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就。认真回顾这段历史并加以总结,对于我们正确掌握这一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自觉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成为党的十七大必须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根本走向。
党的十七大对此作出了鲜明、有力的回答。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胡锦涛同志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这些回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清楚地表明我们党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决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十七大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作了精辟的总结,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而没有什么别的旗帜能够引领中国的发展进步,能够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这是我们的“主心骨”,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它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上取得新的提高。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放在首要环节,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活动始终,领导带头,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规定书目,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切实运用到活动中去。中央还召开全国党校校长会议,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关部门下发了《2008—2012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干部培训工作。这些制度和措施的施行,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健。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各方面挑战,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党中央坚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契机,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十七大以来,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相继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机构改革业已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航空、电信等行业实行重组,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全面实施,酝酿多年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出,等等。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保持对外经济平稳增长。体制机制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也为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的过程,成为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最后一句话,是邓小平同志对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谆谆嘱托和殷切希望。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抒写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篇章,但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要继续努力,埋头苦干,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