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师宗味道”:搭建“文创+电商”平台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珠江网讯(记者朱洪良)为擦亮“师宗味道”和“师宗旅游”城市名片,5月19日,“2023师宗味道旅游文化美食节”在师宗县美食广场开幕。在市民和游客尽情享受饕餮盛宴时,“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清凉曲靖”媒体调研采访团走进美食广场附近的师宗电商主题示范街,寻找“师宗味道”的发展历程,探访“师宗旅游”成长密码。

走出大山的“师宗味道”

走进师宗电商创意园,馆内物品琳琅满目,花米饭、干米线、五龙壮锦、葵山面条、师宗沃柑、雨柱雪桃等农特产品在中心集中展示,吸引不少顾客挑选购买。

2021年,师宗县抢抓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有利机遇,将原老旧小区进行改造,以“腾笼换鸟”的方式建立电商创意园。创意园分为园内和园外两个运营板块;园外建有5馆1中心,即:师宗味道馆、乡村特色馆、民族特色馆、直播基地、木艺品牌馆,孵化中心等。同时,大力推行“1+N”建园模式:即一个创意园平台、多家企业、多个产品、多个电商人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已先后入驻企业30余家、产品300余款,有效破解了小农户受市场、信息、技术的制约无法连接大市场的困境。

建园以来,师宗县把助力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紧密结合,以“师宗味道融在e起”为创建主题,充分利用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师宗农特产品、师宗品牌、师宗文化“聚起来”“走出去”“叫得响”。

“师宗味道”是师宗县域多品类区域公共品牌,输出的理念“味立师宗食之有道”,汇聚了全县的特色产品。

“友谊在酒里,值得我们一饮而尽,把最想说的话,变成天长地久。”走进电商主题示范街的“师宗味道馆”,一款“友薏”薏仁酒的包装上,“为友谊干杯”的这几句文案,让人看着就感觉有了点“味道”。

“师宗味道”馆负责人谭程侦介绍,在品牌赋能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在多品类“师宗味道”区域公共品牌的基础上,正在申请“师宗沃柑”“师宗柠檬”地理商标产品,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让师宗更多的产品被记住、被传播、被市场了解。截至目前,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方面,通过给予扶持,带动91家传统企业实现电商转型和品牌转型。

据介绍,近年来,在淘金合创电子商务江苏有限公司承建的师宗县示范县项目对站点赋能、品牌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包装设计赋能、培训赋能、销售赋能等,让师宗优质绿色农特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出大山,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文化包装让“土味”变“时尚”

跟着谭程侦,继续“品尝”他的“师宗味道”——在一款“葵山面条”前,看到面条的统一名字“见面聊”,这款面条有几个品种。

“好想和你见一面,坐下来聊聊天,说说从前,谈谈现在……为友谊,见面聊。”这些优美温馨的话语,出现在面条的包装上,还真是别出心裁。那么“见面聊”,到底聊什么呢?和鸡蛋面聊聊口味,和苦荞面聊聊口感,和薏仁面聊聊传承,和小黄姜面聊聊营养。

“这时,我们吃的已经不仅仅是面条了,吃的是思念,吃的是故事,吃的是文化了。”据介绍,“师宗味道”的核心产品,还有生鲜系列,代表产品是师宗沃柑、雨柱桃子、师宗柠檬;薏仁系列,代表产品有薏仁粉、薏美人早餐;米系列,代表产品有黑尔米。

“说起黑尔糯米,当中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谭程侦骄傲地介绍到,新中国成立后,师宗人民将黑尔糯米邮寄给党中央,表达心向党中央、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周总理回信:“主席和我会过一餐,招待外宾三餐,优质、高产,希望你们保持和发展。”所以,一直以来,师宗各族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

“师宗味道”隔壁,是乡村特色馆龙布瑞公司,这里还埋藏着一个企业的转型故事。

“龙布瑞”是壮语里“壮族村寨”“壮乡”的意思。1966年出生的壮族女子余晶凤,就是这里的负责人。进门处,公司的员工在直播着群众刚收获的洋芋……

龙布瑞是师宗县五龙壮族乡的一个本土企业,过去主要从事优质米加工、壮家花米饭、壮锦等多种经营。受传统经营模式固化,产品种类少、销售渠道单一、品牌知名度不高,公司一直发展不起来。特别是疫情发生后,本地市场急剧萎缩,龙布瑞一度陷入困境。

入驻园区后,余晶凤说出了自己的难处,希望能得到破解。

创意产业园通过电商赋能,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营销推广+直播带货”等一站式服务,丰富产品种类,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优质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在流向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的同时,也把五龙壮乡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全国千家万户的心紧密连在了一起。

目前,龙布瑞公司畅销产品达30余款,线上销售额已突破100余万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25%。仅花米饭、牛干巴两项,就带动五龙壮乡1000余名群众,实现户均增收3000余元……

“现在,电商创意园有9个直播间。通过直播方式,将师宗系列农产品和工艺品,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和销售。目前,已培育孵化了带货主播30多人,主播收入每月达5000元到30000元不等。影响较大的主播,有酒点半先生、小村长、三嫂等人。”

说到直播带货,宗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应周介绍,基地每个月组织开展一场电商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直播带货技能,让各族群众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让手机成为致富的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

截至目前,宗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额近700万元。

“非遗+”加出旅游新活力

走出“师宗味道”,右转,上楼,是一个特别的所在——半山素舍。半山素舍是返乡创业设计师查体照在2014年创立的设计师品牌,也是他在家乡的工作室。

查体照是师宗县五龙乡花桂村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上海、苏州,从事了10多年的创意设计工作。2014年,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和对家乡的热爱,返乡创业,尝试用创意设计的方式,唤醒乡村之美。

2021年,在师宗县工信商科局引导下,查体照和妻子姜彩云入驻师宗县电商创意园,建立半山素舍品牌设计展厅,开启了“电商接轨非遗文创探索之路”,也用创意设计研发出更多关于师宗本地文化的产品和品牌。

师宗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着独特且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小两口通过挖掘师宗文化元素,讲好师宗文化故事,打造师宗文化品牌,助推了乡村文化振兴。

当然,“师宗味道”里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和精妙文案,也都出自这对小夫妻的文思如涌。“比如师宗沃柑,讲述了一颗不甘平凡的沃柑的故事;野生干菌,‘崇山菌岭’,用师宗的4A级旅游景区菌子山为主要视觉,设计了菌子山四个时辰的山林变化,让客户感受野生菌的生长秘境。每一款产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据介绍,今年半山素社的创意设计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首次实现了应用,充分挖掘“绑神猴”背后“吉祥好运,远离一切不如意”的精神文化内涵,创作了绑神猴非遗活化品牌——“好绑样”。

姜彩云介绍,非遗产品只有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非遗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远。想在现代社会得到年轻人的追捧,就必须在创新上发力,通过“文创+电商”赋能非遗文化,开展“非遗+科技”、“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旅游”、“非遗+文创”等跨界、跨域、跨业创新探索,让滇山云水尽显非遗之美,让更多的年轻人体验多元多彩的匠艺匠心,感受面向世界的云南之美,见证紧跟时代的非遗活力!

THE END
1.农业大数据未来农田的智慧种植者将是谁总结来说,“农业大 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无论是在土地上的作物管理还是在市场上的商品流通,它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角色。如果我们想让“智慧种植者”真正成为现实,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将科技应用于最基础最原始的地方——耕耘土地上,那里藏着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希望。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43870.html
2.从一粟到万户丰收数字化转型让小麦产量飙升1.1 农业智能化:数据驱动种植管理 在现代农业中,“智慧种植”已成为新趋势。通过集成传感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农民能够实时获取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关键数据,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决策。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成本,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使得作物更加健康成长。 https://www.9lb79xu0.cn/liang-you-zuo-wu-zi-xun/568733.html
3.大数据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效益摘要:该文围绕大数据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效益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管理、气象预测和农产品市场分析中的应用,评价了其对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数据验证。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UyODU1OQ==&mid=2649207845&idx=2&sn=8005913fafa87bc5cadce63e908939cf&chksm=8609d206d2bfe41799e43e81cd3535ed26a60b4fddd7c594ce56c60569745c39632db5bdbed1&scene=27
4.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 【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http://m.yun.jxntv.cn/c/NVJqWWEzYU0yN3liMHp0N1F6dDNyQT09.html
5.[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数据成为新农资助力传统农业生产[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 数据成为新农资 助力传统农业生产 选集 更多 《朝闻天下》 20241130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30 07:00 《朝闻天下》 20241130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7: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8 08:00 《朝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598/0485364fb3aa4ad888c3b69d25c7fd29/index.shtml
6.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整改措施11篇(全文)(三)教师自身的原因 语文组 1、在有些教学内容把握上有待提高,用活用好新教材,用最易懂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又突出重、难点,抓住考点。 2、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不够,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缺乏一定激情,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曾试图加入更多的教学互动环节,但感觉效果不理想,多次课堂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l8e0dpx.html
7.关于农作物的调研报告范文调整和完善耕地保护策略,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确保撂荒地尽快恢复耕种。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切实加大农资监管力度,防止因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种地成本上升而出现撂荒。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要鼓励推广现有经验,探索新的办法,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https://www.gwyoo.com/haowen/269548.html
8.丰农控股CIO王轶枭:万亿级农资市场,神策数据助力大丰收筑就数据驱动核以深入村镇的品牌运营为核心,在线下布局物流中心及最后一公里智慧仓储,大丰收真正实现了“正品农资触手可得”。在平台可销售辐射范围基本实现全国覆盖的同时,核心区域的农户更是可以享受到“12h 当天达”的便利。 顺应大数据的时代趋势,大丰收也面临着数据价值挖掘的瓶颈与诉求,力求打造数据驱动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化农业https://blog.csdn.net/sensorsdata/article/details/103524895
9.农发种业: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基地方面,2023?年度甘肃玉米制种成本继续上涨,高成本迫使很多种子企业寻找新的制种基地, 新疆超越甘肃成为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 一是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快。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指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农业农村部正式发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041800035087.shtml
10.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
11.天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网上路演天禾股份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天禾股份秉承“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深耕华南、走向全国”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农资流通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天禾股份掌握了上游优质产品资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https://rs.p5w.net/html/123619.shtml
12.村情调查报告(通用8篇)是否有计划淘汰柴油车,更新新能源汽车? (十六)您认为目前新能源卡车在物流中使用的阻力是什么? 有91.46%的受访者都表示,加气站或充电站少是阻碍新能源卡车在物流中使用的最大阻力,同时,对新能源车动力等指标没有太多了解,新能源卡车的动力和续航能力有待提升,以及载重少也成为人们不选择新能源卡车的原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h43uj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