样就毁掉了玛亚文明和印加文明,至今没有文字,所有原来的那些记载都不存在了。多少人死了呢?整个美洲,欧洲移民去了不到一个亿,几千万,比如美国,第一代移民从欧洲过去的四千八百万,消灭了多少土著?将近一个亿。我们有一位教授说当兵要当美国兵,你知道美国兵怎么来的吗?美国陆军从成立的第一年起,大小打了一千四百场战役。基本上是针对印地安人的,是在消灭印地安人的。为了搞奴隶制三角贸易,有一亿左右非洲人死亡。所以,西方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不是靠市场经济,是靠殖民掠夺,靠杀戮,是靠两亿美洲人和非洲人的死亡才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说我们有一个大饥荒,有一个多少人万人的死亡。那是中国人自己跟自己,咱没让非洲人死,也没让美洲人死,也没让欧洲人死,中国自己剥夺自己,造成了惨重的代价。我们说,原始积累,工业化都有代价。

为什么都在这里呢?很清楚,农村土地是地主所有,私有制,城里土地也是私有。进城的多少亿的贫民能在私人土地上私搭乱建设吗?不敢,所以只能在公有土地。哪里是公有土地?大家都知道,沿公路两侧,高速公路两侧是50米,一般的公路两侧是20米,那是公有土地,沿铁路两侧也是大约50米左右是公有土地,国家征地把这两边都占了,所以贫民窟就沿着铁路两侧公地,沿着公路两侧或者沿着河道。沿河道怎么搭?竹竿撑着,竹篾搭起,竹篾上边是包装箱板的篷子。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些国家老是出交通事故?火车撞了,汽车撞了,没办法,铁路是单轨,两边都住的是棚户,想把棚户拆了,改双轨,那棚户就成百万人的闹事,必然出交通事故。没办法,为什么公路老是出事?它连变成对开双向车道都不可能。公路两边都是人,棚子。为什么来不来就发水灾,它不能裁弯取直,也不能清障,贫民窟不能清,都是沿着河边用竹竿撑着的,都障碍行洪,一场洪水来,一片狼籍。这地方搞什么基本建设?所以,新农村运动能在南亚、拉美搞吗?不能,只能在东亚搞。

农业,简单生产力外延扩张,获取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扩大,支付资本化投入成本,支付的够,就有收益,支付不够,就得补贴。那么,为什么他们要造反?因为大农场扩张。小农户被挤跨。挤跨以后退入山区,退入山区现在到了最后阶段了,全球化了,这个山区的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因为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认定21世纪是生物世纪,于是乎,各国大财团要向破产小农集中的山区去做投资开发。墨西哥政府就强迫小农,说你们进入山区是不合法的,你们原来的土地是在平原或者高原上,你们被挤跨是活该倒霉。结果,就把小农最终逼反了。于是乎,以印地安为主的土著人口,不得不破衣烂衫拿着大刀、长矛、弓箭开始造反。好在这个时候,去了一个墨西哥某大学的青年教授,教计算机的,又有革命理想,他和这些人一掺和,就是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了。(笑)然后,他说,你们所有的各个部落都是司令,我当副司令。于是乎,他就成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副司令叫马扣斯。中国大陆没有出这本书,香港出了一本书,专门写他的。他最近到了墨西哥城,带着队伍,仍然是戴着划雪帽,露着眼睛,但是不带武器,进了城,又发表演讲,又接待记者,热闹极了。大家看图四。

左下角戴滑雪帽的就是游击队的司令,其中还有一位穿粉衣服的,是个女性,女司令。右边站成两排,都是戴着滑雪帽,都是游击战士,中间拦成人墙,让自己的领袖从中间通过,去发表演讲。左上角是那些土著老百姓,每个人脸上都蒙着块围巾。为什么?去的外国记者非常多。他们说,他们是游击队的基本群众,不愿意被照相,然后,游击军队走了,政府军来杀他们,都围着。这就是土地个人化、私有化的结果。大农场的结果。墨西哥土地规模远比中国大的多。所以,如果我们想不出二次革命,就得维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那就是土地分社所有,农民分户承包,承包期可以延长,但是不可以变成个人化的私有产权。这一点,在座的中央机关的同志,特别是将来参与文件写作的朋友们,这个底线千万不要突破,要不然,要遭殃。

我去了拉美考察游击队,到印度也考察游击队。我到印度去开会,然后找个NGO跟它商量,说我给你钱,你带我去。我知道哪有,看材料就知道哪有。到那里去以后,再跟当地挂钩,说我想看看有事的那些地方。然后就去了,各个村跑,然后到了村里才说,你们这里不是有游击队吗?能不能见见?都是一点点地渗透,这样去做。其实,想的是要给中国知识分子争口气,当年我们这里闹革命的时候,连女人都来了。今天中国人都不去看看发展中国家的游击队。(笑)中国知识分子也太没骨气了。(鼓掌)

南亚国家北方地区,基本上是游击区,山区,游击队控制,白天都是老百姓,晚上就是游击队。到这些人中间,大家看图五,右下角的这张图,基本上就是游击区的老百姓,怎么对付它,没办法对付它。

左上角这张图,有印度警察,多悠闲。背后来的是游行队伍。这绝对不可能在中国出现,中国要是有游行,警察早就如临大敌了。印度警察司空见惯,三天两头游行,所以警察不管。印度警察管什么呢?手里拿根竹竿,把两边的闲散人员推开,靠边,让游行队伍过去,他交差。(笑)这些地方为什么,像南亚国家外商投资是中国的零头都不到?10%都不到,没法投资。咱们现在不是走出去好多企业吗?我出去的时候,跟大使馆联系,大使馆说,来个经济学家跟我们聊聊吧。好了,把企业家找来,叫苦不迭,说三天两头游行、罢工。根本不可能说找政府。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论坛上,我说,你们老把你们遇到的问题,泛政治化提出,你们有本事到发展中国家去试试。你肯定活不下去。我说,中国让你们活的条件是最好的,因为中国一般的民营企业没工会,连劳动合同都不签。这是在中国可以,走出去根本不可以。所以,我们说,中国目前的这种发展现状,既有很多问题,但是它的发展快,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

3、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费用问题

我们知道90年代以来,有一系列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别的都可以学,城市的事我不太了解。但是农村的事,学不了。首先是因为小农经济的特征是高度分散,不仅高度分散,而且是兼业。大部分农村在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的时候,是把土地无限分割细分的。比如说,张家庄,有多少块地,地的质量不一样,远近不一样,农民均平的要求是,把所有远近高低各不同,质量不一样的土地都要分一块。以小岗村为例,大包干最开始的先锋,小岗村农民以平均七八块地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户均十几块、二十几块地。因此,土地的高度分割和农民的小规模经营,生产力的层次上造成了不可能是由现代制度来规范。于是乎,越是相对于小农经济,我们就越看到,它的农业知识体系和欧美的大农场的农业知识体系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可以把世界农业知识体系简单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于大农场的农业知识体系,因此它是公司化的。每个大农场规模在上百公顷,甚至更多,上千公顷。它的规模足够大,它就可以直接,农场主和公司一一对应地建立所谓其自由契约关系,形成市场条件下的合同。于是乎,诚信、标签系统、食品安全系统,全部能够立足于大农场建立起来。小农国家,只要是小农高度分散,土地分割细碎,就绝对不可能建立和公司之间一一对应的谈判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因此,无论是农业技术,还是农业金融,还是生产资料购销,当面对小农经济的时候,都有一个交易费用过大的问题。

包括我们的财政。我提过好几次意见。我说,你们在城里办点赌博就完了,彩票,不是赌博吗?非要把赌博办到乡以下去,农民有少钱?好多农民倾家荡产,闹事都是因为这个。这种疯狂,最后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这个干法,早晚把农民逼反。现在已经是七万起群体性治安事件了,农村中现在已经开始发展地下兵工厂造枪了。原来我们以为,我们把旧的枪包括刀、矛、弓箭都收了,就没事了。现在,生产力发达了,会造了。再这么搞,出麻烦大了。

我刚才讲两大体系的时候,大家看看美国和中国。见下图六

左上面这张图是美国,大片农场只有一个农宅。因此,我们翻译错了。把美国的farmer翻译成农民。谁翻译的?严重错误。应该翻译成农场主。然后,接着,我们又把中国的农民翻译成farmer,跟美国人讲Chinesefarmer,哪有?用这种概念生搬硬套的结果,就是适应美国farmer的那套理论,变成中国今天的理论。都进了教科书,大家都学这个。请问,对象错了,不同对象基础上形成的经验过程,依据这个经验过程所总结出的理论以及制度,难道是我们今天能用的东西吗?不能用,怎么办?没办法。因为,用这套结构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结构。所以,我的结论是美国无农民,中国无农场。

大家看图八,这不是我拍的,这是神五的片子,说明我们中国,资源是严重不匹配的。中国是一个人口过度膨胀,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因此,我们的农业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水土光热匹配的耕地面积,只占百分之九点几。

今天我们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有严重问题的。在农业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追求农业现代化,把它当产业看待,其结果自己害自己,还不自知,还继续这么干,包括金融部门拼命给这种企业投资。然后政府拼命扶持这种大户,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们再看我们的城市。北京和上海,北京地下水大家知道超采到什么程度吗?大家都要留京,留不了京,当北飘,北京现在人口已经1790万。第2条南水北调即使成功,北京的极限人口也只是1800万,现在因为第2条南水北调没有成功,北京应该承载人口是,不超过1600万。现在已经是1790万,地下水超采104%,天然水不可补充,因此,北京将是华北地区最先沙漠化的地方。这就是北京。

上海,本来建在滩涂上。早年,上海县还马马虎虎能对付,地面沉降的速度慢一点。现在,多少亿吨的高楼大厦,压在这个滩涂的上面,每年加快地面沉降。等到大家到我这个岁数,上海成为未来水世界。社会矛盾,咱们就不讲了。两千多万留守儿童,将是心中充满着仇恨的下一代,心理不会正常。现在,来不来拼尽了一家人的财力,能上学,然后顶多也只是上到初高中,完了就失业,然后就落为城市贫民,进入黑社会,将是杀人不眨眼,别管你是谁。我们的人力资源,目前有人说,我们出现人口的红利吃完了,现在该进入了人口危机了。其实,大家看看,我们的总数太多了,发达国家全部劳动力四亿多,这是温家宝总理说的。我们一国劳动力总量,按国际标准统计,16岁到65岁,我们是8亿多,我们仅农村劳动力现在就是5亿多。而且,到2020年,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16岁到65岁,会9亿四。我们将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总量的两倍多,请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刚才给大家讲第一部分的时候,我说到我们的规律,我说,至今我们仍然是以劳动力价格低廉作为唯一比较优势。这改得了吗?

二、以新农村建设缓解三农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有一位海归,我比较佩服,林毅夫教授,他早年就说,搞技术进步对,但如果这个技术是排斥劳动,那就是反动的技术。他说,我们中国应该发展的是,使用更多劳动力的技术。这才叫进步。可惜我们的科技体系,全盘照搬,科学哲学的背后是一元论,是西方哲学的一元论,那就是西方的宗教的单一的,所谓宗教偶像制。只许信一个上帝,只许信一个安拉。科学的道路,也只有一条。林毅夫教授不是科学家,他是经济学家,他提出,中国的科学发展道路,应该是走一条能够更多使用劳动力的路。这是技术进步道路。他提出了另外一条路,我们知道,在劳动严重过剩的条件,越多的劳动力进入市场,我们的劳工待遇就越差,这些年,哪怕总理出面替劳动力要工资,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规律。规律就是铁的。逆规律而动,必受规律惩罚。我们现在的所谓的六部委阳光工程,就等于是更多地把劳动力推向市场。结果,就导致劳动力的待遇上不去,因为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稀缺性,这就是经济学规律。过剩要素的价格就是上不去,这也是规律。我们说,我们解决不了问题,这是劳动力进城的情况,我们也不多说了。

接着,我简单让大家看看图片,就是最近这些年我做的事情。我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在组织新乡村建设,我把二三十年代的ruralconstruction翻译成新乡村建设,就已经开始操作具体试点了。到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全国发育了30个村级试点,新农村建设提出以后,我们在全国发育了6个市县级的共建试验区,就是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图九是我们发动大学生下乡和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下乡对比的图片。

新农村建设还有新的内容,不要把这套教科书上的东西,拿到农村来。我们在农村搞生态建筑,目前中国大陆第一组生态建筑群已经在我们那里建起来了,但是,立刻受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责难,说你们申请建筑执照了吗?你们经过规划局审批了吗?你们的设计是从哪里来的?马上就有人来罚款。如果不是我这个在国内多多少少有点知名度的人,在那里做这些事情,早就被地方政府压死了,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产生出来。信不信?越搞规范,农村越完蛋。而生态建筑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没有任何钢筋水泥,它不造成建筑污染。大家看,现在发达地区,三年五年一拆房,拆的都是钢筋水泥,往哪放?占用农田。城市40%的建筑垃圾,污染。我们现在这套东西,全部可回收建材,泥土墙草土结构的墙,冬暖夏凉,冬天不用烧火。厕所,我们卫生部让人搞冲水厕所,哪有水?我们搞粪尿分离的厕所,不冲水,撒灰,大便撒大灰,小便撒小灰。将来,我说搞技术的,发明一套撒灰的设备,大灰小灰,就跟大水小水按扭。大家看图十

原胚子不好看,建起来以后很漂亮。左上角这是生态办公室,右上角是生态礼堂。你们看像大堂似的,那是三百人的大礼堂。半地下的,冬天老百姓能在里面演节目,看电影,打乒乓球,搞文艺活动,建筑成本多少?建材三百多块钱,加上劳动力五万多块钱,三万多人的礼堂建起来了。然后右下角,生态农宅,一百八十平米左右的使用面积,建材成本两万多块钱,加上劳动力也不过才四万多块钱。现在农民自发来学,回去盖。我们完全不讲copyright,建筑图纸公开,谁都可以盖,就是为了让农村恢复生态建筑,不要把有限的耕地再被建筑垃圾占完了。我们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建筑部门的同志,你们了解吗?这种新生事物,你们知道吗?

我们搞生态建筑,动员大量的建筑系的学生来当义工,我们没有多少劳动力,全都是建筑系的学生来干。我们搞小麦收割的时候,连香港的大学生都来帮忙,大部分靠的是志愿者。有个搞有机农业的老先生,是上海复旦生物系毕业的,退休了,到我们这里当志愿者,一分钱不给。但是,他穷,他说怎么办?我要搞一个实验室。我说给一万。这一万块钱够干什么呢?只好到定县各个中学的垃圾堆去捡破瓶子,回来用砖头砌一个试验台,搞生物农业的试验,都是白手起家。我的生态建筑是台湾一个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工程奖的提名奖的一个获奖人,他免费在这里搞的。现在到处开始,各个大城市,很多人看到了,觉得这个好,开始需求了,那这时候,我们的生态建筑工作队开始发挥作用了,同时,我们帮农民搞合作社,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合作社才能实现有效监督,才能真正生产有机产品。如果不是合作社,单家独户,根本不可能。在这些问题上,是多年的经验,我们非常清楚。这些事情我们已经做起来了。

同时,我们发动村官。下图十一,是38位村官联名签署安全生产倡议书。我同时正在要求,我们这两批中国环境大使,联合发起倡议,倡议文明消费,叫做为了保护你和家人的健康,请拒绝有毒食品。我是中国环境大使之一,环保局任命的。

我们现在的食品,大部分有毒,无论是几十万的豪华宴,还是家庭餐桌,大家每天都在慢性中毒。右下角这张图(图十一),就是前不久闹的沸沸扬扬的教授卖大米。40多家媒体报道,电视台主持讨论。主持人一举手,这是市场派,一举手,这是乡间派。好像我是反市场。我们这套意识形态化的语言非常糟糕。真的如果把农业就完全按照一个产业来发展,已经看到了教训,我们还不改,自己还要继续害自己。我说,我现在要求发动的文明消费者合作社,只有认同这个理念,才有资格得到我们提供的有机农产品。如果不认同这个理念,想加入,不行。我们要保的是那些有理念的人,要善待农民,公平贸易,要建设节约型社会。

谢谢大家。

问题:

⑴、温老师,我想问一下,您说的定州生态农业具体在哪里?是否接受群众去参观?

⑵、生态农业最终是否也会成为一种产业?

⑶、温老师,我来自中国银监会。我想问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现在好多农村信用社在转制变成农村商业银行,您个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是反对还是支持?第2个问题是,现在国内外的很多资本,都想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搞小额贷款组织或小额贷款公司,您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看法?谢谢。

⑷、成都有一个资产超亿的企业家去当村官,承诺农民收入年收入1000元,月工资500元,您认为怎么样?

中国在整个追求近代工业化的历史上,企业家中有许多强调的,不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讲的利润最大化。讲的是实业救国。今天,有很多企业家讲的仍然是实业救国。我前几天在凤阳县碰到一个企业家姓赵,他们那个村叫赵庄村,他也是上亿的身价,在本村投资700万,把本村整合起来了,农民积极性很高。像这样的事情,很多,早年的卢作福不就是吗?30年代的时候,白手起家,干船家航运,干起来以后,搞重庆北培实验区。也是企业家来搞农村的乡村改造,乡村实验。很多。包了4个村的梁西森不也是在做这些事情吗?中国企业家有他的传统,就是强调社会责任,强调实业救国,而中国今天的知识分子,忘了早年知识分子讲的是什么,讲的是科技救国、教育救国,谁说过早年的知识分子都要当资本家?只有今天的知识分子才如此无耻。(鼓掌)

⑸、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农村基督教的快速发展?

⑹、供销社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这个问题,可以上网,有一个浙江瑞安综合农协。其中就有供销社的积极作用。我原来的主张,大概又和我们现在的改革方向不相吻合。我过去主张把供销社变成全国连锁销售的一个集团,供销社是最有条件的。但其结果呢?我们的改制却是相反方向。化小核算单位,把供销社从一个经济主体,变成了无数,成千上万,几十万个经济主体,其结果,谁都没规模,互相掐,条块分割,日益严重。过去一个系统的时候,条块不分割,还好说。后来,把供销社棉麻改棉麻,化肥改化肥,全都分了,各个条条系统打架。然后,再把块块都变成夫妻老婆店,于是乎,条块之间又打架。现在,供销社已经几乎没救了。要救,上网查查瑞安农协,它现在开始跟谁捆绑了呢?它开始跟农村金融捆绑,开始跟科技捆绑,跟基层的农民专业协会、跟农民合作社捆绑,变成综合农协中的一员,它才有出路。

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而中国农民土地产权不明晰,那么在征地过程中,应该如何维护农民的权益?

THE END
1.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欢迎您第一节 全力发展多元新农业. 41 第二节 大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42 第三节 着力培养活力新农民. 43 第九章 广泛开展文明活动 促进社会文明大幅进步44 第一节 提升街道文明程度. 44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5 第十章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8 https://www.tjbh.gov.cn/jz/contents/13640/261558.html
2.天府智库社科院简介机构设置研究机构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的“三农”改革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以往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三农”问题的内涵也亟须重新鉴定:由原来是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转变为农民权益保护、农村可持续稳定与农业生态安全的“新三农”。 在201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问世,中国新农村建设年度新增投资规模也将超过1万亿之际,“三农”领域出现的新动向,应该http://sass.cn/921111/12814.aspx
3.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4篇).docx2024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农业产能下降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工作。年,我们将制定以下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以全面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24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