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中的赖氨酸、镁、纤维素、胡萝卜素等,不但具有治癌、抗癌和防癌作用经常食用,还能增强人的脑力,有益于健康和美容。玉米须可以煮水来喝。下面学习啦小编和大家一起学习玉米须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很高,可以保护肠胃,促进肠胃蠕动,玉米须味甘性平。其中其他的营养物质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的作用。在中药里,玉米须茶又叫龙须,味甘性平,有广泛的预防和保健用途。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被玉米皮包裹着,需要靠玉米须吸收养分,所以玉米须中有很多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它不仅能凉血、泻热,还可祛除体内湿热之气,能够利尿、消肿,制成茶后,就是很好的减肥瘦身饮料。
在中药里,玉米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消暑清热。常饮有减肥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
施肥1.穗肥。一般在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占总追施量的50%左右,每亩追施标准氮肥30-40公斤。2.粒肥。一般占总追肥量的10%左右,每亩追施碳酸氢铵10公斤。施肥时在距植株10厘米处开宽10-15厘米的沟,沟深9-12厘米,在沟内施肥后覆土盖严浇水。
病虫防治穗期防治玉米(2349,8.00,0.34%)螟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公斤加细沙5-6公斤,或用50%辛硫磷乳油配制成0.1%药量的毒土拌匀撒于玉米心叶内。防治玉米叶斑病,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锈病和褐斑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75-100毫升加水喷雾。
适期收获农民习惯在玉米苞叶发黄、籽粒顶部变硬时收获。据多年实践,这时收获偏早,千粒重低,影响产量。玉米成熟的标志应该是籽粒乳线消失,此时收获,千粒重高,可比传统收获期收获增产8%-10%。同一果穗上,上部籽粒乳线先形成,消失早;穗基部籽粒乳线形成晚,消失迟,在确定适宜收获期时,应以果穗下部籽粒乳线为准。
一、巧用水肥,一促到底。夏玉米生育期短,对水肥需求较集中,应一促到底。
2、饱灌抽雄水,灌好升浆水。抽雄前半月左右,正是雌穗小花分化期,此时如遇干旱,应人工饱灌,防止卡脖旱;升浆期灌水也很重要,此时如果墒情不好,天气干旱,易出现晒花而大幅度减产。
3、追足孕穗肥(11叶展),适追攻粒肥。孕穗肥一般占施肥量的10%~15%(10~12公斤/亩),此时正值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因而也是玉米的关键追肥期。对一些晚熟品种或土质偏砂的地块,在抽雄前后出现脱肥现象,可追施攻粒肥,攻粒肥不宜过大,同时宜早施。
二、防止倒伏减产。近期内,由于雨量较多,加之夏季易刮大风,所以中后期防止玉米倒伏尤显重要。一般来说,灌水前应密切注意当地天气预报,在狂风暴雨到来之际,应禁止灌水。雨过风停之后,再行灌水。如遇倒伏,应及时扶直。
三、人工去雄,辅助授粉。去雄和人工授粉相结合,增产效果更显著。去雄方法:当雄穗刚好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进行。一般采取隔行或隔两行去掉一行雄穗,也可隔株去雄。去雄要在生长整齐、密度较大、虫害较轻的田块进行。
四、及时防治病虫害。近年来夏玉米在中后期病虫危害较为严重,尤其是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蚜虫危害非常普遍,所以要提早做好准备,及时组织力量防治。常用药物: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25%吡虫啉4~8克/亩喷雾防治。喷药时可结合叶面喷肥一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