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智能制造重磅发布
绿色低碳数据要素科技创新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商贸流通
数据要素X
智慧农业器交通运输(●】M国家数据局图金融服务气象服务文化旅游医疗健康2023年12月15日,
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
2026年)
(
征
)
》,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研究起草了《“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
见发送至gjsjj@.cn。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附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征求意见稿)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进行中】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总览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总结构一、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数据要素×”行动意义3.总体目标6.数据要素×商贸流通9.数据要素×科技创新12.数据要素×应急管理15.数据要素×绿色低碳五、
做好组织实施19.加强组织领导
20.开展试点示范21.推动以赛促用
22.加强资金支持23.加强宣传推广三、重点行动5.数据要素×智慧农业8.数据要素×金融服务11.数据要素×医疗健康14.数据要素×智慧城市4.数据要素X
智能制造7.数据要素×交通运输10.数据要素×文化旅游13.数据要素×气象服务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二、
总体要求2.基本原则四、
强化保障支撑16.提升数据供给水平17.优化数据流通环境18.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数据要素价值日益凸显1.指导思想3·
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发挥数据要素规模报酬递增、非竞争性、低成本复用等特点,提高各类要素协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突破产出边界,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对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
据要素“数据要素×”行动意义·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通过与劳动、资本等其他要素协同,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创造多样化价值增量:通过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在多次使用中不断提升数据质量,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的产出极限,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通过多元数据融合,以量变引发质变,创造新的信息和知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数字技术和产业体系日臻完善,为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场景释放不够、数据供给不足、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通过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中发挥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促进我国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数据要素×”行动,促进数据基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数据要素价值日益凸显4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数字经济发展规律,适应数据特征,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
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安全有序,开放融合坚持把安全贯穿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和实现全过程,严守数据安全
底线。推动数字经济领域高水平
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互鉴,
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5需求牵引,注重实效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挖掘高价
值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培育数据
商,繁荣数据产业生态,激励多
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
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数
据资源有效配置,强化企业在激
活数据要素价值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维护良好竞争秩序。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加强试点探索,完善多样化、可持续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制。
推动数据资源丰富、作用效益明
显的领域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引
领作用。明确指导思想和四项基本原则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
造3
0
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产品和服务质量效益实现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成效明显的数
据
要
素
应
用
示
范
地
区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数据商8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场内交易规模大幅提升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创造的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数据赋能经济提质增效作用更加凸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6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
点
行
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总体目标到2026年底深化细化量化三年总体目标≈4.强化区域联动支持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区域,推动产能、采购、库存、物流数据流通,加强区域间制造资源协同,促进区域产业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监测预警能力。5.开发使能技术推动制造业数据多场景复用,支持制造业企业联合软件企业,基于设计、仿真、实验、生产、运行等数据积极探索多维度的创新应用,开发创成式设计、虚实融合试验、智能无人装备等方面的新型工业软件和装备。1.创新研发模式支持工业制造类企业融合设计、仿真、实验验证数据,
培育数据驱动型产品研发新模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链主企业打通供应链上下游设计、计划、质量、物流等数据,实现敏捷柔性协同制造。支持企业整合设计、生产、运行数据,
提升预测性维护和增值服务等能力,
实现价值链延伸。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数据要素×智能制造7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
.
用气象、土壤、农事作
业、病虫害、市场等数
据,
实现精准种植、精
准养殖等智慧农业作业
方式,支撑提高粮食和
重要农产品生产效率。推进产业链数据融通创新支持第三方平台企业面向农户提供智慧养殖、
交易撮合、疫病防治、
行情信息等服务,
打通用料用药、生长、销售、加工等数据,提供一站式采购、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培育以需定产新模式支持农业与商贸流通数据融合分析应用,
鼓励
电商平台、商超、物流
等基于销售数据分析,向农产品生产端与消费
端反馈农产品信息,提
升农产品供需匹配能力。提高农产品供应链透明度支持第三方企业汇聚利用农产品的产地、生产、
加工、质检等数据,支
撑农产品溯源管理、精
准营销等,增强消费者信任。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支持在生猪、果蔬等领域,
强化产能、运输、
农批农贸市场价格数据
融合、发布、应用,支持农业监测预警,减少周期波动造成的损害。数据要素×智慧农业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拓展新消费
C·
通状况、人文特征等市场环境数据,
打造集数据收集、分析、决策、精
准投送和动态反馈的闭环消费生态,推进直播电商、即时零售、反向定制
(C2M)
等发展,支持各类商圈
创新应用场景,培育数字生活消费
方式。培育新业态
支持电商平台、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强数据融合,整合订单需求、物流、产能、供应链等数据,优化配
置产业链资源,打造快速响应市场
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推进国际化·
鼓励数字贸易龙头企业融合交易、物流、支付数据,支撑提升跨境
身份认证、全球供应链融资等能
力。9●
打造新品牌·支持电商平台依托订单数量、订单类型、人口分布等数据,主动
对接生产企业、产业集群,加强
产销对接、精准推送,
助力打造
特色品牌。数据要素×商贸流通S2eoS·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快递、海关等
客票系统互联互通,推进
货运寄递数据、运单数据、
结算数据、保险数据、货
运跟踪数据等共享互认,
畅通公铁联运、海铁联运、
公水联运衔接,实现货运“
一次委托”、运单“
一单到底”、结算“
一次收
取”、保险“统一理赔”、
货物“全程跟踪”等,促
进物流降本增效。融合“两客一危”、网络货运等重点车辆数据,构
建覆盖车辆营运行为、事
故统计等高质量动态数据
集
,为差异化信贷、保险
服务、二手车消费等提供
数据支撑。支持龙头企业推进运输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复用,培育行业人工智能平台和
人工智能工具,助力企业
提升运输效率。·
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商业
化试运营试点,
打通车企、
第三方平台、运输企业等
主体间的数据壁垒,促进
道路基础设施数据、交通
流量数据、驾驶行为数据
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提高智能汽车创新服务、主
动安全防控等水平。2.总体要求3
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数据要素×交通运输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推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提升多式联运效能挖掘数据复用价值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
推进数字金融发展,在安全合规前提下,推动金融信用数据和公共信用数据、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和高效流通,支持金融机构间共享风控类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金融市场、信贷资产、风险核查等多维数据融合分析,支撑提升金融机构反欺诈、反洗钱能力,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水平。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水平·支持金融机构融合科技、环保、
工商、税务、气象、消费、医
疗等数据,加强主体识别,优化信贷业务管理和保险产品设计,探索开发基于数据资产舆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服务水平。数据要素×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科技金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深入挖掘包含科技文献在内的各类科学数据,通过细粒度的知识抽取,构建科学知识资源底座,建设高质量语料库
和基础科学数据集,支持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垂直
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面向药物研发、生物育种、新材料研发、高新技术研发等领域企业,提供高质量科学数据资源与知识服务,
助力提
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野外台站、科研仪器、科学计算等产生的各类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在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基
础上,提升科学数据复用价值。面向新范式需求迫切的重点科研领域,
充分依托各类数据库与知识库,推进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加速科学研究范式变革。数据要素×科技创新以科学数据支持大模型开发推动科学数据
有序开放共享以科学数据
支撑产业创新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探索科研新范式12●探索公共文化大模型应用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探索建设公共文化知识数据集,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公共文化大模型。培育文化创意新产品推动文物、古籍、美术、地方戏曲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艺等数据资源依法开放共
享和交易流通,支持文化创意、旅游、教育、研
究、展览等领域的经营主体加强数据开发利用,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和品牌。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提升旅游治理能力·
支持文化和旅游场所共享公安、交通、气象、证
照等数据,支撑“免证”购票、集聚人群监测预
警、应急救援等。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支持旅游经营主体共享气象、交通等数据,在合
法合规前提下构建客群画像、城市画像等,优化旅游配套服务、
一站式出行服务。数据要素×文化旅游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有序释放个人健康数据价值·完善个人健康数据档案,融合体检、就诊、疾控等数据,创新基于数据驱动的癌症早筛、职业病监测、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等公共服务模式。14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
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便捷医疗理赔结算·
支持医疗机构基于信用数据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就医。·
支持医保、商保机构间加强医疗病历、医保结算、商保信息等数据协同,实现一站式理赔结算,加强医疗数据融合创新·
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合法合规前提下向金融、养老等经营主体共享数据,支撑商业保险产品、疗养
休养等服务产品精准设计,
拓展智慧医疗、智能健康管理等数据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
加强中医药诊疗、用药等多源数据融合,支撑开展中医药疗效、药物相互作用、适应症、安全性等系统分析,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就医便捷度·
探索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共享,在医疗机构间推广检查检验结果数据标准统一和共享互认。提升医保控费、商保理赔风险防控能力。数据要素×医疗健康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提升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探索利用电力、通信、铁塔等公共数据,结合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数据,提升对私挖盗采、明停暗开行为的精准监管。●
支持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数据融通,
提高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水平。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推动灾害事故、物资装备、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经营许可等数据跨区域共享共用,
提高监管执法和救援处置协同联动效率。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鼓励社会保险企业围绕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研究建立安全生产
责任保险评估模型,开发新险种,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准性和科学性。15提升地震灾害预警能力·
加强对地震活动、电磁干扰、地下水变化等数据的融合分析,
提升对地震
力。数据要素×应急管理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支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数据与气象数据
融合应用,
实现集气候变化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
预警、风险转移的智能决策
新模式,防范化解重点行业
和产业气候风险。●
支持气象数据与城市规划、重大工程等建设数据深度融
合,
从源头防范和减轻极端
天气和不利气象条件对规划
和工程的影响。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支持不同领域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支持新能源企业降本增效支持风能、太阳能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优化选址布局、设备运维、能源调度等。创新气象产品服务支持保险、金融企业融合应用气象数据,
发展天气
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和
气候投融资新产品,为保
险、期货等提供支撑。支持其他数据与气象数据
融合应用数据要素×气象服务16优化城市管理方式推动城市人、地、事、物、情、组织等
多维度数据融通,支撑公共卫生、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层治理等各领域场景应用,实现态势实时感知、风险智能研判、及时协同处置。支撑城市发展科学决策支持利用城市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物联网感知等
数据,助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策略精细化、智能化、可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化深化公共数据的共享应用,深入推动就业、健康、卫生、医疗、救助、养老、助残、托育、未成年保护等服务“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推动智慧城市群共建联治支持利用城市时空基础、资源调查、规划管控、工程建设项目、物联网感知等数据,助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策略精细化、智能化、可持续。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四维度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数据要素×智慧城市5.做好组织实施17
提升废弃资源利用效率汇聚固体废物收集、转移、
利用、处置等各环节数据要
素,促进产废、运输、资源
化利用高效衔接,推动固废、
危废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降碳发展。5
加强生态环境公共数据融合创新推动生态环境数据依法有序共享,支持企业开展自有数据、公共数据等融合分析,通过环境质量监测、环境信
用评价等,强化环境数据在服务金融机构贷款审核、绿色供应链资质评定
中的应用。提升生态治理精细化水平4推进气象、水利等数据跨行
业共享,
支撑气象和水文耦
合预报、经济人口受灾分析、
河湖岸线监测、突发水事件
应急处置等。18开展制造与能源数据融合创
新,推动能源企业与高耗能
企业打通订单、排产、用电
等数据,打造能耗预测、多
能互补、梯度定价等应用。出|
mav四个“提升”“加强”支持打通关键产品全生产周
期的物料、辅料、能源等碳
排放数据以及行业碳足迹数
据,开展产品碳足迹测算与
评价,引导企业节能降碳。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提升碳足迹管理水平
数据要素×绿色低碳加强供给激励制定完善数据内容采集、
加工、流通、应用等不
保护规则,完善个人信
息匿名化使用规则,在
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推
动个人信息利用。19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在科研、文化、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动科研机
构、龙头企业、技术服
务商等开展行业共性数
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
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健全标准体系加强数据采集、管理、安全等通用标准建设,
协同推进行业标准制
定,修订完善数据管理能力评估标准。加强资源供给加强公共数据资源供给,支持在重点领域开展公共数据
四维度提升数据供给水平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优化数据流通环境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提升数据供给水平提高交易流通效率支持行业内企业联合制定数据流通规则、标准,聚焦业务需求开展数据共享,提高多主体间数据共享效率。强化合规管理鼓励交易场所强化合规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打造服务生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深化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充分依托
已有设施,探索建设重点行业和领域数据流通平台,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培育流通服务主体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通过新建或拓展既有园区功能等方式,建设数据特色园区、虚拟园区,推动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等协同发展。完善支持措施完善培育数据商的支持举措。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从标准、管理、环境、服务等维度促进数据流通环境优化1.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提升数据供给水平优化数据流通环境五种优化数据流通环境的建议举措: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
施安全保护等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数据
安全保障水平。发展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精细化、专业
型数据安全产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解决方
案和工具包,支持发展定制化、轻便化的个人数据安全防护产品。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鼓励有实力的数据安全企业,发挥能力优势,
开展基于云端的安全服务,有效提升数据安
全水平。从制度、产品、服务“三位一体”加强数据安全保障提升数据供给水平
优化数据流通环境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培育数据安全服务落实数据安全制度丰富数据安全产品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03211.激活数据要素
潜能2.总体要求3.重点行动4.强化保障支撑5.做好组织实施部门职责地方数据主管部门聚焦需求行业主管部门要聚焦本行
表、路线图从制度发挥、主管部门责任落实等维度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方案地方数据主管
部门要会同相
关部门研究制
定落实方案机构培育带
动
培
育
一
批
数据商和第三
方专业服务机构应用实践形成符合各地实际的数据要
素应用实践生态营造营造良好生态加强宣传推广协调推进强化日常工作跟踪和任务落实发挥数字经济发展部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