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能源+”农业路径绘就百千万工程新画卷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力落实“百千万工程”,新能源粤东分公司积极探索“新能源+”路径,因地制宜实现新能源发电与农业发展相融合,各场站陆续推出多种“光伏+”与“风电+”农产品,打开清洁能源与生态农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光伏+农业”:多样种植适应时令,合理利用板下空间

粤东分公司积极探索光伏产业与农业种植结合,实现“一地两用”,并根据时令季节合理种植应季作物,使板下空间不受单一作物限制,实现板下资源利用最大化。蕉岭新铺光伏小镇项目便是采用这种模式。2024年第一季度,该项目板下赤松茸种植进入收获季,每亩菌床产出赤松茸超3000斤,总效益可达75万元。夏季天气转暖后,蕉岭项目基地完成板下翻耕,种植应季作物西瓜,种植面积约85亩。

蕉岭项目光伏板下的赤松茸和西瓜

除板下种植外,粤东分公司采取“统筹协调、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安全高效”原则,利用光伏电站板下空间开展“牧光互补”。以紫金好义光伏电站为例,电站光伏板下空间较大,在种植嘉宝果、黄豆、发财树等农作物之余,场站携手当地养殖户共同养殖黑山羊和黄牛,有效抑制野草肆意生长,实现板下生态良性循环。

板下养殖的黄牛和黑山羊

“风电+农业”: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惠东观音山风电场位于考州洋西岸,风机脚下,数千只鸭子在波光粼粼的海水中游弋嬉戏。这些鸭子被当地农户放养于观音山下浅海滩涂,主要以小鱼虾、贝类和藻类为食,产出的鸭蛋蛋黄呈橙红色,味鲜而不腥。场站与当地农业公司合作,设计包装出符合新能源特色的海鸭蛋,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产品。南澳南亚风电场则联手周边村落的茶园,将新能源特色与生态茶叶相融合,精心打造出风电农特产品宋茶。通过广州发展生态时令平台,粤东分公司对各类特色风光农产品进行推广销售,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风机下游弋的鸭子

南澳南亚风电场风机下的茶树

目前,粤东区域“新能源+”农业发展正处于发力阶段,随着对智慧农业内涵进一步拓展和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粤东分公司将不断完善新能源发电和生态农业等多元产业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助力实现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THE END
1.常山县大桥头乡“农业+新能源”100MWp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本项目共需新建杆塔基。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农业+新能源” 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塔型条件一览表见表2-2,杆塔型式一览图见附图4。 表2-2本工程塔型条件一览表 呼称高度设计档距(m) 杆塔型号数量适用转角 (m)水平垂直 110-DC21D-JC43044506060°-90°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5/6020033113010054.shtm
2.我校积极参与高原“新能源+碳利用+设施农业”应用研究项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双向奔赴”,发挥我校能源电力特色的科研优势和社会影响,校总会计师张川前期与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置信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不断沟通交流,达成了高原“新能源+碳利用+设施农业”应用研究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为我校参与https://www.shiep.edu.cn/e2/49/c1060a254537/page.htm
3.重磅!风电+乡村振兴,三部门联合发文!–每日风电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村集体等多方参与,建设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微能网,为用户提供电热冷气等综合能源服务。完善配套政策机制,推动增量配电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发展新能源直供电http://www.chinawindnews.com/2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