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同互补到跨界融合,“中国鲜禽第一股”将现代农业送上新能源风口

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现代养殖+分布式光伏”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农业企业积极探索低碳转型新路径。湘佳牧业通过农业产业化与新能源产业的跨界融合,不仅在传统养殖领域深耕细作,更是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展现出产业创新的力量。

跨界融合:农业与光伏的协同共舞

近年来,现代农业与光伏的结合已成为业内共识。致力于打造高效、无缝衔接的全产业链体系,从农场源头直达消费者餐桌,已成为农业头部企业的共同目标。

通过成立湘佳沐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湘佳牧业正式跨界进入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和光伏设备制造领域。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对自身发展的大胆尝试,更是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

携手共建:技术引领下的产业创新

走进澧水河畔北山农场核心生态养殖基地,可以窥见湘佳牧业高效、无缝衔接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全貌。

湘佳牧业全产业链体系由饲料厂、孵化场、食品产业园为核心构成,建设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约100MW,为企业降本增效,带来净利润600余万元。

湘佳饲料厂光伏电站项目于2023年9月并网,装机容量3.2MW,年发电量约330万度,电站每年带来约183万元收益。在分布式光伏能源供给下,天然、绿色、无污染的优质饲料满足了孵化场的养殖需求。

湘佳孵化场于2024年1月并网,装机容量3.05MW,年发电量约305万度,电站每年带来约223万元收益。分布式光伏应用能够使厂区温度下降3—6摄氏度,满足了孵化中心对温控的高标准要求,并为下游食品厂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鲜禽。

湘佳食品产业园于2023年11月并网,装机容量4.68MW,年发电量约491万度,电站每年能够带来约367万元收益。此外,湘佳牧业与隆基绿能携手构筑战略伙伴关系,共建百兆瓦工商业光伏电站,户用光伏电站逾千座,共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合作项目中均采用隆基绿能Hi-MOX6组件,组件应用隆基HPBC电池技术,电池转化率达到25.8%,在相同的光照和环境条件下,安装1MW光伏电站每年可以多发电12万度,具有高转换、低衰减性能,显著提升了组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安装光伏电站,湘佳牧业的光伏电站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用能需求,还能将多余的电力输送到电网,实现了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绿色发展: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重奏

跨界融合和产业创新,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更是在环境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光伏电站的建设,湘佳牧业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并网容量将达到200MW以上,年均提供清洁电能2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32万吨。

湘佳牧业的这一成功实践,为农业企业跨界融合、产业创新提供了可参考模式,也为整个农业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双碳”背景下,更多企业不断创新,一个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正在形成,引领行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THE END
1.常山县大桥头乡“农业+新能源”100MWp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本项目共需新建杆塔基。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农业+新能源” 光伏发电项目110kV送出工程塔型条件一览表见表2-2,杆塔型式一览图见附图4。 表2-2本工程塔型条件一览表 呼称高度设计档距(m) 杆塔型号数量适用转角 (m)水平垂直 110-DC21D-JC43044506060°-90°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5/6020033113010054.shtm
2.我校积极参与高原“新能源+碳利用+设施农业”应用研究项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校企“双向奔赴”,发挥我校能源电力特色的科研优势和社会影响,校总会计师张川前期与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置信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不断沟通交流,达成了高原“新能源+碳利用+设施农业”应用研究项目的初步合作意向,为我校参与https://www.shiep.edu.cn/e2/49/c1060a254537/page.htm
3.重磅!风电+乡村振兴,三部门联合发文!–每日风电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探索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模式,引导企业、社会资本、村集体等多方参与,建设新能源高效利用的微能网,为用户提供电热冷气等综合能源服务。完善配套政策机制,推动增量配电企业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发展新能源直供电http://www.chinawindnews.com/2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