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直播变成新农活。
贵州推广“三新农”,培育“新农人”。
多彩贵州网特别策划【最美新农人】系列报道,走进新农人的生活,看他们如何利用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闯出一片新天地。
“这两年,我通过直播带货,助力贵州农产品销售,还算是有点成绩吧。接下来,我打算把‘战场’扩大到全国。”这几日,短视频博主、助农主播晓凡凡(真名戴繁)开始计划自己明年的工作。
晓凡凡,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人。当过理发学徒、也做过洗碗工、销售员。接触短视频,始于四年前。
短视频博主、助农主播晓凡凡
2019年10月,晓凡凡花费8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又在网上买了几顶假发,他一人分饰多角,演绎的农村故事,传播家乡风土人情。
发现自己“火”了的那天晚上,晓凡凡一整夜没闭眼。“我感觉机会来了,激动得睡不着觉,一心想着未来的打算。”第二天一早,他做好了规划:继续钻研短视频创作,同时学习直播带货。
结束1个月的学习,“身在杭州心在黔”的晓凡凡决定回到贵州,将田间地头化为他施展才能的新舞台。
晓凡凡(中)在田间地头直播带货
“第一场助农直播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说起那天的直播,晓凡凡历历在目。“那天是2022年7月31日,我们选择的直播地点是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一处2900米海拔的山上,网络很差,而且四周也没有电源为设备充电,只好请现场工作人员帮忙把设备拿去充电。”工作人员在直播地点和城镇之间跑了几个来回,终于撑完了这场约4小时的直播。
刚把电源的问题解决,网店又出现了新问题。由于抖音对新商家有单日支付单量的限制,每天只能卖1千单。听到这个消息,正沉浸在大卖喜悦中的晓凡凡慌了神。“开播20分钟就卖了1千单。我们赶紧找朋友临时借给我们一个网店,重新设置链接、上架。”
在这场直播中,晓凡凡在4小时内售出上万笔订单,销售额超30万元。统计完数据,他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助农直播带货1年多来,晓凡凡与团队先后前往纳雍、大方、威宁、桐梓、花溪等贵州10余个县(市、区),在近百场助农直播中售出豆干、辣椒、竹笋等数十种农特产品,销售额超2000万元。
晓凡凡的第一场助农直播交出亮眼“成绩单”
摸索前行的过程中,晓凡凡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何通过直播让黔货出山,助力乡村振兴?“产品要优中选优,直播要身临其境。”晓凡凡这样总结。
“要想卖得好,必须坚持人、货、场的统一。”晓凡凡说,“比如说卖黄桃,我一定要去到当地果园,站在黄桃果树旁,让消费者看到我们卖的黄桃货真价实。”
计划在直播带货的赛道上继续深耕的晓凡凡,成立了贵州晓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晓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最近,我在为创立‘晓凡凡’农产品品牌作准备,优选销售辣椒面、土豆片、酸辣粉等贵州各地的优质农特产品。希望将这个品牌塑造成贵州农产品的新名片。通过手机‘新农具’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晓凡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