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组织和制度创新,有望改善以往分散的农业生产模式,利于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的农资流通体系。组织和制度创新一是在于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土地流转加速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的集约化程度,改善以往农业种植过于分散的局面,即最终的农资消费者向农资流通链条上行一个环节,可以降低农资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多种经营模式及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是为了构建一张高效、简洁、扁平化的农资产品流通网络,减少中间环节,使流通企业与农民共同受益。
土地流转加速使农资终端消费上浮,跨越农资流通渠道下沉之痛。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为主,实行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相比中国的农资产业价值链,流通环节更短和扁平化,流通成本得以大幅降低。我国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模式仍然以“家庭作坊制”为主;
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差异大,决定了我国农资消费鲜明的特点。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约1.4亩,且自行决定种植品种结构,个体购买力普遍较弱且较为分散。另外,我国农村分布广,农户居住分散,导致农资消费的分布面广、服务对象(个体)数量庞大。
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将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所拥有的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的行为,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即以往分散式的农资终端消费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采购,一是终端消费在农资流通链条中上行一个环节,跨越横亘在农资流通甚至是生产企业与农户之间不计其数的基层零售店所构成的鸿沟,省却中间环节,拥有更强的定价权,进一步降低农资采购成本。二是减轻农资流通企业搭建基层流通网络、血拼渠道下沉的巨额投入之痛。
美国农资经营与流通模式(左图);中国农资生产企业到最终农户要经过五级流通环节(右图)
创新农资流通经营模式,构建扁平化的农资流通网络。辉隆股份是国内较早开展农资连锁经营业务,并且取得初步成功的少数农资流通企业之一。目前,国内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流通企业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大多由于成本太高或者无法对终端网络实施有效控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2022-2028年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三章,包含农资流通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农资流通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