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网上闯出致富路
“欢迎各位来到我的直播间,接下来为你们介绍的是烧椒酱和老鸭汤调味料……”一盏打光灯,一台普通的智能手机和一个支架,垒成小山的瓶装烧椒酱,组成了牛心村“新农人”税娇的直播间。伴随着满屏弹幕和不时互动的观众话语,订单随之“飞来”,一场直播下来收获200余元,税娇显得很喜悦,“订单不多,但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销售路子。”
政府组织培训
村民纷纷“触网”
自射洪市瞿河镇政府组织直播培训和实战模拟以来,村民们纷纷“触网”,学习运用抖音等各大直播平台销售农产品。
“30天卖了20多单,收入1000多元。”税娇告诉记者,对于刚起步的新人来说,这个成绩尚能接受。同为瞿河“新农人”的谢娟已成为电商平台销售手工背篓的“大户”,每月销售额已达17000元。
直播助农
手机变为新农具
射洪市瞿河镇党委书记谌婷是最先提出让村民们直播带货并付诸行动的人。在她看来,“新媒体+新农人”是全链条产业增长模式的起点。
“把手机变成我们的新农具,创造新价值,成为乡村的宣介员和直播手,实现流量变现,变成‘新农人’。”今年8月,瞿河镇组织全覆盖下沉式“保姆式”的深入培训,前后开展14次孵化课堂,让村民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能。目前,170名学员中已有53名“熟手”。
潮玩节当天,仅仅10小时内,高粱凉粉便销售了8000多碗,总计3000多斤,与常见凉粉不同的糯乎乎的柔和口感迅速打响名气,形成了良好的长尾效应。抖音平台上持续的话题视频长达20多天在射洪范围内形成良好口碑,双江村、中皇村等精品村纷纷开设凉粉销售点,与凉粉搭配的烧椒酱也扩大了知名度,一个多月内产品销售新增了30余万元,取得可喜成绩。
目前,牛心村与四川五斗米有限公司合作的技术研发已进入尾声,正在申请高粱凉粉的专利商标,计划推出成品和半成品面向全国商超。
镇村企通力合作
打造全链条产业致富模式
如何保持现有的优势进一步拓宽市场?对此,瞿河镇的“新农人”、当地企业和镇政府分别从自己的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扩大产业链条,让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出遂宁是瞿河镇不懈努力的目标。谌婷表示,目前,瞿河镇已经确定部分账号进行梯度式的培育和孵化,“希望通过‘直播+镇村企合作’的创新模式,打造全覆盖‘新农人’的逻辑,形成全民参与的效应,让每个人在产业全链条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能成为流量经济的一员。”
(编审:夏爽全媒体记者刘一苇)
大英县卓筒井镇蓄金村:打造“和美乡村”让户户“蓄金”
组图︱全力冲刺!普瑞森电子开足马力忙生产
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安居区兴旺街道路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1月底完工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