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农人巧用“新农具”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中新网通辽7月4日电题:内蒙古新农人巧用“新农具”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我们现在干起了电商+直播带货的‘新农活’,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提升家乡特色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乡村注入‘新活力’。”7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黑龙坝镇的姚平如是阐述新农人的生活。

出镜的、录制的、吆喝的、采摘的……连日来,走进开鲁县二道湾村的香瓜种植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大使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通过大使们的宣传,很多人都到大棚来采摘,今天一上午就采摘了四五百斤,我们平常批发价10元钱一斤,采摘的话是15元一斤,大使义务给我们宣传,让农户们多赚了不少钱。”李双江说。

姚平是土生土长的黑龙坝人,也是当地选拔的乡村大使之一。自2019年开始,她从短视频慢慢发展到了直播带货。

炒菜做饭、田间劳作、养牛放牛、爬树摘果……这些有趣的短视频让外界了解开鲁农村生活的同时,也让姚平成为自带流量的乡村网红,引流电商帮助乡亲们销售特色农产品,助力土货走出黑龙坝。

“能够为家乡代言,我非常高兴。和以前的农具不同,现在手机、支架、补光灯、麦克风就是新农人的‘新农具’,我们要用这些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姚平说。

记者了解到,黑龙坝镇依托“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发展规划,推动短视频推介和直播带货等电商新业态发展,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将特色农副产品推上链接,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黑龙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宝奎看来,农业要发展,复合型的农村人才不可或缺。

“短视频推介和直播带货等网络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零售的地域限制,主播们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网络宣传,让特色产品从线下走到线上,拓宽了产销市场,同时也提升了农产品品牌价值,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刘宝奎说。

这边“乡村大使”通过短视频宣传把香瓜卖得火热,那边录制鹅雏、商品鹅短视频的“乡村大使”也不甘示弱。

在忠厚村林中生态鹅养殖基地,66岁的忠厚村“乡村大使”刘生一会儿蹲下喂鹅,一会儿看看林下散逛的商品鹅,一会又去瞧瞧暖室里的小鹅雏,生怕漏掉一个拍摄细节,敬业精神一点儿不输年轻主播。

“为了镇里的经济发展,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吧。我岁数大,没有年轻人做得那么好,但一定全力以赴。”刘生边拍摄边说。

据了解,从今年3月份开始,黑龙坝镇通过搭建电商平台,结合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特点,在每个村选出2至3名为本村代言的“乡村振兴大使”,由镇政府组织集中培训,把民间网红培养成带货职业达人,进一步推介镇域内特色农副产品,增进全网对黑龙坝镇地域认知、品牌认同和消费认购,提升当地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

“如今,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是乡村振兴中的一道新风景。”刘宝奎说,目前黑龙坝镇共选拔、培养“乡村振兴大使”49人,他们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宣传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借助电商为乡村特色产业赋能,以独特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

THE END
1.手机成为新农具,网络连通山外天地,助力山货走出大山。我是平昌县手机成为新农具,网络连通山外天地,助力山货走出大山。我是平昌县的一介平民,一个在努力奋进途中为乡亲们增收,带来欢声笑语的农村人。 发布于2天前 山东省 相关推荐 App内查看更多 Ferrari 488 Pista ?一键关注最新车辆新品资讯?♂?关注@看车车 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图片源自网络,侵删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52714436
2.云南“新农具”武装新农人“新农技”创富新农村本网讯 11月2日,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云南省农广校承办的第二届彩云电商直播竞赛成功举办。本次竞赛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平台,让青年农民背靠“新媒体”,手握“新农具”,成为创富新农村的“新农人”。 本次直播大赛采用“培训+大赛”“线下+线上”“培育+孵化”的形式,强化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参赛选手均是云南省https://www.ngx.net.cn/gzdt/202411/t20241106_240706.html
3.电白小良镇“一村一主播”,助“新农人”玩转“新农具”丨乡村振兴今年,小良镇把“一村一主播”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工程作为2023年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书记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小良镇依托丰富农特产品资源,发展“直播+农业”模式,形成政府引导、平台参与、专业机构承担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网络直播培训,让参与“一村一主播”培育工程的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动乡村人才振兴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0/27/c823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