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在屏边县新现镇洗马塘村领创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柑橘基地里,40余亩柑橘逐渐成熟,吸引了外商前来收购,农户正紧张地开展采收工作。据了解,合作社自今年5月成立以来,与种植户多方洽谈,流转其经营不善的柑橘产业,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并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路径,逐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实现村集体经济、农户和企业互惠共赢。据介绍,今年整个基地将实现产量50余吨,产值15万元,与农户自主经营相比将实现利润成倍增长。
洗马塘村做优柑橘产业是屏边县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屏边县聚焦农业产业小散弱、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基层党组织在联农带农、促农增收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结合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在屏边县领创农业专业合作社农资销售点,社员何顺刚正忙着输入农户的信息,为之后定期开展回访服务等工作做足准备。加入合作社之前,何顺刚从事过汽修,也在工地干过活,合作社成立后,他积极入社,成为社员,并负责农资店的管理工作。何顺刚说:“过去,这里打一天工,那里做一天活,工作不稳定、收入没保障。合作社成立后,大家聚在一起学习、搞产业,就业问题解决了,脑子也越来越灵活了。过去买农资都是人家配什么我们就用什么,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了自家地里该用什么,专业的搭配让我们的经济收入大大提升。”
“多措并举,全方面、多渠道提高群众的收入,进一步打通连接市场的通道。”正如屏边县新现镇洗马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洪纬所说,合作社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在技术服务、技术支持、连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打通联农带农“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我们已实现营业收入130余万元,其中,中信消费扶贫70万元、自主经营项目60多万元。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服务农户500余人,助农增收户均6000元—8000元。”
“产业发展关键看组织,重点靠人。”屏边县党群一心,积极整合资源,依托中信帮扶、屏边县生态价值产业园区等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消费帮扶、自主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扩宽产业发展路径,强化联农带农,群众在思想上实现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同时,屏边县通过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通联农带农“最后一公里”,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责任编辑:李彬武
赵瑞君会见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靳黎军一行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红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锚定目标任务全力攻坚冲刺确保全年工作圆满收官
我州与富滇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赵瑞君罗萍出席座谈会并见证签约
州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赵瑞君主持
红河流域中越双方代表举行集体会面
2024年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在河口开幕
厚植家国情怀追逐青春梦想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