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甘肃客户端记者在全省各地田间地头采访时反馈,广袤的陇原大地农业产业发展悄然有了新变化:手机变成了新农具,数据变成了新农资,直播变成了新农活。曾几何时,甘肃品质优秀的农产品深藏闺中,拿得出手却“走不出去”。如今,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产业的甘肃省持续聚焦“土特产”,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益,培养懂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电商直播、网络经济、文化旅游的“新农人”,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新时代农业产业的新变化说到底是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散布在陇原大地家家户户的直播带货将汇聚成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农产品出村进城变得简单高效,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变得完善可靠,进而推动由“卖原料”向“卖产品”,“卖资源”向“卖品牌”转变,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
不同于传统种植模式,在陈寨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汗水农业”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智慧农业”。
在陈寨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座1万平方米高标准玻璃智能日光温室坐落在产业园的中间。不同于周边连片的各种大棚,这座温室单个棚体面积更大、高度更高,与之对应的,功能也更为齐全。
截至目前,陈寨村累计建成“甘州模式”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672座、连体钢架大棚23万平方米、覆棉被钢架大棚46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玻璃智能温室、5000吨蔬菜切片加工生产线,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已形成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切片加工、订单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
直播变成新农活陇原“山货”越来越抢手
徽县地处秦岭山脉南麓,嘉陵江上游,这里景色宜人、物产丰饶。蜂蜜、木耳、野山菇等众多农特产品品质优良,却被绵延的群山阻隔,销售难情况长期存在。
转机发生在2014年,徽县成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直播、短视频带货”为中心,逐渐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数据变成新农资甘肃县域富民产业蓄势待发
中药材是陇西龙头产业,想要产业高质量发展,盘活农业大数据资源,完成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紧密连通至关重要。
眼前陇西中药材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都与数字化技术互联互促: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追溯平台、国家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智慧农业云平台、陇西中药材大数据平台……通过数字赋能,全面提高中药材发展效率,从而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