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种植产业分析,近年来,中国水稻单产停滞不前,但是种植成本持续上涨,其中,早稻种植持续严重亏损。如果国家政策不能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单产,建议减少播种面积。中美水稻种植业比较来看,中国与美国水稻种植业的差距呈现扩大态势,影响中国大米全球竞争力不断扩大,导致中国有出口大国转变成为全球最大净出口国。当前中国政策到了必须修正的地步。
2022年7-10月间,南方地区出现极端严重的高温干旱,对水稻的生产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稻谷价格出现明显下滑,化肥、柴油、农药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推动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按照当前的价格水平,水稻种植亏损严重,当前农资价格继续上涨,继续发展必然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影响水稻产区农民收入,并对整体经济与社会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1、稻谷生产农资价格走势分析
2023年2-10月,三种化肥价格平均降幅为4.94%,其中尿素下降4.66%、钾肥下降5.45%、三元复合肥下降5.45%,农药批发价格下降47.30%、棚膜价格下降21.04%,柴油价格下降5.26%。化肥、柴油和农药的价格有利于减少水稻生产的物质投入。
2、稻米行情走势回顾和分析
2023年国家早籼稻40元/吨,达到2520元/吨;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保持稳定,中晚籼稻2580元/吨和粳稻2620元/吨,实际运行价格均在这一水平之上,新的年度基本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
市场价格来看,2023年11月全国稻谷价格为2899元/吨,环比下降0.41%,结束连续5个月上涨;同比上涨4.90%,连续13个月同比上涨。其中,粳稻2838元/吨、中晚稻2984元/吨、早籼稻2875元/吨,环比下降2.32%、上涨0.10%和10.2%;粳稻价格回落带来总体价格的环比回落;同比上涨1.57%、7.78%和5.41%。
粳稻价格环比下滑,显示国内粳稻产量增长明显。粳稻种植更多常规种子正常效果好于杂交稻为主的中晚籼稻,这让我理解到高度商业企业垄断的籼稻种子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和意义。
1-11月平均价全部稻谷均价2814元/吨,同比上涨2.43%;其中,粳稻28,16元/吨、中晚稻2849元/吨、早籼稻2776元/吨,同比分别上涨0.49%、4.35%和2.49%。自然年度价格对农民种植预期产生重要影响。
2023/24年度(7-11月),全国稻谷平均价为2,857元/吨,同比上涨3.86%。其中,早籼稻2023/24年(7-11月)作物年度价格为2797元/吨,同比上涨2.47%;中晚籼稻(9月-11月)均价为2910元/吨,同比上涨6.59%,涨幅相对明显;粳稻2023/24(10-11)均价为2871元/吨,同比上涨3.29%。
近期水稻总体价格变动,必然会导致新的作物年度收益。农户价格分析,依据新的作物年市场价格涨幅测算,2023/24年度全国主产区稻谷价格为2895元/吨。其中,早籼稻2758元/吨,中籼稻均价为2856元/吨,晚籼稻3166元/吨,粳稻价格为2909元/吨。
大米批发价格来看,总体价格为4159元/吨,环比上涨0.16%,同比上涨2.57%;其中粳米为4206元/吨,环比下降0.36%,同比上涨1.07%;籼米均价为4134元/吨,环比上涨0.45%,同比上涨2.75%。
1-11月,大米总体均价为4086元/吨,同比上涨1.43%;粳米价格为4218元/吨,同比上涨1.42%;籼米价格为4066,同比上涨0.92%。
国际市场米价普通白米均价为622美元/吨,环比上涨0.65%;同比上涨19.66%;香米均价925美元/吨,同比下降0.10%。
1-11月,全球普通白米均价584美元/吨,同比上涨13.13%;香米均价为971美元/吨,同比上涨12.45%。
分地区比较来看,普通白米月度均价,美国价格最高为741美元/吨,同比上涨8.98%;其次,越南带来611美元/吨,涨幅49.8%,涨幅最大,成为美国产区价格最高的普通白米。中国籼米、粳米折合美元价格分别为567美元/吨和586美元/吨,分别下降4.69%和4.15%。
1-11月普通白米均价,美国均价最高,为733美元/吨,同比上涨11.56%;巴基斯坦均价522美元/吨,同比涨幅39.71%涨幅最大。国内向574美元/吨,同比下降4.65%;粳米价格下降594美元/吨,同比下降3.37%。全社会市场扣除中国和美国外世界其他出口的价格变动来看32.08%;考虑美元升值同期升值11.69%,实际大米价格上涨幅度43.76%。世界主要出口普通大米价格大幅上涨会对出口生产产生明显带动,更重要会对亚非拉以大米为主食国家居民消费支出上涨超过40%以上,这是当前一些国家出现经济与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
3单位面积稻谷种植收益与成本分析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54.3万公顷,同比下降1.26%,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的播种面积,主产区单产为6965公斤/公顷,较上年下降2.88%,为5年以来最低单产,总产为2.06亿吨,同比下降4.65%,为9年来最低水平。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主产稻谷农户平均价2788元/吨,单产为7122公斤/公顷,单位面积总产值为20089公斤/公顷。其中,现金收益为8066元/公顷;单位面积总成本为20429元/公顷;现金成本为12024元/元/吨。单位面积净利润为-340元/公顷;现金利润为-3958元/吨。鉴于当前中国水稻种植负收益,必然导致水稻种植面积继续下行,价格继续上涨。
从成本构成来看,物质服务成本9671元/公顷,人工成本为6857元/公顷,其中,雇佣劳动占18.28%;土地成本3901,土地流转费用占比28.18%;土地成本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占总成本的19.10%历史高位,连续5年土地成本在19%以上,接近上世纪90年的三倍水平。当前中国经济成为严重地租经济,而非技术和科技推动的经济增长,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3年水稻生产情况,根据BOABC的跟踪显示,2023年的水稻种植面积为2912.6万公顷,2008年以来最低播种面积,单产预计为7224公斤/公顷,为历史新高;总产量为2.10亿吨。
依据全国单产变动情况测算,2023年全国主要产区稻谷单产7387公斤/公顷,单位面积产值为21620元/公顷。其中,现金收益为9833元/公顷,较上年下降32.64%。单产、单位面积的产值及现金收益均冲击历史新高。
单位面积总成本20323元/公顷,较上年略有下降;现金成本为11787元/公顷。单位面积净利润为1298元/公顷,为2018年的最高水平,种植成本利润率为6.39%。单位面积现金利润为-1954元/公顷,现金利润连续6年为负值。
上述分析显示,当前农民种植水稻的直接严重亏损,为保障水稻生产南方地区农户需要各种补贴,考虑当前地方财政的严重困难,即便中央财政农业补贴,往往被地方政府截留用于基层公务员的工资发放;为了减轻农业补贴压力,缓解农户种植的压力。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稻谷市场收购价水平,在当前价格基础普遍提高120-200元/吨,推高东北地区及南方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地区总体消费能力,推动今冬明春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和整体经济增长。
面对农户种植水稻出现历史最严重亏损,这是南方地区大量小块耕地出现撂荒的根本原因;一些官员提出处罚弃耕农民建议要么无知,要么无耻。
从长远来看,有效控制长期存在的严重通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根本措施,加速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有效转移当地就业非外出务工劳动者,实现非外出务工劳动者97.5%就地实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提升农业劳动者人均生产规模的提升,从而有效提升农民种植效率和收益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成本构成来看,单位面积总体物质与服务费用9308元/公顷,较上年有所下降。单位面积人工成本6983元/公顷,土地总成本4032元/公顷,较上年继续增长,土地成本占19.84%。
劳动雇佣和土地流转:2023年水稻种植劳动投入中,雇佣劳动占比劳动总成本的18.75%;土地流转租金占比为29.04%。
4就业和社会影响分析
综合居民城镇、乡村收入水平测算,2022年农户通过种植水稻实现城镇人均收入水平需种植9.36公顷,实现农村收入主要在种植3.82公顷。家庭要实现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需要经营的土地面积为23.80公顷,实现农村收入需要经营9.94公顷,再创历史新高。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单产和价格出现下滑导致的农民种植利润大幅下滑,创下农村改革以来南方水稻种植区农民最严重的亏损。
2022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可以承载的农村劳动力772万人,实现城镇收入水平可以承载劳动力316万人,较上年分别减少275万和103万,下降26.23%和24.53%。
年度水稻种业总产值可以达到5935亿元,较上年下降1.41%,产值占到的种植业总产值的7.03%,创下历史新低水平。其中,农民现金收益为2383亿元,较上年下降14.84%。年度亏损为100亿元,较上年下降137.3%。年度商品粮供应总量为1.73亿吨,较上年增长2.17%。
主产区的稻谷收购总量7131万吨,其中早稻收购628万元,中晚稻收购2598万吨、粳稻3905万吨。
2023年全国稻谷总产值6297亿元,占到种植业产值7.24%,现金收益为2864亿元总成本为5919亿元,现金成本3433亿元,年度利润为378亿元。商品粮供应总量17235。
当地当前没有能够谋生的职业,农户只能背井离乡的外出打工,增加的商品粮的供应量,对沿海地区粮食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沿海省区不仅要做好地区产业发展,商品出口、更要做好地区粮食安全保障,包括口粮和饲料量的安全保障。
5稻谷种植产业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6行业投资方面
2022年度稻谷总投入为6035亿元,较上年增长4.95%;其中,主要农业服务投入1606亿元;化肥投入819亿元;种子投入338亿元;农药投入302亿元;农膜投入19.594元。农业服务中心生产作业服务1017亿元。
2022年包括种子、化肥(折纯量)、农膜等主要物质消费量1151万吨。其中种子、化肥和农膜消费量分别为141万吨、997万吨和13.29万吨。化肥消费,复混肥、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折纯量分别为662万吨、287万吨、13万吨、35万吨。
2023年度预计稻谷总投入为5919亿元,较上年下降1.93%;其中,主要农业服务投入1586亿元;化肥投入768亿元;种子投入349亿元;农药投入227亿元;农膜投入17.28元。农业服务中生产作业服务1095亿元。
2023年包括种子、化肥(折纯量)、农膜等主要物质消费量1132万吨。其中种子、化肥和农膜消费量分别为140万吨、979万吨和13.03万吨。化肥消费,复混肥、氮肥、磷肥、钾肥等肥料折纯量分别为668万吨、267万吨、12万吨、32万吨。
7水稻种植生态效益分析:
2022年水稻平均单产测算,谷粒、秸秆、各系折合干物质单位面积产量为23817公斤/公顷,其中秸秆产量6410公斤/公顷;相应氧气总产为25405公斤/公顷,水蒸气释放量为14290公斤/公顷,CO2的固定量为32286公斤/公顷,消耗地下水总量为28581公斤/公顷。
2022年水稻生产秸秆产量18938万吨,相应的汇集CO2总量为9.54亿吨,释放氧气为7.51亿吨,生产水蒸气为4.32亿吨,水稻生产的生态效益明显。2022年,我国碳市场成交均价为55.3元/吨,而同期欧盟平均碳价为81欧元(约合人民币617元)/吨。按照国内价格2022年我国水稻生产固定CO2的价值为527亿元,按照欧洲交易价格为5885亿元。
全球各国,尤其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给予合理的弥补,农业产业的外部经济显性化,农村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将会得到充分有效弥补。另外,秸秆配合精饲料发展反刍动物养殖,可以大幅度改善我国肉类的生产结构,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减少国家肉类进口支出。
8、国内不同季节水稻生产情况对比
2022年水稻种植单位面积生产情况,单产方面除晚籼稻单产略有上涨,涨幅0.21%,为6404公斤/公顷;一季度、早稻及粳稻单产均出现下行。一季度单产受到持续旱灾影响,降幅为7.93%,主产区单位面积产量为7619公斤/公顷,为2014年以来的最低单产水平。粳稻单产水平最高为8245公斤/公顷,为各类稻谷单产最高的品类,较上年下降1.36%,为历史次高水平。同2008年相比,全部稻谷单产增长2.29%,其中晚籼和粳稻增长幅度相对较高,分别为增长3.84%和3.87%;一季稻下降0.70%,早籼稻增长2.04%。
对比当前的单产及较长期限的变化来看,粳稻作为常规达到明显高于杂交水稻为主的一季稻、晚稻和早籼稻,我们一直给予极高评价的杂交水稻,尽管品质收到一定影响,并没有创造最高的单产水平,商业机构过度商业化的杂交水稻品系虽然给国内商业化种子机构到来的丰厚的收益,但是他们的新增社会贡献远远低于常规稻为主。当前的我们水稻产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严重不足正在威胁我们国家的口粮安全。
单位面积产值总体下降0.15%;主要在于中籼稻产值大幅下降所致。中籼稻单位面积产值为20658元/公顷,较上年下降6.98%;晚籼稻价格明显上涨使得晚籼稻收入增长较快,增长5.08%。
单位面积产值较2008年,整体增长48.69%;其中粳稻增长55.11%,增幅最高;早籼稻增长41.36%,增幅最低。
单位面积成本大幅增长。2022年全部稻谷生产成本较上年增长6.26%,其中的一季稻增长幅度最大,较上年增长7.32%,粳稻增速最低为4.78%。较2008年总体成本增长104.77%;杂交水稻为主到一季稻成本增长115.21%,粳稻增长95.22%。生产成本大幅增长显示2022年及2008年以来的我们国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国家经济依然是封建时代地租经济主导收入变化,而非技术效率提升使得社会收入增长。这是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单位面积利润情况,2022年整体的种植利润为负值,主要双季稻种植的利润为负值到来接。其中,双季早稻单位面积亏额1889元/公顷,连续4年出现亏损;双季晚稻亏损435元/公顷,连续两年亏损。一季度稻单位面积利润为536元/公顷,粳稻为395元/公顷。但是为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2008年相比,总体利润下降109.61%、早籼稻下降173.52%,粳稻经费最低为88.11%。
单位面积利润率:2022年单位面积成本利润率来看,总体利润较上年下降6.34%;中籼稻下降15.78个百分点,晚籼稻利润率下降最低,为1.60%。
同2008年相比,全部稻谷种植利润下降37.0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稻降幅最大,为51.80个百分点,粳稻降幅最小,为26.30个百分点。
按照当前的生产情况和价格,2023年双季早稻、双季晚稻、粳稻单位面积净利润分别-1190元/公顷;262元/公顷和394元/公顷;单位面积成本利润率为分别-6.40%、1.27%和1.60%。
产业总体产值来看,2022年总产下降1.41%,其中,一季稻和粳稻产值较大,2164亿元和2209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5.71%和3.08%;双季早稻和晚稻产值798亿元和955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25%和1.78%。同2008年相比,总产值增长50.23%,粳稻增幅最大,为86.37%,早籼稻增幅仅为17.76%。
产业利润来看,2022年行业亏损主要来自于双季早稻90亿元,为历史最大规模的亏损,2018-2022年累计亏损377亿元;双季晚稻亏损21亿元,两年亏损27亿元。
按照目前产量和价格2023年早籼稻、双季晚稻、粳稻均出现亏损,亏损分别为56亿元、13亿元和36亿元。粳稻历史首次出现亏损。
综合上述分析,受到不受控制的通胀,生产成本提升及极端土地租金的上涨,导致早籼稻种植出现持续亏损,带来的极端严重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如果考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类不提及国家大量库存的补贴支出,我们的早稻种植面积增长会有更大的社会资源的浪费。
如果我们央行的政策不能真正控制货币超发,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如果发改委不能有效监管包括国有垄断机构在内各类垄断机构滥用市场垄断权;如果国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和商业种子机构部门和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能协助农民增长提到我们早稻和双季晚稻单产水平。从而大幅提高水稻种植的产出水平和影响收入,本人建议国家应该鼓励更多农户减少早籼稻。
7、中美水稻生产对比
2022年美国水稻播种面积89.9万公顷,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单位面积产出水平:单产为9640公斤/公顷,为主要中国单产的1.35倍,较上年下降3.37%;为3年来的最低水平;较2008年增长19.45%。受到通胀影响,美国稻谷价格冲击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27.54%,仅次于2008年水平,为历史次高水平。
单位面积收益来看,受到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美国稻谷单位面积收益为26072元/公顷,较上年增长23.24%,较2008年增长17.92%,远低于国内市场的48.69%的增长幅度。
总成本来看,美国稻谷种植成本为20406元/公斤,同国内基本持平;较上年增长25.06%,涨幅远高于国内的6.26%的增幅,显示2022年的水稻种植期间美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同2008年相比,美国总成本增长42.56%,国内增长51.20%;但是同期美国稻谷单产提高的19.45%,而国内单产仅仅提高2.29%。从而导致单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明显变得,这是近年来中国由大米出口转换成为全球最大进口国的关键因素。中国各地农科院、农大尸位素餐,侵吞社会财富,但是不去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当周的中国技术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的倒退,是近年来的国家政策出现了问题。
成本构成中,中国市场人工成本占比达到33.56%,美国市场仅为10.93%;其次,国内土地成本占到总成本的19.10%;而美国土地成本仅占11.92%。中国土地和劳动为水稻种植成本的主导地位,占总成本的52.66%;美国仅占22.85%。同2002年相比,美国的土地和劳动成本占比减少8.16个百分点,国内提高的2.36个百分点,实现劳动和土地节约显示美国技术的进步,中国土地和劳动占比增长中国技术在绝对的落后。
美国生产固定资产最近占到总成本的15.83%,国内水稻生产的固定资产折旧仅占0.64%。美国水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