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数据平台全面建成,北京探路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农业农村

当数字经济遇上乡村振兴,将擦出哪些火花?智能翻土机器人犁地,无人机播种和喷洒肥料、农药,智慧渔机定时定量投喂饲料,农民也可以坐在办公室内开启远程种地模式,“面朝黄土背朝天”有可能逐渐成为过去时。

日前,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联合召集的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会(以下简称“部署会”)召开,会上提出,2023年北京将推动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入融合,争取智慧农业发展水平比2022年再提高8.4个百分点,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比去年提高6个百分点。

“数据一仓库”成型

日前召开部署会对北京市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涉及6个方面27类54项工作,主要包括夯实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乡村服务数字化、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等内容。

部署会提到的这五项主要内容,也是北京2022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规定的五方面重点任务。其中,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乡村服务数字化,是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与农民生活最贴近的三项。

根据《行动计划》的界定,产业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如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乡村治理数字化,侧重实现精准、透明、高效,如通过建设“乡村治理一张图”以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乡村服务数字化,侧重提高农民就业增收技能,如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强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等。

目前,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在数字底座和基础支撑、农业产业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惠民等多个方面已开始取得成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数字农业农村总体水平比2020年提升5.33个百分点。北京市农村地区固定宽带通达率和光纤网络行政村通达率均达到100%,涉农区菜田信息化应用覆盖率超30%。

数字化场景焕新

北京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有着天然优势。“北京是全国数字经济的领头羊之一,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结合时,也将数字经济的政策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等带入了其中。”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工作,印发了《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政策文件,在营商环境上给予了支持。

在如何精耕数字农业、数字农村方面,洪涛表示,《行动计划》已经指明了方向,即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这个大的框架下来部署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工作;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行业监管、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深度融合;把全面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作为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全面引领“三农”各领域数字化转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事实上,北京已开始持续探索与创新。密云区河南寨镇的数字化大棚,智能翻土机器人在数字化大棚管理系统的指引下,穿梭在田间地头,为2023年的春耕做准备;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依托“智慧乡村”平台开通的电视端生活圈,能让村民足不出户获知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教育培训等一系列的便民信息;海淀区西北旺镇百旺农业种植园内的5G高架无土栽培草莓智能温室,依靠“云端”通信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环境控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设备,将草莓种植在了“云端”——无土栽培的方式通过空中廊架得以呈现。这样的数字化场景,在不久的将来在北京遍地开花。

已现比较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国家层面也在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持续进行顶层设计。

2021年7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便依据此前的《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共同发布了《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指导各地开展数字乡村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启动联合制定《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乡村建设治理数字化、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数字文化、智慧绿色乡村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内容、丰富案例,更好地指导各地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

“在和全国其他省市数字农业的同台作竞技中,北京已显示出比较优势。”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认为,“一方面,依托于北京的研发基础,数字育种是北京的一大优势,如2022年底,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带回的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的水稻种子,便留在北京由中科院实验室继续培养。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首都优势,京郊旅游发展较快。”

谈及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科转育成(北京)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晓兵认为,数字经济可以为乡村振兴带来很多积极影响,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THE END
1.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革命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农作物产量与效率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农业大数据正逐渐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大量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农业大数据能够为农民提供更为精准的种植建议,为企业提供市场趋势预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实现“智慧”化管理,使得整个农业产业链更加高效。 首先,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候变https://www.jhdy839iwu.cn/niu-yang-yang-zhi-zi-xun/390159.html
2.农业大数据未来农田的智慧种植者将是谁农业大数据:未来农田的智慧种植者将是谁?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农业领域也逐渐融入了技术的怀抱。从传统的经验式种植到现在的大数据驱动农业,这一过程简直如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项工具,它成为了推动农业发展、提高效率和产量的关键力量。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43870.html
3.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精选十篇)1 农业迎来大数据时代 1.1 大数据及其特性 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基础信息设施的完善, 加快了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 互联网发展臻于成熟, 移动终端设备数量增长迅猛, 产生了众多新型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 由于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客观上为大数据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而拉开了大数据时代的序幕。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f30p4.html
4.RCEP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及我省农业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二、RCEP给黑龙江省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黑龙江是能够在全省大田上生产出绿色农产品的省区,而且绝大部分地区少有环境污染,在雨热同季以及较大昼夜温差的有力气候条件下,病虫害少,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 结合黑龙江省先天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考虑进口国的相关农业需求及规定几方面,RCEP为黑龙江农业企业带来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21/0106/13442305.shtml
5.经济管理论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农业大数据的运用本文探讨了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包括远程种植监控、智能灌溉系统等新型种植模式,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时,文章分析了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数据采集效率、网络设备条件等问题,并提出建立数据平台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农业体系的建议。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25192/article/details/112763056
6.大数据时代下的农业变革:智慧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农业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机会。然而,智慧农业的发展仍需解决技术成本、数据隐私、与传统农业的结合等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智慧农业的优势,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http://www.hjxctiotdz.com/29677.html
7.智慧农业建设标准通用12篇根据物联网的技术内涵,结合湖南推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的优势分析,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湖南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可以采用以下应用模式。 4.1 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进行智慧生产 农业物联网的在生产环节的应用主要包括现代化温室和工厂化栽培调节和控制环境。它是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中的信息感知技术,主要包括农业传感器技https://www.xueshu.com/haowen/100633.html
8.智慧农业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北斗产业资讯平台智慧农业的优势 智慧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可持续性强:智慧农业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实现对土地、水源、气候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 提高效率:智慧农业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快速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并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https://www.qxwz.com/zixun/344187662
9.丰农控股闫子铜:丰农控股全要素大数据系统引领,共筑安岳柠檬智慧安岳县依托柠檬产业已有的优势品种资源和技术积累,以推动柠檬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抓手,重点推动柠檬标准化种植、柠檬系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科技研发、柠檬产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等,扎实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生产体系,从规模扩张到全产业链发展,从粗放式传统种植向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bc7d46e4b019ce56598e3c.html
10.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设有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智能装备技术3个特色专业群为重点,以轻工商贸服务、生物医药2个专业群为支撑的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https://www.hnkjxy.net.cn/html/809/2022-01-07/content-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