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也能贷款?放在过去,这是银行信贷员和企业负责人双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近日,青岛银行德州分行向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州财金农业)授信3000万元质押贷款,质押物是该公司的“玻璃温室番茄生产数据集”。这是德州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也是山东首笔农业生产数据资产质押贷款。
“产业园内共有685个传感器、1700多个控制器,每天产生大量数据,精准控制温室30多万株番茄的生长环境,已形成了较大的无形资产。”德州财金农业董事、副总经理薛林表示,农业种植数据拥有显著的市场价值,它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精准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公司将收集到的“温”“光”“水”“气”“肥”等多种数据整合开发,形成了设施番茄产业标准化高质量生产的“专家生长曲线”数据集。
经过专业机构的分析和评估,“玻璃温室番茄生产数据集”资产估值达到4410万元。青岛银行德州分行以此数据资产为质押物,给该公司授信3000万元。如今,这3000万元贷款已经到账,将用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助力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变,首先要进行“数据入表”。德州财金农业数据资产的“操刀者”,是德州新基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在各个业务板块都会产生数据。如何将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数据汇聚到一起,这些数据所形成的数据产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这就需要进行数据梳理、市场调研,形成数据产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外,数据权属是否明晰也是数据资产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为了进一步探索数据价值化路径,依托入表成果,我们联系评估公司、数据评价公司等产业单位,开展评估评价,对接银行实现数据资产融资,帮助德州财金智慧农业公司打通数据资产全业务链条,盘活了农业产业数据要素,实现农业数据产品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价值蜕变。”张舵说。
数据资产登记入表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德州大数据局张建林科长算了三笔账:最直观的就是企业资产规模的提升,资产的增值间接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推动企业数据运营变现。改善和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有利于促进数据资产的开发投入和购买需求,将企业的隐形价值可视化,提升企业价值。三是梳理并强化了企业数据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对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分析能力,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公司自2017年上线智慧燃气系统,在天然气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经营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对近3年以来的数据盘点、质量评估、合规确认、场景价值分析,有效识别企业燃气使用情况数据集、燃气管线阀门GIS地理信息数据集两项数据资产,数据规模达459万余条,并在登记平台取得资产凭证。”恒祥能源公司经营处处长王洪艳表示:“通过此次数据资源入表的实践,恒祥能源不仅仅获得了通过认证的数据资产,也在数据专家的帮助下,重新认识了掌握的数据资源,理清了这些数据资源在未来如何发挥价值,为后续数据要素流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数据资产入表需要技术、财务、法务等多方机构相互配合完成,企业在提高数据质量管理同时,也要注重数据合规,防范法律风险,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张建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