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乡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乡村振兴广信区人民政府

各村、各站所、乡属单位、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2021〕7号)、《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赣党农字〔2021〕3号)、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中农组〔2021〕7号)、《中共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赣党农字〔2021〕3号)、市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通知》(饶乡振字〔2021〕4号)、区乡村振兴局《中共上饶市广信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饶广信党农发〔2021〕1号)精神,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就我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的新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信息对接核查,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我乡2193户脱贫户(7833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目标,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监测管理

1、加强与上级部门联动机制,做好数据核查。根据区乡村振兴局统一调度管理数据、乡村振兴工作站定期预警反馈的联动工作机制,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和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数据管理平台为支撑,对重点监测对象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态、收入支出状况开展定期监测,对发现疑似问题进行摸查、分析、研判和快速处置,切实提高监测预警的精准性。

2、实现快速预警,实施全程管理。通过农户书面或手机申请、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定期排查、乡村振兴工作站数据预警相结合等方式,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分析预警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和核查管理,及时比对认定监测对象,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过程按照识别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监管要求,对监测对象实行全过程管理。

3、落实帮扶责任,开展分类帮扶。按照“乡负总责、各村抓落实、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把好关”的责任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按照监测对象不同困难和帮扶需求,制定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将监测和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2、监测范围和内容。依据全区收入监测标准(2021年为6000元),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情况支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状况等。[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医保所、规划所、水务站、民政所、应急办、残联等]

3、防止规模性返贫。实时监测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以及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全力防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发现解决因工作、责任、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返贫现象,及时排查预警区域性、规模性返贫风险,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帮扶举措,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医保所、规划所、水务站、民政所、应急办、残联等]

乡政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的责任主体,乡村振兴工作站、各站所、乡属各单位、各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具体组织实施。严格执行“初步筛选、村级申报、部门比对、乡政府审核、县级审批、公告标识、落实帮扶、动态管理”等八个步骤,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农户,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4、乡政府审核。乡政府根据区级数据比对结果进行综合研判,对拟监测对象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在乡村两级公示不少于5天,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各村、驻村工作队、包村领导和干部负责组织调查核实,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上报乡村振兴工作站。[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

5、区级审批。乡村振兴工作站汇总各村上报名单、审核后,报区乡村振兴局等待批复。[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

8、动态管理。对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按照“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村级公示不少于5天、乡政府审核、区级审批”程序退出监测范围,并在监测系统中及时标注“风险消除”,不再按“监测对象”监测帮扶。对风险消除稳定性较弱,特别是收入不稳定、刚性支出不可控的,在促进稳定增收等方面继续给予帮扶,风险稳定消除后再履行相应程序。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后,暂不标注“风险消除”,持续跟踪监测。[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医保所、水务站、自然资源所、规划所、民政所、人社所、区人社局、新农办、应急办、残联、农商银行等]

三、帮扶施策

纳入监测的对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帮扶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复合型风险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坚持开发式帮扶,促进稳定増收;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做好兜底保障;对内生动力不足的,持续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

(一)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且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提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加强生产技术培训,建立稳定的帮扶指导机制,支持帮扶产业发展。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发挥帮带作用,吸纳监测对象统筹参与,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帮扶长效性、可持续性。〔责任单位:各村、新农办、林业站、招商办、科协、人社所、农商银行等〕

(二)就业帮扶。对具备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监测对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信息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就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扶持和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等就业载体,引导就近就地就业。落实有关补助,鼓励支持外出务工就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监测对象就业。[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人社所、文化站、残联、林业站、民政所、新农办等]

(三)综合保障。根据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保障政策,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特困供养、低保、养老、残疾认定、临时救助、农业保险和防贫保险等方面,实施分类帮扶,做到应保尽保,保持监测对象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责任单位:各村,乡村振兴工作站、医保所、水务站、自然资源所、规划所、民政所、人社所、区人社局、新农办、应急办、残联、农商银行等]

(四)社会共助。加强“社会扶贫网”、“万企兴万村”“百社解千难”等平台载体的推广运用,广泛动员引导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开展对监测对象安排单位或个人“一对一”结对帮扶。动员帮扶力量积极助力实施消费帮扶。[责任单位:各村,民政所、招商办、财政所、统战、工会、残联、团委、妇联、红十字会、乡村振兴工作站等]

(五)志智双扶。深入开展感恩自立教育、自强培育、自力激励、自尊治理“四项行动”,持续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强化监测对象的主体意识,激发内生动力防止政策养懒汉和泛福利化倾向。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家庭学生接受中高职业教育,落实“雨露计划”等资助政策。[责任单位:各村,民政所、招商办、财政所、统战、工会、残联、团委、妇联、乡村振兴工作站等。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乡负总责、各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乡党委牵头,乡政府组织,乡村振兴站指导督促,充分发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的统领作用。乡政府和各村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乡政府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切实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到实处。

(三)落实保障措施。落实对监测对象产业奖补、贷款贴息、就业补贴、社会救助等方面政策支持,确保监测对象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及时有效帮助。

(五)严格考核评估。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实绩考核范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强监督检查,对工作中弄虚作假、失职失责,造成规模性返贫的,严肃处理,追究问责。

附件:1.监测程序示意图

2.监测对象申请书(样例)

4.××村新纳入监测“三类对象”初选名单公示

5.××村监测“三类对象”落实帮扶措施公示

6.××村监测“三类对象”风险消除公示

7.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

8.监测对象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9.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及数据比对办法

湖村乡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7日

附件1

附件2

村委会:

1.基本情况

我家住组,家庭常住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人,在校生人、长期慢性病患者人、大病患者人、残疾人人)。

2.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情况

自本申请上个月起倒推12个月周期内,我家庭人年均可支配收入元,我家庭自身无能力解决(□收入水平低问题□教育支出问题□基本医疗问题□住房安全问题□饮水安全问题□其他或突发性变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问题需简要说明

)。

3.申请类别

通过对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政策的了解,我家庭认为符合(□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标准,特申请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背面附:法定赡养、抚养人基本信息

后附:申请人家庭常住人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申请人(签字并按手印):

202年月日

背面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与户主关系

工作单位

职业或职务

说明:法定赡养人及抚养人家庭成员信息,用于确定是否有国家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统发工资且在编情况;是否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工作相对稳定、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情况;子女或法定赡养抚养人是否有收入明显远高于当地监测标准,未尽赡养抚养义务情况。如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申请人家庭承担。

附件3

1.(指模)2.(指模)

3.(指模)4.(指模)

5.(指模)6.(指模)

工作人员签字:1.2.

二〇二年月日

备注:家庭成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监护人代签;代签的需由本人按指模。

附件4

根据省、市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关要求,经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和基层排查,我村于202x年x月x日召开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会议应到人数xx人,实到人数xx人,民主评议评选出监测“三类对象”x户x人,经村委会(居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初选监测“三类对象”户x户x人,现将初选名单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1.xxxx村小组,xxx(户主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家庭人口x人,风险类型为xxxx,监测类型为xxxx,民主评议得票xx票。

2.......

驻村工作队代表签字:xxx村委会(盖章)202x年xx月xx日

附件5

根据省、市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关要求,针对监测对象x户x人实际情况,经镇(乡、街道)指导和村级研究,制订具体帮扶措施,现将落实帮扶措施的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1.xxxx村小组,xxx(户主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家庭人口x人,风险类型为xxxx,监测类型为xxxx,落实帮扶措施为xxxx。

附件6

根据省、市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有关要求,对监测对象x户x人落实帮扶措施后,返贫致贫风险已经稳定消除,及时标注风险消除,现将风险消除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附件7

填报日期:

一、基本信息

家庭住址:省市区镇(乡、街道)村(社区)

A1居住在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800人以上):□是□否

A2安置区地址:省市区镇(乡、街道)村(社区)(小区)

A3监测对象类别:□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A4脱贫户(身份证比对生成):□是□否

二、家庭成员信息

A5

A6

A7

居民身份证(残疾

人证)号码

A8

A9

民族

A10

政治面貌

A11

文化程度

A12

在校生状况

A13

健康状况

A14

劳动技能

A15

务工区域

A16

A17

是否参加城乡居民

(职工)基本医疗

保险

A18

是否参加大病保险

A19

(职工)基本养老保

A20

是否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A21

是否特困供养人员

A22

是否易地扶贫搬迁

(同步搬迁)人口

(系统比对)

1

2

3

4

5

.

三、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

A23是否住房出现安全问题

□是

□否

A24是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A25是否饮水出现安全问题

A26是否有家庭成员未参加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A17

指标生成)

四、风险类型

A27风险类型:□因病□因学□因残□因自然灾害□因意外事故□因产业项目失败□因务工就业不稳

□缺劳动力□其他(文字备注)

A27a因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旱灾□生物灾害(虫灾)□气象灾害□地震灾害

□其他(森林草原火灾、海洋灾害等)

五、收支情况

A28工

资性收入(元)

A29生产经营性收入(元)

A30财

产性收入(元)

A31转

移性收入(元)

A32生产经营性支出(元)

A33家庭纯收入(系统生成)(元)

A34家庭人均纯收入(系统生成)(元)

A35理

赔收入

(元)

A36合规自付支出

A37纳入监测对象的收入参考范围

(系统生成)(元)

A38纳入监测对象的人均收入参考范围(系统生成)(元)

六、帮扶措施

增收类

A39产业帮扶

□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加工业□乡村旅游

□消费帮扶

□其他

A40就业帮扶

□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外出务工补贴□以工代赈□经营主体就业□其他

A41金融帮扶

□小额信贷□其他

A42公益岗位帮扶

□护林员□护草员□保洁员□其他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类

A43住房安全保障

□危房改造□其他

A44饮水安全保障

A45健康帮扶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贴□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

A46义务教育保障

□劝返□送教上门□寄宿生生活补助□其他

A47教育帮扶

□雨露计划□助学贷款□助学金□其他

兜底保障类

A48综合保障

□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防贫保险□其他

其他类

A49社会帮扶

□社会捐助□其他

A50搬迁

A51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A52基础设施建设

七、风险消除

A53风险消除方式

□帮扶消除□自然消除

A55监测联系人:

注:1、A33=A28+A29+A30+A31-A32A37=A33+A35-A36

2、A38是确定监测对象的参考,A34是区分前两类还是第三类对象的参考。

3、家庭成员如出现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后,在识别监测对象过程中突发死亡,录入系统后将其标注为死亡。

附件8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风险类型、收支情况、帮扶措施,以及风险消除信息等七个部分。填表需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入户采集表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状况、风险类型、收支情况五项内容;第二阶段:确定监测对象后,按实际帮扶情况录入第六项帮扶措施;第三阶段:当达到消除标准后,及时更新收支变化情况,录入消除风险情况。

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帮扶措施、风险类型等。无选择项情况可不勾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是否参加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否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

二、指标解释

(一)基本信息

1.A1居住在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800人以上)(选择项)

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是指在同一安置点内安置800人及以上建档立卡搬迁群众的安置方式。

2.安置区地址(字符型)

是指大中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所在的具体位置,按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要求精确到安置区或安置点。

3.A3监测对象类型(选择项)

监测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等刚性支付较大或者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此项为单一选择项。

4.A4脱贫户(身份证对比生成)(选择项)

(二)家庭成员信息1.A5姓名(字符型)

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薄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家庭成员是指居住在同一住宅内,常住或者与户主共享开支或收入的成员。包括由本家庭供养的在外学生、未分家农村外出从业人员或随迁家属、轮流居住的老人、因探亲访友等原因临时外出人员;不包括不再供养的在外学生、已分家子女、出嫁人员、挂靠人员或寄宿者、帮工、已应征入伍者。

2.A6性别(字符型)

在系统中根据填写人提供的身份证号码可直接生成性别。3.A7居民身份证(残疾人证)号码(字符型)

采用二代身份证或户口簿提供的身份证号码(18位)填写,无证者需经当地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身份证号码证明,方可填入系统。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二代),直接填写二代残疾人证号码(第二代《残疾人证》采用全国统一编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

残疾人等级代码,由18位身份证号加1位残疾类别代码和1位残疾人等级代码共

20位代码组成)。

4.A8与户主关系(字符型)

指监测对象家庭成员与户主之间的关系,具体关系如下,填写汉字。

代码

名称

01

本人或户主

05

之儿媳

02

配偶

06

之女婿

03

之子

07

之孙子

04

之女

08

之孙女

09

之外孙子

16

之婆婆

10

之外孙女

17

之祖父

11

之父

18

之祖母

12

之母

19

之外祖父

13

之岳父

20

之外祖母

14

之岳母

21

之兄弟姐妹

15

之公公

99

其他

5.A9民族(字符型)

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民族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簿上登记的民族为准。

汉族

满族

回族

蒙古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22

畲族

23

高山族

24

拉祜族

25

水族

26

东乡族

27

纳西族

28

景颇族

29

柯尔克孜族

30

土族

31

达斡尔族

32

仫佬族

33

羌族

34

布朗族

35

撒拉族

36

毛南族

37

仡佬族

38

锡伯族

39

阿昌族

40

普米族

41

塔吉克族

42

怒族

43

乌孜别克族

44

俄罗斯族

45

鄂温克族

46

德昂族

47

保安族

48

裕固族

49

京族

50

塔塔尔族

51

独龙族

52

鄂伦春族

53

赫哲族

54

门巴族

55

珞巴族

56

基诺族

6.A10政治面貌(字符型)

指监测对象的政治面貌,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人士

中共预备党员

无党派民主人士

共青团员

群众

7.A11文化程度(字符型)

指监测对象受教育程度,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文盲或半文盲

高中

小学

大专

初中

本科及以上

8.A12在校生情况(字符型)

指监测对象目前在学校就读的情况,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学龄前儿童

普通高中二年级

学前教育

普通高中三年级

中职一年级

七年级

中职二年级

八年级

中职三年级

九年级

高职高专一年级

普通高中一年级

高职高专二年级

高职高专三年级

本科四年级

技师学院一年级

本科五年级

技师学院二年级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技师学院三年级

技师学院四年级

本科一年级

本科二年级

本科三年级

9.A13健康状况(字符型)

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健康

大病

长期慢性病

残疾

“健康”是指过去一个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长期慢性病”是指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疾病,如肝炎、肺炎、糖尿病;“大病”是指如心脏病、癌症等需要经常住院治疗的疾病。

10.A14劳动技能(字符型)

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和心理能力。具体指标代码如下,填写汉字。

普通劳动力技能劳动力丧失劳动力

无劳动力

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

普通劳动力是指16周岁-6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技能劳动力指经过技术等级考试合格后,获得人社部门统一颁发相应等级执业资格证书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16-60岁丧失劳动力是指由于疾病、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无劳动力是指16岁以下未成年人和超过劳动年龄已经无劳动能力;

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是指16-60之间有劳动能力的病人以及6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能够从事一些简单劳动的人员。

对残疾人有劳动力的界定应根据残疾人本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准确判断,并在村民大会讨论和村委会核实中据实评判残疾人有无劳动力,避免主观上将残疾人直接列入无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原则上除一、二级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之外,其他类别和登记的成年残疾人都应视为有劳动力。

11.A15务工区域(字符型)

在县内、省内县外、省外务工,选择务工企业所在的地区,如果在家务农、学生、军人等情况可选“其他”。务工区域包括务工所在省、市、县、乡。

13.A17是否参加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否型)

14.A18是否参加大病保险(是否型)

15.A19是否参加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型)

16.A20是否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型)

17.A21是否特困供养人员(是否型)

18.A22是否易地扶贫搬迁(同步搬迁)人口(系统比对)

(三)家庭成员信息

19.A23是否住房出现安全问题(是否型)

20.A24是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是否型)

20.A25是否饮水出现安全问题(是否型)

21.A26是否有家庭成员未参加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A17指标生成)(是否型)

A26项区别于A17项在于A17为单人分项,在家庭成员信息中直接填写是否即可,而A26指家庭成员中只要有一人未享受即选择是,整户全部享受城乡居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才选择否。

(四)风险类型

22.A27风险类型(选择项)

因病

因产业项目失败

因学

因务工就业不稳

因残

缺劳动力

因自然灾害

其他(文字备注)

因意外事故

23.A27a因自然灾害(选择项)

洪涝灾害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

旱灾

其他(森林草原火灾

生物灾害(虫灾)

海洋灾害等)

(五)收支情况

24.A28工资性收入(元)(数值型)

主要指调查年度该户所有人外出务工的所有工资收入。25.A29生产经营性收入(元)(数值型)

主要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

26.A30财产性收入(元)(数值型)

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7.A31转移性收入(元)(数值型)

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计划生育补贴、低保金、特困供养金、养老保险金、生态补偿金。除以上各类补贴外,还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农户转移的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28.A32生产经营性支出(元)(数值型)

主要指农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通过生产经营活动的支出。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金和上交承包费用等。

29.A33家庭纯收入(系统生成)(元)(数值型)

家庭纯收入计算周期是指纳入监测对象上个月倒推一年的收入。如:某农户2021年5月纳入监测对象,收入周期为(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A33=A28+A29+A30+A31-A32

30.A34家庭人均纯收入(系统生成)(元)(数值型)

A34是区分前两类还是第三类对象的参考。A34等于A33除以家庭人口数31.A35理赔收入(元)(数值型)

理赔收入指因农业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农业保险、防贫保险、意外

事故等理赔后所得收入。

32.A36合规自付支出(元)(数值型)

指因意外事故、大病住院等保险报销后自付的部分,以结报后参保人员实际支付的费用为准。

33.A37纳入监测对象的收入参考范围(系统生成)(元)(数值型)A37=A33+A35-A36

34.A38纳入监测对象的人均收入参考范围(系统生成)(元)(数值型)A38是确定监测对象的参考。A38=A37÷家庭人口数

A37、A38为参考指标。以脱贫攻坚期间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为底线,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本区域物价所指变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和农村低保标准等因素,合理确定监测范围,实事求是确定监测对象规模。

(六)帮扶措施增收类

35.A39产业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

加工业

乡村旅游消费帮扶其他

36.A40就业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技能培训

以工代赈

劳务输出

经营主体就业

外出务工补贴

经营主体就业指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就业,收入计入工资性收入范围。

37.A41金融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小额信贷

38.A42公益岗位帮扶(选择项)

护林员

保洁员

护草员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类39.A43住房安全保障(选择项)

危房改造

40.A44饮水安全保障(是否型)

是则勾选

41.A45健康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医疗救助

险个人缴费补贴

大病保险

42.A46义务教育保障(选择项,可多选)

劝返

寄宿生生活补贴

送教上门

43.A47教育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雨露计划

助学金

助学贷款

44.A48综合保障(选择项,可多选)

低保

残疾人补贴

特困供养

防贫保险

临时救助

残疾人补贴包括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等。其他类

45.A49社会帮扶(选择项,可多选)

社会捐助

46.A50社会帮扶(是否型)

47.A50搬迁(是否型)

48.A51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是否型)

49.A52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型)

(七)风险消除

50.A53风险消除(选择项)

帮扶消除

自然消除

附件9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由总召集人或副召集人召集,联席会议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会议议定事项。

一、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一)区发改委:重点监测管理基础设施类扶贫资产和资金项目。

(二)区人社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比对内家有: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中是否有退休人员情况、购买养老保险情况;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较低收入户、大额刚性支出较大户、收入降幅较大户的就业情况;主要就业务工劳动力失岗6个月以上的情况;2.重点监测就业务工及务工收入情况,大力防范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的风险隐患,对发现问题提出就业帮扶意见。

(三)区财政局:1.重点监测管理扶贫资金;2.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主要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中是否有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由财政部门统发工作情况。

(四)区农业农村局:1.重点监测管理产业类扶贫资产和资金项目;2.全力防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乡村产业项目失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对发现问题提出产业帮扶意见。

(五)区教体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每年5月初、10月初按春季、秋季分两次开展数据比对,结果分别于6月15日前、

12月15日前反馈。比对内容有:比对本辖区内就读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在教育系统中未有学籍登记或者未享受到相应教育补助的户;义务教育阶段子女非身体原因出现弃

学、厌学、辍学等情况的;教育刚性支出较大户(大额刚性支出占家庭纯收入50%以上))。2.重点排查教育大额刚性支出占家庭纯收入50%以上情况以及适龄儿童非身体原因不能上学外的失学辍学情况;3.对发现问题提出教育帮扶意见。

(六)区卫健委:1.重点排查因大病、重病、重残等住院治疗以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本年度自付费用支出较大,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2.分散供水的水质检测情况;3.对发现问题提出健康帮扶意见。

(七)区医疗保障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比对内容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医保自费支出超过1万元(含)以上的且该项大额刚性支出占家庭纯收入50%以上的人员比对医疗政策是否落实到位;非建档立卡农户的农村医保报销人员自费超过5万元(含)的农户;2.重点排查因大病、重病、重残等住院治疗以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本年度自付费用支出较大,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3.对发现问题提出健康帮扶意见。

(八)区住建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比对内容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住危房情况,即在扶贫系统中未住危房,在住建部门系统中显示住危房的疑似户找出;农村人口中非建档立卡户住危房的人员情况;2.重点排查家庭唯一住房出现安全问题以及因灾因突发事故出现新的不安全情况;3.对发现问题提出住房安全帮扶意见。

(九)区水利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比对内容有: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情况;2.重点排查集中供水工程管护;3.对发现问题提出饮水安全帮扶意见。

(十)区民政局: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比对内容有:未纳入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的人员;农村低保户中未纳入贫困户、边缘户的人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常补标准1.2-1.5倍的;2.重点监测兜底保障情况;3.对发现问题提出兜底保障帮扶意见。

(十二)区残联:1.重点监测残疾人享受政策情况;2.对发现问题提出兜底保障帮扶意见。

(十三)人民银行广信支行:1.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重点比对查询拟新纳监测对象家庭资产情况;2.重点监测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小额信贷情况,

(十四):区自然资源局: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有在当地购(建)商品房、商铺等房地产情况。

(十五)区应急管理局:实时监测水旱及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害、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

(十六)区公安局: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有自费出国留学,赌博、吸毒、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长期从事邪教活动等违法行为。

(十七)区交警大队: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拥有家用小汽车、大型农用车等情况。

(十八)区税务局: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有在本地缴纳个人所得税情况。

(十九)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有私营企业主情况。

(二十)各商业保险机构:协助比对拟新增监测对象是否有购买商业保险情况;人保财险广信区支公司重点监测防贫保险情况。

(二十一)各镇(乡、街道):重点负责每月一次对本辖区内“五类成员”等低收入人群的排查工作;新增监测对象的审核、数据信息录入。

二、数据比对办法

(二)数据比对流程

1.乡村振兴局每年年初从国扶系统筛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最新数据,一次性提供给行业部门;每两月从省扶系统筛选收入低于上月收入50%收入降幅较大的户、大额刚性支出占家庭纯收入50%以上支出增幅较大的户最新数据,分次提供给行业部门。

2.行业部门利用现有大数据平台或日常调度数据(一般以本部门上月最后一天数据为准),根据本部门监测的主要指标与扶贫办提供的每月开展一次数据比对。

3.针对比对发现的疑似问题进行研判,特别是对规模性普遍性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形成初步问题解决方案。

4.本部门的履职情况、数据比对发现疑似问题和行业帮扶措施初步意见于比对结束后向乡村振兴局反馈,由乡村振兴局汇总后提交监测预警帮扶工作联席会议研究,梳理的疑似问题及时向各镇(乡、街道)反馈。

和帮扶工作的通知》(饶乡振字〔2021〕4号)、区乡村振兴局《中共上饶市广信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饶广信党农发〔2021〕1号)精神,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就我乡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主办:广信区人民政府地址:上饶市广信区吉阳西路1号邮编:334100

THE END
1.没有工作单位,职务是务农,工作单位怎么填?2、工作单位:务农职业:农民工作单位:个体职业:农民职业:父亲:母亲:自由职业填:务农(很专业的)https://www.lawtime.cn/wenda/q_37372260.html
2.职务写农民还是务农律师普法父母都是农民的话:工作单位填写“XX乡镇XX村”职业填写“农民”或“务农”或“农业”职务填写“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https://m.110ask.com/tuwen/6731399959559627994.html
3.务农的工作单位怎么填法律咨询"填写单位名称:如果是农民,工作单位填写“乡镇村”,职业填写“农民”或“农业”,职务填写“https://news.66law.cn/ask/6061884.aspx
4.父母工作单位及职务怎么填爱问知识人职务填写“务工”。如果父亲母亲做生意,则工作单位填写经商所在地,职务填写“经商”或“个体户”。职业https://iask.sina.com.cn/b/law9JykpUXzXxp.html
5.单位职业或职务怎么写搜狗百科——职务 6. 父母都是农民 工作单位 职业 职务怎么填 父母都是农民的话:工作单位填写“XX乡镇XX村”职业填写“农民”或“务农”或“农业”职务填写“无”。 职业包含十个方向(农村农业、生产加工、制造、服务娱乐、政治、科研教育、管理、商业)扩展资料:单位,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https://www.xuexi88.com/zhishi/380943.html
6.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那工作单位职务或职业应该填什么呀若父母都是农民 ,工作单位 职业 填在家务农就行;如果父母为打工者,没有具体工作单位,则工作单位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1936263.html
7.大学生入党父母政审材料中职业怎么填1、应当按父母职业实际情况去填。如果父母为农民,职业可以填写“农民”或“务农”或“农业”。2、如果父母为打工者,没有具体工作单位,则工作单位填写务工所在地,填写到镇即可,职务填写“务工”。3、如果父母做生意,则工作单位填写经商所在地,职务填写“经商”或“个体户”。4、如果父母在政府机构或单位上班,职务就https://www.64365.com/special/18440695/
8.2022国考报考指导:父母退休或务农如何填写单位和职务?答:父母退休可在单位一栏填写原单位,职务栏填写已退休,或单位和职务栏均填写无。如父母在家务农可在单位栏填无,职务栏填写务农或均填写无。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具体以招考部门公告文件通知为准。 报名时间 扩展阅读>>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填写个人信息? https://hb.offcn.com/html/2021/10/238191.html
9.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注意事项4、政治面貌:写“中共党员、群众、共青团员”或写其他党派的名称,如:民盟盟员、九三社员等。 5、单位、职务或职业: (1)有单位的写单位名称; (2)是农村的写在哪个村务农; (3)是个体户的,写“营业执照的名称”,职务写“法人代表”; (4)在城市居住没有工作的妇女,写“某城市某个街道”,职务写“家庭妇女”https://www.xuexila.com/rudang/xiezuozhidao/2150405.html
10.入党志愿书的填写说明(全文)7.“学位或职称”:填写本人所取得的最高学位或职称。 8.“单位、职务或职业”:填写所在学习或工作单位、现任行政职务或所从事的职业如“学生”、“教师”、“工人”“务农”等。 9.“现居住地”:填写现在所居住处的单位或地址。 10.“居民身份证号码”:填写本人身份证号码。 https://www.99xueshu.com/w/jjbkqnc9krty.html
11.公务员报名家庭成员工作单位及职务怎么填华图问答公务员报名家庭成员工作单位及职务怎么填 国家公务员报考家庭成员,如果父母都是农民的话,没工作单位填在家务农,职位填无。国家公务员报考家庭成员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 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包括父母、兄弟、子女等。主要有姓名,与你的关系,职业,所在地等内容,照实填写就可以了。https://gd.huatu.com/ask/2022/0827/3207847.html
12.农民的工作单位和职务是什么?网友(匿名用户)职场问答农民的工作单位填务农,职业填写农民或农业,职务填写无即可。职务是所具有的头衔称谓,主要介绍做何种工作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895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