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来,BAA万商大会团队在走访和整合着种植产业链上的各种资源。地推小组深入广西农业市场一线,走访(柑橘、香蕉、火龙果等)各作物协会、果园集中制基地、作物服务商、农资厂商、终端零售商、收购商、职业种植者以及当地知名媒体等,去了解变化着的广西经作种植市场和农资市场。
BAA万商大会努力去寻找路径,整合一切可以团结的优质资源和平台,打通产业链条,重构生态圈,实现产销互连,为职业种植者赋能。
未来的一个月里,BAA万商大会地推小组将会一直在广西乃至东盟一线做市场调研,为万商大会的成功召开,我们将一直在路上!
下面是一部分市场走访的调研感悟(还有一些走访这里还没来及写上,后续会出来),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所收获,仅供参考。
一、走访香蕉、柑橘、火龙果等作物协会
走访地点:广西南宁
拜访对象:中国-东盟香蕉产业联盟、广西香蕉种植产业协会
广西香蕉产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成员广泛覆盖香蕉种植、果商、农资企业或经销商以及种苗、运输、包装等企业,涵盖了香蕉产业链各环节。
据黄秘书长介绍,香蕉产业相比柑橘产业,整个产业链更成熟,经营理念先进(大农场理念),香蕉种植者经济实力上较强;同时,香蕉产业存在生产落后,品牌落后(不容易形成品牌)等问题。
2015-2017年,中国香蕉产业经历了三年最为艰难的时期,以广西为代表的主产区,面积已经比高峰时萎缩了近100万亩。枯萎病的侵袭,已经让国内香蕉种植变得异常严峻。种无可扩,走出国门,成为必然,其中又以东南亚国家,承接最多;老挝香蕉保持稳定,缅甸香蕉稳中有增,如今后两者保有种植面积分别为30万亩、40万亩,且均为中国人种植后返销国内,两者相加总量已经远超广西总产量。目前,缅甸香蕉已经成为境外最大华人种蕉区。
拜访对象:广西柑橘协会
BAA万商大会地推小组走访了广西柑橘协会,与会长许立明、秘书长李忠华进行了深度交流沟通。广西柑橘行业协会与《农资与市场》传媒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联合承办BAA万商大会,同时,《农资与市场》传媒作为副理事单位加入广西柑橘行业协会,助力扩大柑橘行业协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职业种植柑橘户赋能。
许立明会长介绍,近年来,广西柑橘产业发展迅猛,柑橘占广西全区全年水果总产量的40%,是广西第一种产值突破100亿元的水果。据行业人士预计,目前广西柑橘种植面积已超过700万亩,体量庞大,从业者众多。位居全国第二;产量达578.21万吨,位列全国第一。但一片繁荣的市场景象的背后是,柑橘市场饱和、生产技术偏低、产业转型升级阵痛等问题反映了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隐患。行业进入洗牌期。沃柑地头价也从2015年10多元一斤的高位,跌破5元,下滑至当前的2.3-3元一斤,种植预期大不如前,令许多种柑人开始担忧沃柑的种植前景,恐慌也随之而来。然而可怕的是当前还不是广西柑橘产能的最高峰,真正的高峰期将在未来三年内出现。柑橘种植的疯狂,让许多人看到了当年广西香蕉产业的影子。
笔者认为,正是大量资本和外行的进入才促进了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成熟,正是前些年的大量投资,才使得香蕉产业成为我国目前各个作物中产业化水平最高的种植作物,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管理水平都比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种植水平高。
据许会长介绍,目前我国广西很多地区的感觉种植管理和调控的水平也已经领先全国甚至全世界其他国家。柑橘产业也将和香蕉产业一样,最终淘汰出局的肯定是哪些只是跟风、对整个种植产业并不熟悉的那群人,留下来的肯定是这个行业中待的最久,最专业的人。
拜访对象:广西火龙果产业协会
目前广西火龙果产业协会会员单位目前有近100家,全部是职业种植公司组成,会员单位总共种植火龙果5万亩左右,最低种植面积100亩,普遍种植面积在400~500亩左右。该协会的火龙果产业化标准化种植技术在国内外属于领先地位。
这些会员单位刚开始是以合作社模式,后来发展成为火龙果产业联盟,在到目前成立火龙果产业协会,是一个渐进式的发展,协会成立大会将于近期6月26日召开。协会对会员单位主要功能是有两个,一个是联合采购农资产品,另一个是对接销售渠道平台。目前火龙果地头价是6元/斤,盈亏平衡价是2~2.5元。盲目扩种带来的市场价格风险是目前产业发展的最大隐患。
二、走访广西田园、中农立华、泰达丰、捷佳润(智慧农业)等厂商
拜访对象: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走访广西田园生化,广西田园董事长李卫国介绍,目前公司核心业务定位于“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产品和服务”,通过为植保服务商、综合农事服务商及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撑,服务于种植业者保产增收,作为广西当地最知名的农化企业是本届BAA万商大会的联合冠名单位。
在拜访田园时,当我们聊到,《农资与市场》传媒在深度聚焦作物大王,为职业种植者赋能时,广西田园李总对我们这个理念非常认可。众所周知,田园一直在大田农药制剂领域,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药肥、农服也在行业内广受好评。
田园近今几年也开始在经作区域下功夫。李总提到,田园会逐步建立柑橘科技小院、甘蔗科技小院、百香果科技小院。聘请每个作物的首席专家,为每个作物研究出一套实用的优质高产集成技术方案。并希望在万商大会期间,重点和全国各地的优秀作物服务商、优秀的作物收购商,进行深度交流。
目前田园公司核心业务农药及药肥板块全资拥有及控股7家农药定点企业,有近300个登记产品,覆盖了国内主要粮食及经济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公司主流业务模式除通过传统的“批发商——零售商”渠道销售给自防农户用农药、药肥产品外,目前正在大力拓展“产品加服务”的业务模式——通过提供植保无人机等低容量和超低容量施药设备、高工效施肥机械及配套的农药、药肥产品,大规模扶持批发商、零售商及农村其他创业者转型为植保服务商;同时公司还在进一步开发育插秧、农产品烘干、收获等农事作业高工效设备和技术,支持植保服务商升级为综合农事服务商;“作中国植保服务商及综合农事服务商的助产师和保姆”是公司农药及药肥业务板块的新定位。公司还拓展“田园通”等农药电商业务,构建直供零售环节的高效交易渠道,提供利润空间更大的产品,增强合作零售商服务种植业者的竞争力。
拜访对象:中农立华(广西)生物科技股份
据技术专家吕运介绍,中农立华提供的治疗柑橘溃疡病方案在种植户中非常认可,曾经网络上有一篇爆文:《扶绥400亩沃柑基地,无一片溃疡病叶,尽显中农方案奇效》在农资人的朋友圈中传播,很多行业人士都见证了沃柑溃疡防治奇迹。中农立华营销团队始终坚持全员基层推广,注重试验示范,现场观摩,依托专业的农化技术服务,为用户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015年之前,很多沃柑种植户由于没有种植和管理经验,果树病虫害不断发生,致使果园99%以上的沃柑都患上了程度不一的溃疡病,后来,中农立华广西生物科技公司技术团队多次深入园区调查病虫害情况,针对溃疡病发生较重现象,采用中农“一灌两喷”和纽康生物防控技术的解决方案,病虫害得到控制,特别是溃疡病防治效果达99%以上,观摩中大家几乎看不到病斑出现,高度认可中农立华方案及其奇特的防治效果。
拜访对象:南宁泰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BAA万商大会地推小组走访了广西泰达丰,泰达丰将参展BAA万商大会,并积极参与针对职业种植户的农资团购节,公司将拿出多款热销的产品举行空前的优惠政策和优惠活动。据公司董事长邢文恒介绍,他本人是河南漯河人,早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宁当老师,南宁泰达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一九九四年,目前是国家核准定点的农药生产企业,目前主要从事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近两年来公司在逐步走产品聚焦化和专业化,公司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增长,这是在广西农药企业中是很突出的。
拜访对象:广西捷佳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捷佳润成立于2008年,公司是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发、集成、服务为一体,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与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智慧农业灌溉解决方案。客户遍布全国乃至东盟100多个县市,在全国有100多个用户,服务以经济附加值高的大型经济作物基地为主,目前已服务建设了超过50万亩的项目。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实现万亩农场一键管理,开启智慧农业。以广西1000亩柑橘投入成本为例,捷佳润智能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能节省80%人力成本,节省肥料用量30%,节省用水量50%。
三、走访鸣鸣果园、婴儿果园、柑橘种植户
走访地点:广西武鸣
拜访对象:鸣鸣果园
一颗匠心,一生情怀!
鸣鸣果园,广西柑橘全产业链服务商,注重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以“用数据定义好水果”为理念,先后自主开发农事信息管理、采销信息管理等系统,采集各种种植、加工、营销数据,借助数据分析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个水果达到最好品质,同时通过市场数据分析选择最优渠道和方式送达消费者手中!鸣鸣果园坚定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优质沃柑生产基地。
走访地点:广西武鸣拜访对象:婴儿果园
广西婴儿果园携手BAA万商大会共同为职业种植者赋能!600亩婴儿果园:让婴儿可以放心吃的品质红江橙!
广西婴儿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广西优质沃柑种植基地,红江橙的品牌历史是集生态果园生产基地、水果冷藏储存、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公司,主营:红江橙、沃柑、砂糖桔的种植、销售。拥有“婴儿果园”及“婴果园”两大水果注册品牌。不是所有的红橙都叫红江橙,公司在广西南宁武鸣区建设600亩的生产种植基地,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建设300亩的生产种植基地,后期计划联合周边种植户将生产种植规模逐步扩大到3000亩。
目前面临3大痛点,1.农资产品良莠不齐,甄选困难;2.用工难,人力短缺,人工成本大;3.产销对接。
走访地点:广西桂林平乐县白竹岩村
拜访对象:柑橘种植户
沃柑种植小户的挣扎:翟新寿今年58岁、翟忠恩今年60岁,花甲之年本应坐享天伦之乐,但他俩却是沃柑种植的新学生。究其原因,翟忠恩跟我道明了真相:孩子孙子都在外地,两个老人家在家做什么都不如种沃柑赚钱。翟新寿以前是开货车的,翟忠恩是修理工,俩人在2018年清明节前后种上了沃柑,同一批沃柑结局却大不同,翟新寿的沃柑被果农劝说挖掉重新种,翟忠恩的沃柑却长势旺盛。
嫩绿新叶刚刚长出,他的心情也轻松多了。同样的品种,为什么翟忠恩的沃柑一点没有溃疡病呢,据介绍,翟忠恩的10亩地是水田地,翟新寿的23亩地是沙土地,他们都认为是因为地的不同导致的,这一点还有待专家解读。
四、走访汇福达农资公司、百色农资市场、桂北商贸城、农资零售商等
走访地点:广西崇左市
拜访对象:两家零售商、广西汇福达农资有限公司
两家零售商是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的,一家做农药,一家做传统大肥,据他们说,现在零售店的痛点是竞争压力大,农资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厉害,且因为土地流转原因,大的种植户变多,他们服务的群体主要是50亩以下的种植户,因为大的种植户要向上游渠道拿资源,而且赊销问题也存在,种植户对用肥的忠诚度不够,每两年就要换一个牌子。
种植户的痛点一是是作物价格,影响了农资产品的投入积极性,二是对技术不成熟,柑橘种植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和农资产品投入,人工平时120每天,农忙时要150元每天,农资品投入一亩地需要5000元左右,崇左甘蔗种植多一点,甘蔗139品种上年价格也不是很理想,390元一吨,但是雷达合作社的社员说他们的收购价可以达520元一吨,因为他们加入了合作社,甘蔗是直供糖厂,不愁销路。
拜访了正在这边开会的广西汇福达总经理朱继学,汇福达代理农药企业有浙江中山化工,浙江新农,浙江禾田,河北冠龙,辽宁微科,代理肥料企业有南京轩凯,意大利普罗蒂欧。针对作物主要是甘蔗和柑橘,现在在全程植保方案,关键节点套餐、还和种植户签订合同,进行柑橘收购,已经打通了从种到收的产业链,自己的柑橘品牌是福达橘。
朱总表示说现在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但是有人趴下就有人起来,能起来的经销商具备的特质是:一是在厂家做过业务员,很清楚市场的需求,知道怎么去做,第二,年轻化,敢去闯,敢去试,敢于接受,会被淘汰的经销商的特点是,一是不学习的经销商,二是易形成自我满足的经销商,第三是夫妻店,因为夫妻店没有引进管理的人才和管理的模式,发展会受限制。
走访地点:百色农资市场
拜访对象:农资店
走访地点:桂北商贸城拜访对象:邦农达农资
邓全融07年开始在桂北商贸城经营农资,18年的销量1000万左右,今年受雨水与果价的影响,销量预计有所影响,19年预计在600万左右。
邓全融是农业技术推广出身,14年之前销售模式是渠道,后由于柑橘面积的极速增加,市场上柑橘种植户给了邓全融转型的方向,从14年开始销售精力从渠道转移到了基地。用自己的技术亲自服务到农户的田间地头,自诩为“赤脚医生”。
提到为何转变以及转型的感受?邓全融颇有感触
为什么要转?之前以渠道为主的经营,主要靠的是客情。拉一车货出去,一起吃饭侃大山,回来空荡荡的车,但是几乎没有现款的。自觉这种模式没有安全感,不是长久之计。
转型五年,积累的终端农户加起来2000亩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千亩当中有将近65%的农户,用的是自己的全程解决方案。这点既证明了自身技术的过硬,也证明了农户对邦农达的忠诚度颇高。
做生意都想要寻求更大的发展,对于发展,邓全融有自己的见解。做一件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但做好和做大是两个概念。我有忠实的农户,农户帮我介绍用户,但我服务精力有限,在没有培养好可完全复制的技术上,我只能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好高骛远,但也绝不是止步不前。
提到选择农资产品的标准,邓全融表示,之前市场多热衷于国外的厂家与产品,但是从事十几年农资经营,邓全融表示现在针对于柑橘上的病害,国内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可以解决这些病害问题的,而且相对来说性价比更高。有时候邓全融还会将自己在田间遇到的问题提炼总结,给一些厂家提些做产品的方向,德州祥龙是前年开始合作的,邓全融说因为对负责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很了解,自己方案里面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完善,所以接了产品。接产品一看是正规厂家,二看成分含量,三看是否适合自身的柑橘解决方案。
五、走访当地知名媒体时空网、中国网东盟频道
拜访对象:时空网和中国网-东盟频道
受邀走访广西门户网站时空网和中国网-东盟,中国网东盟频道主编周易和时空网主编谢珍进行了接待,两家门户网站将作为联合支持媒体单位,助力支持BAA万商大会共同为职业种植者赋能!大力传播广西和东盟区域的农业产业链资源。
1.干货:真实的广西一线农资市场!(BAA调研系列一)
2.调研:从桂北商贸城看当地种植与农资市场的现状!(BAA调研系列二)
3.超15000人,聚焦数千名种植者的农资盛会,究竟能给行业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