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虫害图谱大全

一家从事集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种子企业

【概要描述】

本文汇聚了顶腐病、考虑除草剂危害、蓟马危害、玉米螟虫、除草剂药害、细菌性茎基腐病、弯孢菌叶斑病、除草剂残留、纹枯病、纹枯病、玉米瘤黑粉病初期、锈病、播种过深、茎基腐病、根腐病、根腐病、大斑病、缺锌、小斑病、茎基腐病、顶腐病、锈病、粗缩病、纹枯病等的症状图谱与简介,期待能够对农业生产起到帮助。

玉米顶腐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从玉米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以成株期发病多。可引起苗期死苗,或对植株生长造成影响,导致雄穗不能正常抽出和散粉,对产量造成一定损失。

玉米除草剂药害对于药害较轻的地块,可用0.01%芸苔素内酯溶液剂1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10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喷施后可加速植物体内氨基酸合成,同时还补充氮磷钾,从而减轻药害影响

细菌性茎腐病一般在玉米生长中期发生,近年来,发病期常提早至拔节期。病菌主要侵染部位为植株茎秆和叶鞘,也能侵染苞叶和雌穗。病原菌主要通过叶鞘或茎节处气孔、水孔及伤口侵染玉米植枺。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均温3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70%即可发病;均温34℃,相对湿度80%扩展迅速。地势低洼或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施用氮肥过多,伤口多发病重。

轮作,高畦栽培,排水良好及氮、磷、钾肥比例适当地块植株健壮,发病率低。

玉米弯孢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黑霉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叶上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或淡黄色透明之后扩大呈圆形至卵形,直径1~2mm,中央乳白色,边缘淡红褐色或暗褐色,并具有明显褪绿晕圈,对光观察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有时多个斑点沿叶脉纵向汇合,形成大斑,但受叶脉限制。病斑形状和大小因玉米品种抗性分为3类:

后期发病的时候,会造成果穗,花丝和苞叶,穗轴上出现深褐色的病斑后,病斑会快速的扩散,果穗和花丝等开始腐烂,后期玉米果实上的玉米粒就会变得比较少,病害轻的导致果穗秃顶,严重的全部腐烂,病害影响玉米的产量是非常的高。

玉米瘤黑粉病是常见的玉米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部均可感病,尤其是抽雄期表现较为明显。在玉米果穗、雄穗、茎、叶和叶鞘等部位都有发生,形成膨大病瘤,引起死苗和空秆,茎秆和雌穗感病后产生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瘤状物。瘤状物初为浅绿色或白色,肉质多汁,后逐渐变为灰色,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扩散后继续传播病害。

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多数玉米田在收获后不及时腾茬,或者腾茬不彻底,直接导致大量秸秆滞留在田里;从而使病原菌不断积累,成为了感染源;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密度过大、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植株会加重锈病发生发展。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常常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的问题。该病发病率一般达10%-25%,严重时达48.6%,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至蜡熟期为症盛期。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多数病株初生根及次生根坏死,水浸状或红褐色腐烂;茎基部发黄变褐,内部空松,手可捏动;果穗下垂。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

青枯型为整株叶片突然失水干枯,呈青灰色,特别是雨后猛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

黄枯型为病株叶片从下部开始逐渐变黄枯死。多发生在抗病品种上。

玉米根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幼苗长到3-5叶时,前期玉米幼苗的根须部出现水渍状,然后导致根髯开始出现黄化,最后导致玉米根部腐烂倒伏,以手轻提幼苗,根部和茎部会出现分离。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纹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10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叶片枯死。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左右。

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的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边缘淡黄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和增多,后期多个病斑联合在一起,造成叶片干枯。

玉米严重缺锌,会出现花白苗,称为花叶条纹病。主要症是玉米三至五叶期,白色幼苗开始显现,新生细菌呈淡黄色至白色,特别是叶基部2/3处更为明显,严重时幼苗老龄叶出现细小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域或坏死斑块,叶肉坏死,叶面半透明,仅白绸或塑料膜,风吹易断;老叶后期病部及叶鞘常出现紫褐色,节间缩短,根系变黑,抽雄穗延迟,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玉米棒。

玉米粗缩病俗称“小矮子玉米”,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玉米感染粗缩病后,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似万年青,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手感粗糙发硬。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一旦发病没有有效药剂可以防治。该病高峰期为3—5叶期,在玉米秆壁如有一层粘粘的小虫即是前期发病症状。最顶部小叶簇生,根系及高度均不及正常植株的50%。用药防治传毒介体灰飞虱能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播前用内吸性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

玉米种子是一种单子叶植物,适宜于播种深一些,最适宜的播种深度为4-6厘米,。播种的时候,可以依据土壤特性来播种,沙质土壤应该适宜播种比较深一些,有利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泥质土壤,可以适当地播种浅一些,有利于种子的早一些发芽出苗,快速生长,能够不至于倒伏。若是一般性土壤,适宜深度在5厘米左右,出苗快,出苗齐,种子发芽率高,能够提高抗倒伏能力。

THE END
1.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农药种植技术生产技术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核心提示:一、主要病害 1、玉米茎腐病 症状: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2~3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https://www.foodmate.net/tech/zhongzhi/5/112866.html
2.科普宣传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科普宣传】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前正是玉米秋管的关键时期,下面介绍玉米几种常见病虫害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1.粘虫。粘虫是玉米上的重大害虫之一,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和短时间内暴发成灾的毁灭性害虫。粘虫体色多变,头黄褐色至淡红褐色,头部正面有近八字形黑褐色纵纹。防治http://www.pingyi.gov.cn/info/1699/164226.htm
3.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题库.ppt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题库.ppt,玉米地老虎 地老虎老龄幼虫 地老虎成虫 (1)地老虎:又称地蚕、土蚕、切根虫 危害特点:地老虎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019/60093613.shtm
4.玉米主要营养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关于玉米主要营养的标准 DB22/T 2814-2017食用玉米营养品质评价 DB22/T 2530-2016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技术操作规程 行业标准-农业,关于玉米主要营养的标准 NY/T 4341-2023叶酸生物营养强化玉米 浙江省标准,关于玉米主要营养的标准 DB33/T 943.4-2014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玉米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sp/393186.html
5.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精选十篇)现将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主要病害 1.玉米病毒病 (一)症状。玉米矮花叶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能感病,从出苗至七叶期为易感染期。苗期自心叶基部出现褪绿条点状花叶,逐渐扩展到全叶,叶肉组织失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症状。重病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cvpvs2.html
6.玉米种植后会有哪些病虫害?玉米种植后会有哪些病虫害? ( 1)玉米大斑病、小斑病。( 2)玉米粗缩病。( 3)青枯病。( 4)玉米丝黑穗病。( 5)亚洲玉米螟。( 6)黏虫。( 7)玉米蚜。 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粗缩病、纹枯病、叶斑病、锈病、地下害虫、蚜虫、玉米螟等。https://www.my478.com/question/20241201/211318812.html
7.玉米苗期主要有哪些病虫害?28张图片,一看就明白!蓟马叶甲地老虎玉米苗期主要有哪些病虫害?28张图片,一看就明白! 有的玉米已经播种了,有些地方正在准备播种,玉米在苗期可能会遇到不少麻烦,有病害有虫害,还有一些自然灾害等,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栽植时间具体种类会有不同,下面罗列出我国最常见的病害和虫害。 01 播种深度不当:https://www.163.com/dy/article/GACSOG4S0514DRUM.html
8.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1年8月10日批准建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高技[2011]1982号)。该实验室法人单位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吉林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建。主要开展玉米主要病虫害的成灾机制与绿色综合防控研究。潘洪玉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拥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初http://zky.jlu.edu.cn/info/1008/1753.htm
9.玉米穗期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主要有叶斑病褐斑病锈病等(2)治理的同时,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玉米不仅是多种有害生物喜食作物,而且也是多种有益生物天敌栖息繁殖的场所,保护好玉米田天敌不仅有助于控制玉米害虫,而且为翌年害虫天敌繁殖提供更多虫源,应注意保护利用。 4、玉米螟 (1)一是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危害。 https://www.nongfuwu.com/a/fd76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