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一场“质”与“效”的动能转换

一年之计在于春,年年好景在于“新”。向新突破,以质求变,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咸安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澎湃的新动能。

近日,记者在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以及企业主体看到,新质生产力已经为咸安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力量、新机遇。

效率大提升

手机成为“新农具”

4月10日下午,官埠桥镇泉湖村200亩的高标准农田,在热闹的机械轰鸣中“沸腾”起来,数台翻耕船在水田中飞速驰骋,溅起水花带起泥。

“这田品质真好!”颇显“老气横秋”的评价,出自“90后”新农人刘志之口。俊朗的形象、时尚的穿搭,看上去和春耕现场“格格不入”。

“翻耕船打田能力略弱于打田机,能用翻耕船,说明土壤疏松、透气性强、品质好。”怕记者不信,刘志又拿出手机,点开由咸安农业农村局建设的咸安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查询系统,用“北斗导航”定位泉湖村后,一连串的土壤数据便浮现出来。

“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你看,这就是数据支撑,手机就是我的新农具。”刘志此番到访泉湖村,是应当地种粮大户邀请,开展稻种飞播。

随着翻耕结束,只见他麻利地将稻种灌进无人机挂舱,伴着一阵气浪,飞机直冲半空。刘志设好行距和线路后,随即开启巡航模式,无人机在卫星地图指引下自动播种。

无人机是刘志的另一台新农具。他自家的农田位于横沟桥镇孙田村,面积达400亩。之所以还有余力出来接活,全靠新农具。

在咸安,像刘志这样擅用新农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他所在的“飞行俱乐部”就有20多人,满足本地农业生产之余,还组团“走出去”打市场。

经过两年的运行沉淀和意见反馈,咸安区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查询系统也启动了新一轮数据更新计划,大幅提高土壤监测频次,为“新农具”的施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咸安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就在于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韧性的大幅增强与提升,生产领域的大幅拓展,生产收益的大幅增加。

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咸安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质态更完善

数据成为“新农资”

一走进高桥镇刘英村奕喆农场,带着青草气息的清风扑面而来,池塘、草地、森林次第铺开,“现代感”与“乡土气”交相辉映,实为一个踏青郊游好去处。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这里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巴马香猪养殖基地。

“这里一共有19栋‘猪别墅’,150亩猪场,10000头猪。”农场经理彭建介绍,之所以养猪没有异味,主要在于小猪吃的都是青饲料、粗纤维。

另外,生产污水经过专业设备净化后,能达到三级水质,再流经五片阶梯式荷塘进行生物净化,最终汇于一片鱼池。这里也是游客游玩的核心区域。

让养猪场成为农旅综合体,离不开巨大的投资量。奕喆农场一期的“创新农业循环体观光区”已投入2000万元,二期投资8000万元的“智慧农场示范区”正在建设。这么大的投入,产出又该如何保证?

在APP中,整座农场被“产业数字化”,“搬”进互联网,就好像一个手机游戏,用户不仅可以认养小猪,还能开展社交娱乐,通过视频监控实时看到自家小猪生长情况。

农场香猪的认养价格从1500元至3000元不等,而青饲料也需线上购买,一年费用约1500元。目前已有3000头小猪获认养,其中1800元一头的五月龄香猪最受欢迎,均已售罄。

“现代人对生活品质需求越来越高,也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全程可视化的生产,既满足消费需求,更为我们打开高端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农场老板张喆说。

香猪长至50公斤左右即可宰杀,包装后用冷链送至用户家中。也可以3980元的回收价出售给农场,由农场另行销售,还能略有盈余。记者采访当天,就有来自汕头市的经销商拖走35头猪。

显而易见的是,新质生产力正在赋能咸安传统产业焕发新机。

销路更畅通

直播成为“新农活”

位于市主城区十六潭路的“淘醉咸宁”电商平台总部,两位主播正在张罗着新一天的直播。直播间内,摄像头、柔光灯、绿幕一应俱全,精美包装的腐竹、莲子米、土鸡汤,一一摆上了桌。

“淘醉咸宁”电商平台在咸安当地已是小有名气,拥有相对稳定的用户群。经过多年发展,在市主城区建起4家实体店、1家仓储店、1个农产品收购配送点以及1个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

“我们所做的,其实是‘整合’+‘增值’服务。”企业负责人朱紫颖介绍。

具体来说,就是将农户零散的农副产品,通过位于亿丰农贸市场的收购点集中收购,随后进行精致包装,冠以自有品牌,利用渠道优势再对外销售。既解决了农民“变现”难题,也让产品便于进入线上大市场,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将农产品带到“线上”,除了广开销路,更有助于企业发展。通过对销售情况、消费习惯、资金流动进行大数据分析,就能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去年,该公司仅农产品销售一项,就创造了800万元产值。今年该公司新启动的直播业务,则是计划在传播力上再“加码”。

农活,泛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传统观念中,农活可以细分到耕地﹑播种﹑施肥﹑收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好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会吆喝”早已是必备技能。

随着国内直播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持续增加,咸安各地农业主体争相搭上这波“快车”,掀起了“直播经济”的热潮。

这场热潮之下,劳动者成为主播、直播设备平台成为劳动资料、农产品成为劳动对象,三者优化组合,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最终实现的是销售效率和商品流通速度大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THE END
1.农业大数据未来农田的智慧种植者将是谁总结来说,“农业大 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无论是在土地上的作物管理还是在市场上的商品流通,它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角色。如果我们想让“智慧种植者”真正成为现实,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将科技应用于最基础最原始的地方——耕耘土地上,那里藏着人类文明赖以生存的希望。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43870.html
2.从一粟到万户丰收数字化转型让小麦产量飙升1.1 农业智能化:数据驱动种植管理 在现代农业中,“智慧种植”已成为新趋势。通过集成传感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农民能够实时获取土壤状况、气候条件等关键数据,从而做出更精准的决策。这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成本,而且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使得作物更加健康成长。 https://www.9lb79xu0.cn/liang-you-zuo-wu-zi-xun/568733.html
3.大数据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效益摘要:该文围绕大数据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与效益展开研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管理、气象预测和农产品市场分析中的应用,评价了其对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数据验证。研究发现,大数据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UyODU1OQ==&mid=2649207845&idx=2&sn=8005913fafa87bc5cadce63e908939cf&chksm=8609d206d2bfe41799e43e81cd3535ed26a60b4fddd7c594ce56c60569745c39632db5bdbed1&scene=27
4.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 【赣闻天下】赣州安远:“新农人”让数据成为“新农资”http://m.yun.jxntv.cn/c/NVJqWWEzYU0yN3liMHp0N1F6dDNyQT09.html
5.[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数据成为新农资助力传统农业生产[朝闻天下]丰收季里的新农人 数据成为新农资 助力传统农业生产 选集 更多 《朝闻天下》 20241130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30 07:00 《朝闻天下》 20241130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8: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7:00 《朝闻天下》 20241129 06:00 《朝闻天下》 20241128 08:00 《朝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598/0485364fb3aa4ad888c3b69d25c7fd29/index.shtml
6.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及整改措施11篇(全文)(三)教师自身的原因 语文组 1、在有些教学内容把握上有待提高,用活用好新教材,用最易懂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学到知识,同时又突出重、难点,抓住考点。 2、活跃课堂气氛方面不够,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缺乏一定激情,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曾试图加入更多的教学互动环节,但感觉效果不理想,多次课堂上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l8e0dpx.html
7.关于农作物的调研报告范文调整和完善耕地保护策略,严格控制非农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确保撂荒地尽快恢复耕种。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切实加大农资监管力度,防止因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种地成本上升而出现撂荒。 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要鼓励推广现有经验,探索新的办法,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https://www.gwyoo.com/haowen/269548.html
8.丰农控股CIO王轶枭:万亿级农资市场,神策数据助力大丰收筑就数据驱动核以深入村镇的品牌运营为核心,在线下布局物流中心及最后一公里智慧仓储,大丰收真正实现了“正品农资触手可得”。在平台可销售辐射范围基本实现全国覆盖的同时,核心区域的农户更是可以享受到“12h 当天达”的便利。 顺应大数据的时代趋势,大丰收也面临着数据价值挖掘的瓶颈与诉求,力求打造数据驱动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化农业https://blog.csdn.net/sensorsdata/article/details/103524895
9.农发种业: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基地方面,2023?年度甘肃玉米制种成本继续上涨,高成本迫使很多种子企业寻找新的制种基地, 新疆超越甘肃成为全国最大玉米制种基地。 一是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快。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指出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农业农村部正式发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041800035087.shtml
10.腾讯数字农村购买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图为周傲英在腾讯教育M 巨头们AI的角力战正向农村渗透 “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由于疫情的影响,直播卖货成为了解决农货滞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宁召开,科技兴农展现磅礴力量 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破解科技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8%85%BE%E8%AE%AF%E6%95%B0%E5%AD%97%E5%86%9C%E6%9D%91%E8%B4%AD%E4%B9%B0
11.天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网上路演天禾股份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天禾股份秉承“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深耕华南、走向全国”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农资流通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天禾股份掌握了上游优质产品资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https://rs.p5w.net/html/123619.shtml
12.村情调查报告(通用8篇)是否有计划淘汰柴油车,更新新能源汽车? (十六)您认为目前新能源卡车在物流中使用的阻力是什么? 有91.46%的受访者都表示,加气站或充电站少是阻碍新能源卡车在物流中使用的最大阻力,同时,对新能源车动力等指标没有太多了解,新能源卡车的动力和续航能力有待提升,以及载重少也成为人们不选择新能源卡车的原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h43uj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