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经销商真的会被淘汰吗?如何才能破局求生?推荐阅读资讯

从农资电商与大零售兴起开始,关于农资经销商何去何从的争论就从未停息。赞成彻底淘汰经销商环节的极端派有之,无限夸大经销商价值的赞成派有之,想要从经销商变革中获利的竞争者、厂家、业务员也不少。

但是,农资经销商真的会被淘汰吗?

不可能被淘汰的经销商环节

前些年,农资行业姗姗来迟,跟上了快消行业的发展步伐,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农资电商和连锁大零售的冲击下,不少传统经销商的业绩都受到了影响。但同时,也有能够随市场和需求变化的群体,蜕变成为头部。

什么情况下,一种事物会被彻底取代?当这类事物的核心功能已经毫无用处,或是被完全替代的时候,譬如有了替代品的高毒农药。但农资经销商的核心功能价值依然存在,并且不可替代。

首先,经销商最主要的功能是向分散的用户提供产品。

在我国,80%的农户是中小农户,数量超过2亿户,且十分分散。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任何一家农资厂商,敢打包票能靠自己把生产的产品覆盖到每一个县、镇、村。想要把产品往终端延伸,依靠的就是如同毛细血管一样细密的经销商。省代辐射市代,市代影响县代,县代管理镇代……这种最传统但也最有效的代理方式,才能保证厂家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其次,经销商拥有众多厂商无法企及的资源。

譬如资金资源。厂商生产出来的货物,需要卖给经销商,才能实现资金回笼、扩大生产。尤其是在行业发展趋于缓慢的时候,经销商就相当于“蓄水池”的功能,承担了极大的资金风险,而这也是厂家直营无法替代经销商的一大原因。

再如人脉资源。在乡村社会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人情世故来为产品和品牌赋能,熟人推荐、乡亲背书的可信度在基层销售中远远胜于虚无缥缈的专家学者。因此,在当地拥有强大人脉的经销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长久经营积攒下来的信誉也能让新品牌更快地打开市场。

最后,厂商产品的一大部分附加价值,必须通过渠道来实现,除了已经提到的信任度背书外,农资销售不可缺少的服务、示范、售后、产品组合,都需要经销商,或者是厂家业务协同经销商提供。

经销商向何处进化才不会被淘汰

农资行业进入新时代后,转型阵痛不可避免,群体内进行分化也是理所当然。不能满足各方需求的经销商生存环境被不断压缩直至淘汰,能跟上时代的则能再次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领头羊。

那么,那些不被淘汰的经销商是凭何优势存活至今?其他尚未转型的同行要向哪方面努力才能成为“幸存者”?

其实纵观农资行业那些活得还很好的经销商,归根到底无非是两条道路:

要么在既有道路上深耕,做中间商中的佼佼者。

其实传统经销商的本质,就是中间商,现在这个道路依然走得通,只不过出现了效率更高、价格更低、覆盖面更广的新对手,如电商和大零售,赚走了这一部分利润。而想要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经销商,就要随时代要求而改变。

广西汇福达总经理朱继学认为,大批发商未来发展的战略核心一定是好的产品,尤其是产品结构优化,要不断根据市场、客户和用户的需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因此,要赚卖货的钱,首先就要学会升级产品组合,将各类产品进行功能化定位。譬如有些产品的功能是拓展渠道,有些是利用品牌影响力塑造企业形象,有些是跑量,有些是做利润,有些是与厂家维系关系,还有些是进行新品类的试水……一个健康的中间商,需要把控各种定位产品的组合,实现整体化,来保障最终的整体利润。

此外,随着农户购买方式的改变,经销商的销售渠道也可以随之调整。传统经销商的下游是低一级的经销商或零售商,再往下就是一户户具体的使用者,而现在已经有许多经销商开始下沉到这一层面,譬如在东北、云南、山东等地出现的仓储式农资零售店,绕过传统零售商,直接与成千上万个种植户建立销售关系,也是不错的销售方向。

要么创新模式,整合资源,进化为平台商或服务商。

传统经销商是在从产品上赚钱,而现在大部分农资经销商转型的目标,是跳出这一模式,寻找在农资(或是种植业)上下游中的其他赢利点。

譬如做自有品牌。随着信息壁垒消失和种植户用肥用药技术的进步,无意义的品牌溢价越来越不被接受,就给了一部分农资商做自有品牌甚至发展自建工厂的机会,这是在赚生产部分的钱;再譬如现在很多经销商都十分重视作物聚焦,在单一作物结构市场专注一两种作物,从种业到种植再到建立品牌打通销售,这是已经有许多优秀者证明过可行的道路;或是做技术服务,通过基地诊断、需求沟通来做定制化技术服务,卖独一无二的技术方案。

此外,围绕中游做联盟,围绕下游做指导,都是适合中部以上经销商的转型方向。具体操作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不断探索。

同时,无论选择了哪条道路,内部企业化改革、提高效率、平衡业绩也是不能忽略的。因为很多时候不是经销商不赚钱,而是运营或是管理出了问题,导致内部消化过大,吞吃了利润,乃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过去的数年间,农资行业的格局变化之大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之最。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转变,使得销量提升受阻,农资经销商曾经的经营逻辑也不再适用。其实最基本的破局之法,就在于变化—厂家在变,产品在变,种植者在变,销售模式也在变,而作为链接上下游的经销商,也必须跟上变革的步伐。只有在新的环境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进化模式,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而不被淘汰。

THE END
1.想开个农资店从哪里进货农资店进货渠道有哪些→买购网选择合适的农资进货渠道对农资店运营至关重要。买购网小编建议,可从厂家、批发市场、经销商、农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多渠道采购,参加展会和会议以获取最新产品信息。同时,可依赖地方政府、农业部门推荐及同行口碑推荐,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供货稳定性及售后服务,确保农资店运营顺利,供货充足。 https://www.maigoo.com/zhaoshang/531351.html
2.农资店货源秘籍:想开个农资店,这些进货渠道你必须知道农资展会和交流会是农资行业的重要盛会,汇聚了众多农资生产商、供应商和经销商。通过参加展会和交流会,你可以了解最新的农资产品和市场动态,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在展会现场,你可以与供应商面对面交流,了解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从而选择出最适合自己店铺的货源。 https://blog.csdn.net/JiYan_red/article/details/138647540
3.农资新形势重构厂商新关系我为什么选择你? 新形势也孕育着新机遇,种植大户购买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需要农资经销商不断与种植大户深入沟通,提升自身农技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种植大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才能赢得长期发展。除经销商自身硬件条件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厂家与经销商携手共同完成。因此,寻求长久、靠谱的合作伙伴成为摆在厂家和经销商面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15354
4.李科成:管好这四支队伍,你就是强势农资经销商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农资经销商面临的经营困境也越来越多,如产品同质化竞争,厂家回款压力大,零售商赊销严重,渠道关系脆弱,销售团队管理难、跳槽或单干现象普遍等。笔者认为,传统农资经销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强势经销商,至少需要管理好四支队伍,这四支队伍包括自己的销售队伍、厂家的业务https://www.douban.com/note/843329985/
5.市场营销计划方案(9篇)目前xx市市场销售较好的是“a”“b”,其它各品牌的销售远在其后,究其原因其它品牌均为二级代理商经营,而“a”“b”两大品牌一开始进入xx市市场,厂家就重金投入以此树立终端样板市场,加上经销商多年对市场的精耕细作,已经和商家建立起较深厚的客情关系,因此,该经销商对xx市终端市场绝对拥有把控权。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115083814_2248090.html
6.农资经销商如何搞定种植大户?而农资经销商可以借助多方优势,协助种植大户及时从生产厂家、技术部门、新闻媒体等多个方面获得行业信息,帮助种植大户降低行业风险,自然也就能够与种植大户有着愉快的合作。 专业种植大户代表着农村未来的土地经营模式,有眼光的农资经销商一定要迅速转型,不断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和努力,采用不同于一般https://www.cnr.cn/zgxc/gundong/20150506/t20150506_518472500.shtml
7.区域开发范文12篇(全文)分销渠道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区域市场内农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的现状,找出适合公司的经销商及零售商网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经销商的主销农资品种及销量、经济实力、人员配置、企业及负责人信誉、经销区域、零售网点、农化服务能力等情况。经销商的选择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一定要选择经济实力和人员配置相对较强的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e0plcyi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