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今年一共种了七分地的花生,其中:土地承包费200元;化肥农药200元;找人耕地、蒙上地膜100元;
外加:自家的花生种子不计入成本;我爸妈的劳工不计入成本。
摊个手表示无奈吧。这账根本没法算呀。
那么花生收购价格呢?行情好的时候一斤4块多。不好的时候一斤花生米才3块几毛钱。
这七分地,能出几百斤花生?乐观估计,按产出500斤计算。好像也能卖个1000多块钱。
但是:
我这里只能找到截至2022年的花生产量数据。2022年山东的花生产量是270.10万吨,相比于2008年的高点371.15万吨产量降幅明显。
与此相反,河南省的花生年产量一路猛涨,2022年已增至615.41万吨。
不知这跟两个省的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无关系。
按会计成本核算的角度,种花生的投入产出比太低了;而且种地又累又晒,真不如打工轻松,还赚得多。
是不是山东打工的机会比河南多?
用他们的话说,不种花生怎么吃花生油,要是自己买花生油吃,那就贵了。
是的呀,他们从小就勤俭节约,勤劳吃苦,他们已经习惯了种地。正如《乡土中国》所说:
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哪怕把中国的农民送到山沟沟去,他们也会开荒播种,哪怕种子发不出芽来,他们也会刨个坑把种子种在地里。
但是好崩溃。我去地里只弯腰干了一点点活,腿就开始酸了,唯一的好处是,晚上睡得特别香。累得倒头就睡,来不及焦虑和失眠。
风景这么美。
身处其中,下地干活,就会很累。
冯世杰问:“丁哥,那咱们还剩下多少利润?”丁元英答道:“一对音箱赚110元,还剩3.2%的利润。”
冯世杰问:“3.2%的利润,还没有银行的利息高,这生意往后还怎么做?”丁元英说:
事实是音响机架养着公司,为了音箱将来有挣钱的可能,现在就得撕开个口子。”
叶晓明问:
“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
答:
不这样做音箱卖不出去,不足以昭示格律诗音箱的低成本、高质量。
不降到这个程度就不足以销售一空,
不销售一空就不足以成势。
可能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
如果只按投入产出比按利润回报来算,它就做不下去了。
在财务思维之外,我们还需要对社会人情有洞察,对现金回流有所考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