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宁夏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

(二)茬口类型

早春茬、秋冬茬、冬春一大茬三种茬口类型。早春茬栽培:1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上市,7月中旬拉秧,如市场销售价格高,此茬口可作越夏栽培;秋冬茬栽培:7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上旬开始上市,12月下旬或第二年元月上旬拉秧;冬春一大茬栽培:8月底9月上旬定植,11月上中旬开始上市,第二年7月上旬拉秧,生育期长达11个月以上,采收期近9个月。

(三)主栽品种

早春茬适宜栽培齐达利(红)、大红3号(红)、卓玛A6(红)、1816(粉)、罗拉(粉)等品种;秋冬茬适宜栽培粉宴1号(粉)、博瑞1号(粉)等品种;冬春一大茬适宜栽培美粉869(粉)、1816(粉)等品种。

(四)技术管理

1、种苗准备。

订购商品穴盘苗,早春茬苗龄35~40天;秋冬茬苗龄25~30天;越冬一大茬苗龄25~30天。商品苗两片子叶完整,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3片~4片真叶,株高12~15cm。

2、整地、施基肥。

深翻30~40cm旋整土地,整地前亩施入有机肥3000kg~5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复合肥(25-15-15)40kg~50kg,过磷酸钙20kg,旋耕整地2次~3次,散墒后起垄。

3、起垄、覆膜。

①常规栽培,沿温室南北向起垄,垄面宽80cm,垄沟宽70cm,垄高30cm。②大行距高密栽培,沿温室南北向起垄,垄面宽80cm,垄沟宽160cm,垄高30cm。东西向大行距高密栽培,沿温室东西向起垄,垄面宽80cm,垄沟宽160cm,垄高30cm。垄起好后按间距40cm在垄面中间,铺设2条滴灌带,覆盖地膜压严两边,以利保温保墒。

4、定植

选择晴天上午定植,①常规栽培,按照株距40~45cm定植;

②大行距高密栽培,按照株距22~25cm定植。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5、光照管理

选用PO棚膜,冬季保持棚膜清洁,增强透光率,同时在后墙中部张挂反光膜;夏季棚膜上喷遮阳涂料或上遮阳网,过滤强光。

6、温湿度管理

7、水肥管理

定植缓苗后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墒情,一般每10~15天上午浇水一次,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kg。第一穗果伸至直径4~5cm大小且第三穗花已醮完,第四穗花已开时进行水肥齐攻,催果壮秧,每15~20天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8kg+全营养水溶肥8kg+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氮:磷:钾=15:15:15)6kg。第二、三穗果迅速膨大时,追肥2~3次,每亩每次施尿素10kg+全营养水溶肥8kg+硫酸钾三元复合肥(氮:磷:钾=15:15:15)6kg。番茄开花期10~15天用叶绿精与开花精交换800~1000倍进行叶面喷施。当气温回升后要加大灌水量,一般7~10天左右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视土壤墒情而定,追肥一般10~15天追施一次。

8、植株调整

在植株上方距垄面2.5米处,按起垄方向拉2道10号铁丝,常规栽培吊蔓铁丝间距45cm,大行距高密栽培铁丝间距80cm,按照株距安装吊蔓绳,把茎干缠绕在吊绳上,。花期用30-50ppm番茄丰产剂2号喷花保果,每穗留5-7个果。

9、病虫害防治

10、采收

二、日光温室茄子栽培技术

冬春一大茬、早春茬两种茬口类型。冬春一大茬栽培:9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11月底12月初开始采收,翌年5月下旬拉秧;早春茬栽培: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采收,连续采收至7月末。

大苠茄、二苠茄、黑宝、保莱2号等。

1、种苗准备

订购商品穴盘苗,早春茬苗龄90~95天;冬春一大茬苗龄60~65天。商品苗两片子叶完整,叶片大小适中,叶脉明显,叶色浓绿,5片~7片真叶,株高15~20cm,根系发达,根色洁白侧根较多,无损伤,无病虫害。

2、整地、施基肥

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kg,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10~15kg,结合整地将有机肥和化肥均匀的撒于地表,然后进行翻耙,使肥料与土壤混拌均匀。

3、起垄装滴灌

施肥整地后起垄,一般为大垄双行种植,即大垄宽1米、高15~20cm,垄与垄之间的沟距为60cm,垄上定植双行。在垄上铺设滴灌管,然后覆盖地膜,两边用土压实。

要在晴天无风条件下按株距50~55*75cm栽苗,苗坨低于垄面1cm,然后覆土浇水。定植后随即浇透水或随定植随灌水,每亩保苗1800-2000株。

5、温度管理

定植1~2天内中午要放苫遮阳,缓苗期白天30℃,夜间18~20℃。缓苗后白天温室温度25~28℃,超过30℃放风,夜晚13~

15℃,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开花结果期白天室温26~30℃,夜晚15~18℃,土壤温度要保持15℃以上,不能低于13℃。3月份后天气转暖,加大放风量,室温超过30℃放风,当外界气温超过15℃时,要昼夜放风,进入炎热季节时,可将棚膜推倒肩部,使棚膜起避雨和减弱光照的作用,11月下旬盖棉被。

6、光照管理

采用滴灌浇水,到门茄瞪眼(3~4cm大)时开始水肥齐攻,随滴灌追施尿素12~15kg或硫铵20kg灌水4~5方左右,滴灌2~3小时,以后每3~4天滴一次水。11月份后减少浇水,每7~

8天滴水一次,每亩每次滴水3~4方。翌年2月份后,随着气

8、病虫害防治

9、植株调整

采用双干整枝法,在门茄形成后,将门茄下生长最旺的侧枝留下,其余侧枝都在长2cm左右摘除,整个整枝可一次完成;待植株长至80cm以上及时吊秧,防止倒伏;门茄以上不整枝,放任生长。或在对茄形成后,剪去向内的两个侧枝,使四门斗时结两个果,八面风时仍剪去向内的侧枝,也结两个果,多余的侧枝全部去掉,以利于通风透光。加上一个门茄和两个对茄使植株共结7个果,然后摘心。

三、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

春提前茬、早春茬、秋冬茬三种茬口类型。春提前栽培:11月中下旬~1月中旬定植,翌年2月中下旬始收,采收至7月中旬,植株长势好的话,可延续采收至9月份;早春茬栽培:1月下旬~2月初定植,3月中旬前后始收;秋冬茬栽培: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开始定植,11月~次年2月采收供应市场需求。

(三)主要品种

选用坐果能力强、有光泽、产量高、耐贮运、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以亨椒1号、洋大帅、航椒5号、长剑、宁椒1号为主。

订购商品穴盘苗,春提前苗龄50~70天;早春茬苗龄60~70天;秋冬茬苗龄45~60天。商品苗两片子叶完整,叶片大小适中,叶脉明显,叶色浓绿,5片~6片真叶,株高15~20cm,茎粗0.5cm以上,根系发达,根色洁白侧根较多,无损伤,无病虫害。

前茬作物拉秧后平整土地,用地菌灵(或敌克松)3~4kg掺过筛细土均匀地撒施在室内,深翻30~40cm。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000~6000kg,施入尿素16~20kg,重钙30~35kg,硫酸钾12~16kg或直接施入茄果类专用配方肥92~115kg。有机肥和化肥2/3均匀撒施,深翻(旋耕)后将地整平;另外结合起垄将剩余1/3肥料集中施于垄基部,用耙子将肥料与土壤混匀。起垄,垄宽1米、高30cm,垄与垄之间的沟距60cm,垄上定植双行。安装滴灌,后铺上1.5米幅宽地膜。

3、定植

定植前浇足穴水,定植行距50cm,株距45cm,双行定植,栽苗深度以苗坨覆土1cm左右为准,不宜过深,定植后浇水。

4、温度管理

缓苗期白天28℃~32℃,夜间20℃~25℃,缓苗后白天降到25℃~30℃,夜间15℃~20℃。门椒坐果后采取先低后高的三段变温法管理,即门椒采收后前三天,白天温度20℃左右,晚上12℃以上;然后逐渐升温,白天保持25℃左右,晚上15℃左右;在对椒采收前三天,白天温度保持30℃~32℃,晚上18℃~20℃,以后每采收一次果后均采用先低后高的三段变温法进行温度调控管理。

6、肥水管理

定植后间隔7~10天浇一次水,视土壤干湿,滴灌20分钟

左右。门椒坐住后,开始肥水齐攻,亩追施尿素7~8kg和硫酸钾1.5~2.5kg或亩追施茄果类专用配方肥13~15kg,以后每收一次辣椒浇水一次,并每浇2次水施肥1次,浇水时不超过垄高的2/3。

7、病虫害防治

晴暖天上午整枝,病果、病叶要及时深埋处理。生长前期适当抹除门椒下侧枝,分枝力强、叶片大、叶幕密的品种,门椒下的侧枝应及早全部抹掉;分枝力中等、叶片小、叶幕中等的品种,适当抹除部分门椒下的侧枝,避免强光照发生日灼。生长中后期去除植株“内膛枝”,保留植株外侧强枝,以利通风透光;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和残叶,保留植株中上部有效枝;去除细弱主枝,保留健壮枝,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9、采收

门椒、对椒应适当早收以免坠秧影响植株生长。此后原则上是在果实充分长大,果实坚实颜色加深,而有光泽时采收品质最好。在采收初期市场季节差价较大为争取效益可以灵活掌握。

四、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宁夏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

(二)主要品种

德尔88、德尔100、津优607、博美626

(三)种植茬口

早春茬1月下旬定植,2月下旬~3月上市,7月下旬拉秧;秋冬茬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上中旬上市,次年1月上中旬拉秧。

在专业化育苗中心订购商品种苗。壮苗的标准为茎杆粗壮、子叶完整,叶色浓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早春茬苗龄20~25天,叶片数2~3片;秋冬茬苗龄15~20天,叶片数2~3片。

2、定植前的准备

1kg薰烟消毒。

采用双行定植,垄上行距40cm,株距25~30cm,每亩栽植3100~3300株。

4、温湿度管

5、水肥管理

定植水浇足后,视土壤墒情,间隔5~7天滴一次水,每次40~60分钟。根瓜坐住后2~3天浇1次水,每次40~60分钟。根瓜长到15cm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全营养液水溶肥5kg,肥料随滴灌施入,此后2天~3天滴1次水,每次40~60分钟,隔水追肥,每亩施全营养液水溶肥8kg~10kg。

冬春季节要经常清扫棚膜,日光温室后墙可张挂反光幕,在保证黄瓜生长的栽培温度下,早揭苫晚盖苫,阴天也不例外。

7、植株调整

当黄瓜植株长到25cm~30cm时进行吊蔓,吊绳一端绑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细木棍上插入距植株根部10cm左右土中,将蔓呈“S”形绕在绳上,并及时去除卷须、侧枝,当黄瓜植株长至温室拉丝顶部时,需及时落蔓。落蔓时将下部叶片全部摘除,一手扶苗,一手将吊绳解开,当黄瓜茎蔓轻轻缠绕至植株株高1m左右时,将吊绳重新插入距植株根部10cm左右土中,落蔓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

适时采摘根瓜,特别是秧苗有老化趋势。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

五、日光温室早春茬西瓜栽培技术

小玲、华铃、京欣2号、红研一号

(三)技术管理:

在专业化育苗中心订购商品种苗。壮苗的标准为茎杆粗壮、子叶完整,叶色浓绿,无病虫害,根系发达。早春茬苗龄25~30天,叶片数2~3片。

2、清洁田园、棚内消毒

定植前15天清洁田园,之后进行棚内消毒,每亩用2kg硫磺粉、0.5kg敌敌畏乳油进行熏蒸消毒;土壤消毒每亩用地菌灵1.5kg,敌百虫0.5kg随施肥深翻入地下。

3、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000~3500kg、硫酸钾复合肥80kg或富邦复合肥80kg、磷酸二铵25~30kg,均匀撒施,深翻至30cm。按垄距140cm起垄覆膜,采用膜下滴灌,垄面宽80cm,沟宽60cm,垄高30cm。

选择晴天上午定植,每垄栽两行,垄上行距40cm,株距40~45cm,亩定植2100~2300株,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打开定植穴,在穴内浇足水,待穴内水渗干后,定植,深度低于畦面1cm,覆土与畦面相平,定植后浇透水。

缓苗期间白天28~32℃,夜间16~18℃,尽可能不放风。缓苗至坐瓜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4~16℃。坐瓜后白天28~32℃,夜间15~18℃,授粉后20天,夜间温度可降至12~15℃。

6、水肥管理

缓苗至坐瓜前一般不需灌水、追肥。待80

每隔7天施肥一次,共施三次。7、整枝技术

采取双蔓整枝,主蔓长至50厘米左右时,用线吊起,并在茎基部选留一根健壮侧枝爬于垄上。

8、授粉、选瓜、留瓜与吊瓜

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开后授粉留瓜,雌花开放当日待花粉散开后早10:00左右人工授粉,温度控制在18~22℃,不得超过28℃。授粉时去掉雄花花瓣,用雄蕊的侧面轻轻涂抹雌花的三个柱头,保证均匀一致。秧蔓长至第12节至16节时留瓜,长至0.5kg左右时,用网袋将西瓜吊起,及时去除双瓜和畸形瓜。

9、选留二茬瓜及其管理

第一茬瓜采收前,西瓜秧蔓保护好的可选留二茬瓜,当第一茬瓜长足瓜个进入转瓤期时,在瓜上部选留一周正雌花人工授粉,留作二茬瓜。头茬瓜采收前和采收后分别喷一次开花精800倍液,追施尿素10~15kg和硫酸钾复合肥15~20kg,秧蔓早衰的,可清洁温室复种下茬作物。

10、病虫害防治

六、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

超玉1号、珍玉系列、凯旋

秋冬茬8月下旬至9月上旬定植,10月中旬上市;越冬茬10月上旬定植,12月初上市;冬春茬12月上中旬定植,2月初上市;早春茬2月下旬定植,4月上旬至6月初上市

在专业化育苗中心订购商品种苗。壮苗的标准为茎杆粗壮、子叶完整,叶色浓绿,叶片数2~3片。无病虫害,根系发达。夏秋季苗龄20-30天,叶片数2~3片;冬季25-35天,叶片数2~3片。

2、整地施肥

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3500kg、磷酸二铵50㎏,硫酸钾40㎏,均匀撒施,深翻至30厘米。按垄距140cm起垄覆膜,采用膜下滴灌,垄面宽80cm,沟宽60cm,垄高25~30cm。

3、温室消毒

采用双行定植,垄上行距45~50cm,株距40~50cm,亩定植定植1900~2300株。

5、温湿度管理

7、光照管理

冬季要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碎草、尘土,晚揭早盖蒲苫,可张挂反光幕或补光灯,加强光照,促进雌花分化。

及时摘除根瓜,疏掉座不住或化掉的瓜,摘除底部老叶、病叶。采用爬地或吊蔓两种栽培方式均可。

9、人工授粉或激素处理

适时采收。西葫芦以食用嫩瓜为主,达到商品瓜要求时进行采收,长势旺的植株适当多留瓜、留大瓜,徒长的植株适当晚采瓜。

七、日光温室芹菜栽培技术

高优他52-70(优他)、美国加州王(文图拉)、皇后、冬芹等。

(三)茬口安排

秋冬茬选择春茬果菜类蔬菜栽培结束后,9-10月育苗,11-12月定植,春节前后上市。春茬11-12月育苗,翌年1-2月定植,4-5月上市。

1、育苗

采用保护地育苗,播种前7-8天浸种催芽,每亩播种量1.5-2kg,播后覆0.5-1厘米厚细土。当幼苗生长2-3片真叶时移栽至128孔穴盘,也可直接采用穴盘育苗,移栽前适当炼苗。壮苗标准:茎秆粗壮、叶色浓绿、次生根多而白、无病虫害。

2、扣膜消毒

3、整地、施基肥

前茬蔬菜收获后,清除残株废物。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25kg,旋耕2-3次,掺匀肥土,整平田面。

定植前1-2天,浇透水,按10-20厘米行距开沟,沟深7-8厘米,按8厘米株距定植。定植时以“浅不露根,深不淤芯”为宜,定植后浇1次透水。

5、肥水管理

定植至收获需80-90天,田间肥水管理分3个阶段。

缓苗期:定植至缓苗15-20天,定植后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当心叶开始生长,结合缓苗水追施少量氮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生长。

蹲苗期: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促发新根,防止徒长。当植株团棵、立心、地下长出大量根系时,蹲苗结束。

心叶肥大期:10-15天浇水一次。全生育期追肥3-4次,每次追施硫酸铵10-15kg/亩,前期和后期追施钾肥4kg/亩。

6、温度管理

秋茬、秋冬茬栽培,定植后应适时通风,白天气温控制在20-25℃,夜间10-15℃。气温下降后,室温不超过25℃不放风,夜间温度降至10℃以下应加盖保温被。

为分期供应市场,可采用擗叶采收法,株高50厘米以上,每株有5-6片叶时陆续采收,擗收1-3片,每20-30天擗收一次,采收3-4次。也可一次性采收,收货时连根铲起,削去根后扎捆包装上市。

八、日光温室韭菜栽培技术

顶丰一号、顶丰九号、平丰六号、平丰八号等。

(三)技术管理

1、播种

温室育苗,2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0.5kg。旱育苗,撒播,播种前整平苗床,将韭菜干籽掺入适量碎石子均匀撒开,覆盖河沙1-1.5厘米,浇足底墒水,待水分下渗后用施田补进行苗前封闭除草,每亩用量100-150毫升,加水75-100kg喷雾,覆地膜,架设小拱棚。出苗后及时除草2-3遍,追肥2-3次。

2、定植

苗龄100天左右,幼苗4-5片叶,苗高20厘米可移栽。定植前苗床灌一水,土壤干后挖出秧苗,抖去根部泥土,剪去部分须根,留长3-4厘米,将上部叶片剪去,捆成小把,每把50株左右。在沟内挖穴栽植,栽植深度以“假茎”埋入土内为宜。采用等行距栽培,行距20-25厘米,穴距5厘米,每穴2-3株,每亩定植5.3-6.7万穴。3、肥水管理定植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灌水,土壤干后每亩施磷酸二铵20-30kg,旋耕耙耱整平。韭菜苗高10-15厘米时,每亩随水追施磷酸二铵15kg或尿素15kg。

白天控制在20-28℃,夜间控制在10-15℃。每次收割后,棚温可稍高,达30℃,收割前降低温度。

5、病虫害防治

灰霉病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采用密闭温室,速克灵烟剂每亩350-400克熏烟4-6小时。疫病防治可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10天后再灌一次。韭蛆防治可用叶面喷施75%辛硫磷1000倍液杀死成虫。

6、采收

不影响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浅割,以鳞茎上3-4厘米黄色叶鞘处为宜,10月上中旬割去当年老韭菜,收割3-4茬,养根壮秧。

九、拱棚番茄栽培技术

丰收128、粉宴一号、黄金606

1、扣膜消毒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500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复合肥40~50kg,过磷酸钙20kg,旋耕2~3次,使肥土充分掺匀,将田面整平。

3、起垄覆膜

按垄距150cm起垄,垄面宽80cm,垄沟宽70cm,垄高30cm,垄上铺设2条滴灌带,上覆地膜;不铺设滴灌的,垄中间留宽20~25cm的小沟。

4月上中旬定植。定植时大棚内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12℃以上,最低气温8℃。采用双行定植,垄上行距45cm,株距40~45cm。每亩栽植2000~2200株。选择晴天下午进行,用打孔器开穴,及时将苗栽入,苗坨低于垄面1cm,然后用土把定植孔封严。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

4~6月应经常清除膜上灰尘,增加光照。进入7月上旬光照增强,膜面喷遮阳涂料或上遮阳网,过滤强光。9月下旬清除涂料及遮阳网。

第一穗果坐住前控水控肥,避免植株徒长。定植水浇足后,视土壤墒情,间隔5~7天灌一次水,每次滴灌40~60分钟。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全营养液水溶肥5kg,肥料随滴灌施入,此后2~3天滴1次水,每次60~90分钟,随水追肥,每亩施全营养液水溶肥4~5kg。

8、植株调控

十、拱棚辣椒栽培技术

亨椒1号,川崎秀美,娇龙,1亨椒新冠龙、朗悦206。

1、育苗

1月中下旬在日光温室内育苗,苗龄50-60天。

2、整地施基肥

膜,行距1.4m,采用膜下滴灌。垄面宽80cm,垄沟距60cm,垄高25cm。

4月上中旬辣椒幼苗4-5片真叶,在垄面栽植辣椒,株距37cm,行距70cm,亩定植2750株。定植前将地膜的两边压实,用打孔器挖穴,给水(每穴500mL左右),将苗坨放入穴内,覆土约1cm,并轻压苗坨四周的土使之不能有空隙,后每穴再给300mL左右的水;选择晴天上午定植,阴天不宜进行。

定植初期以保温为主,放小风,白天棚温达28-30℃。夜间保持在15℃以上,促进发根缓苗。缓苗后长出新叶时,白天要适当放风,使白天温度保持在28℃左右、夜间15℃,可防止徒长。

在灌足灌透定植水的基础上缓苗期一般不浇水,定植后30天左右灌一次水,灌水后地皮见干,立即中耕保墒。缓苗后适当蹲苗,促使根系向深处发展。待门椒座住后3-4cm时灌催果水开花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干过湿引发病害。采收期要求小水勤浇,做到见干见湿,一般10-15天灌一次水。辣椒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前期不需追肥。门椒膨大期结合催果水第一次追肥,追施磷酸二铵20kg/亩、尿素5kg/亩。第二次追肥在大部分对椒采收期间进行,追施磷酸二铵20kg/亩、尿素5kg/亩、硫酸钾20kg/亩。以后7-10天浇一次水,随水追肥,一般20天左右

追一次肥,全生育期追肥5-6次。

6、整枝

十一、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金城一号,小玲,京欣1号

1、吊蔓栽培

(1)施基肥、做畦:于头年秋季在准备建棚种西瓜的地块,每亩施腐熟、优质的农家肥5000kg,深翻整地、埋好建棚所需的预埋体,并于11月初进行冬灌。3月下旬-4月初(提前15-20天)扣棚膜,捂地,提高地温。3月底4月初亩施硫酸钾复合肥

(N:P:K=15:15:15)50kg、二铵30kg、生物有机复混肥100kg

撒施后耕翻入土下。秋季未施肥的,扣棚后清洁田块,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方或每亩施入生物有机复合肥150kg,嘉吉复混肥(或硫酸钾复合肥)150kg,深翻30厘米。肥料2/3撒施,1/3施于畦底。

(2)做畦:按棚的走向按行距140厘米做畦(起垄),畦面

宽70厘米,沟宽70厘米,畦高30厘米,畦中间开宽25-30厘米,深25厘米左右的灌水沟,畦面覆幅宽120-140厘米的地膜。用约140厘米左右的竹片、木条、铁丝等,作成“U”型支架,倒扣在畦面上(高约50厘米),2米一个,上覆幅宽160厘米地膜,作成小拱棚。之后封闭大棚,使棚温、地温迅速回升,等待定植。

(3)定植:于4月10日-20日之间选睛天定植,日历苗

龄25-30天,生理苗令为2叶一心。一畦栽两行,株距为40厘米左右,每亩栽苗2400株。定植方法:打孔→浇水→栽苗→覆土→浇水→查苗→灌根(1喷雾器1支移栽灵+1代适乐时

+1代粘着剂)。定植后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定植后小拱棚于每日15:00-16:00间大棚温度开始下降时扣小拱棚,第二天早晨9:00左右揭开,使幼苗见光。4-5天后灌缓苗水,之后用土封好定植孔周围的地膜口(苗坨上不再覆土)。

(4)温度管理:定植后保持高温高湿促进缓苗,尽可能避免放风,提高棚温,白天温度28-32℃,夜间16-20℃。缓苗后开始通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5-28℃,夜间16-18℃。开花授粉期白天20-25℃,夜间15-18℃。当外界温度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大通风。果实发育期保持温度白天28-32℃,夜间

15-18℃。

(5)水肥管理:主蔓吊起后,选晴天灌水一次,水量不宜过大。当80

(6)整枝:采用尼龙绳吊线栽培的,一主一侧双蔓整枝。待主蔓长至30厘米左右时,将主蔓吊起,选留底部1条健壮侧蔓做辅养枝爬行垄间,其他侧蔓和卷须均打掉。

(7)授粉留瓜:主蔓第二、三朵雌花开后授粉留瓜,一般在第12-16节。雌花开放当日待花粉散开后早10:00左右人工授粉,授粉时温度18-22℃,授粉时去掉雄花花瓣,用雄蕊的侧面轻轻涂抹雌花的三个柱头,保证均匀一致。授粉当日温度不得超过28℃,并作授粉标记。如田间长势不整齐,在5月中旬坐果期可对长势过旺的瓜秧进行扪尖,促进坐果。具体方法是轻捏瓜秧的近生长点处,听见响声即可。

(8)病虫害防治:生长全期可用1500倍阿米西达防治(苗期、开花前期、膨瓜期),减少病害的发生。枯萎病,用移栽灵1500倍液或适乐时1500倍液进行防治。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施

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防治(授粉期尽可能不用),也可用福星5000倍液或世高1500倍液防治。蚜虫、白粉虱、斑潜蝇,棚内挂黄板诱杀(每20平方米挂一块黄板,规格40×25厘米),

(9)采收:根据西瓜生育期和授粉标记判断成熟度,于6月中旬后及时采收上市。

(10)选留二茬瓜:西瓜秧蔓保护好的可继续留二茬瓜,在头茬瓜生长期施足肥料的基础上,自第一茬瓜膨大期间开始,每隔7-10天喷叶绿精800倍液(可将药剂防虫与叶面追肥结合起来进行)。采收前一周和采收后分别喷一次开花精800倍液,促进开花结果。秧蔓早衰的,可清洁大棚复种下茬作物。

2.爬蔓栽培技术要点

(1)做畦:畦宽1.6米,高30厘米,畦沟宽40厘米,畦中间开宽25-30厘米,深25厘米的灌水沟,畦面覆1.8至2米的地膜。

(2)栽培密度:一畦栽两行,株距为60厘米,亩栽苗1000-1100株。

(3)整枝:3蔓整枝法。

(4)授粉留瓜:选取健壮蔓上的第二个雌花授粉。

(5)田间管理:缓苗后浇小水,切忌大水漫灌,伸蔓期适当增大水量,每亩随水追施嘉吉复混肥10-15kg,叶面每7-10天喷叶绿精一次(800-1000倍液),开花坐果期一般不浇水,当幼果鸡蛋大小时,开始浇水,同时每亩施入嘉吉复混肥15-20kg,采用开沟穴施或结合浇水冲施,以后每6-8天浇1水。

十二、拱棚韭菜栽培技术

独根红、791优系、平韭4号、嘉兴雪韭、汉中冬韭等。

(三)技术要点1、整地施肥

深翻15厘米以上,亩施优质的农家肥8-10方,磷酸二铵35kg,碳酸氢铵50kg,硫酸钾15kg,硫酸锌1kg。

2、做畦

东西向做畦,畦面宽2米,畦宽0.8-1米,畦高0.2-0.3米,畦长45-48米,畦面整平。

3、播种

3月底到4月底均可播种。亩用种2-3kg,南北行向开沟,行距30厘米,沟深1.5厘米左右,均匀撒播,细沙覆土,耱平压实保墒,地膜平盖畦面。

4、药剂封闭除草

播种后保持地面潮湿松软,7-10天浇一次水,如畦面覆盖地膜,出苗前可不浇水,出苗后撤地膜。三叶期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kg,除净杂草,5叶后匀苗补栽,结合浇水追肥1-2次,每亩追尿素15kg。冬灌前重施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25kg,尿素25kg,撒于地表,灌冬水,10天后再灌一次。

7、采收

适于晴天清晨收割,一扣膜后45-50天收第一刀,收割时刀口距地面2-4厘米,刀具要锋利,避免伤根。第二次采收间隔60天左右,凋萎前50-60天停止采收。

8、采收后管理

每次采收后,用钉耙抓一遍,2-3天后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出土时浇水,追肥,每亩施腐熟粪肥400kg,同时加施尿素10kg,复合肥10kg。从第一年开始,每年需培土一次,覆盖细沙2厘米。

THE END
1.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政策文件在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浅水灌溉,抛栽前5天排干水层,保持土壤湿润。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抛秧前4~5天,每亩秧田施用尿素4.0~4.5公斤撒施,作送嫁肥。 4 大田耕整 前作收获后立即灌水泡田,翻耕整地,翻耕深度15~20厘米。 https://www.dongkou.gov.cn/dkxnyj/zcwj/201701/08dee662a68945ee99be7ecd15fa5ab9.shtml
2.蔬菜怎么追肥蔬菜施肥方法与技术→MAIGOO知识摘要:蔬菜播种后,为了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要,往往需要较多的追肥,追肥量一般约占作物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1/3甚至更多。那蔬菜怎么追肥呢?蔬菜的常用施肥方式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了蔬菜追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做好追肥工作,提高种植蔬菜的经济效益。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4873.html
3.白菜出苗多久可以施肥?怎么施肥?农技学堂白菜出苗后的肥料施入量和底肥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底肥充足的话,出苗后可以少施肥,专业的种植户介绍,底肥应该施入充足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kg,还可以配合施入磷酸钙肥60斤,硫酸钾40斤,还可以搭配大量的草木灰。 2、苗期追肥 在白菜出苗后一个月内,就需要对苗弱的进行施肥,一般每亩可以施入2000~4000斤人畜尿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04395.html
4.芋头怎样施肥长得快?养花知识1.苗期追肥:芋头出苗后,为了促进其快速生长,可以追施一次提苗肥。这次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可以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 2.生长中期追肥:在芋头生长的中期,为了促进其块茎的膨大和叶片的生长,需要追施一次平衡型的复合肥。建议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0-40公斤。 https://www.boying360.com/html/2058.html
5.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有机蔬菜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论文后期管理:勤追肥,施加腐熟的有机肥,还要提供适宜的环境。 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选择避风、向阳地块搭建好大棚后,深翻土壤,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搭配速效化肥,然后种植一些反季节蔬菜良种。 出苗后要做好棚内的湿度、温度管理,根据其生长情况合理追肥、防治病虫害。https://www.huidongwang.cn/38103.html
6.蔬菜施肥.ppt蔬菜施肥 蔬菜施肥技术 刘树堂教授 山东省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指标 ? ? 农作物叶面喷肥的常用浓度 磷酸二氢钾。常用浓度0.3%:用300g磷酸二氢钾加水100kg,充分溶解后喷雾。 尿素。常用浓度1%-2%。使用时千万注意,尿素中缩二尿的含量如超过1.5%就对作物有毒害作用。所以不能进行叶面追肥。 草木灰。常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228/15509415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