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平:坚持有机农业18年,我不后悔

先介绍下自己,我在西藏出生长大。父亲18岁就参军解放西藏,母亲也随军,我在西藏种过地,养过兔子;七十年代,全国人民忍饥挨饿,我们家的饭却吃不完,兔子肉吃不完。

我3岁在四川,10岁回西藏。印象最深的是,1973年,我坐火车回西藏,在陕西宝鸡,我在一个餐厅吃饭,那时要饭、逃荒的人比吃饭的人多。我们吃完饭以后,剩下的盘子里哪怕有一点点粮食,马上就有一群人跑来端着吃掉,于是饭馆的人把他们撵了出去。

时至今日,已经没人会饿肚子了,即使捡东西吃,过捡垃圾生活也没问题,但是在那个年代,讨饭都没有地方。这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所以,我对农业、农民印象很深,父亲也影响了我。

10岁左右,我就会种地、养兔子、养鸡。西藏种出来的豆角,不生病,也不施肥,收获的时候,豆角背不动,这种印象至今还影响我,而且我也达到了这种状态。

八十年代考大学,我几乎没想过去学农业。学农业,从今天看来,与当年考工科和其他大学的人相比,可能比他们差,因为我的同学中有正厅级、正县级,有教授、专家,也有亿万富翁。而我仅仅是一个农民。

但现在想来,他们多数人患了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而我很健康,上一周刚跑了全程马拉松,就因为我是干有机农业的。

2019年成都双遗马拉松赛

02

从卖农药化肥,到坚定有机农业道路

大学毕业后,那时包分配,奇怪的是不让我干农业,而是分我到共青团。我在共青团工作3年,但期间没有荒废学业,因为我管的是农村的共青团,经常跟农民打交道。

当时我们办公室共三人,现在一个是正厅级,一个是正县级,而我是一个农业技术员,但是他们都有高血压。在共青团的几年,交际应酬方面很难受,于是申请去农业局,后在基层从事植保工作。

我在水稻田里泡了三年,研究水稻病虫害。所以,水稻第一代螟虫,第二代螟虫,第三代螟虫,何时发生很清楚。农民种水稻,插秧、收秧、打药、中耕除草、收割,一年下田只有四五次,而我每星期都有两三天在水稻田。那时候有很多虫,捉蚂蝗,穿着衣服鞋子就下田了,然后把衣服洗了,下次换了再去。

我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理解,与大学老师一比,我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学的东西,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农业。后来,我做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培训,也做过职高、中专农校校长,我们培养的学生基本在乡村农技站。由于大学老师忙于科研,很少去村里,所以他们教我们,我们教农民。

1995年,我那时做工业,注册公司卖农药化肥,第一年卖了530万,第二年卖了1000万,第三年基本稳定在2000万。

北方冬天不用农药杀虫剂,但南方冬天有种植,需打药。有一年冬天,我发现有一种农药叫“灭扫利”,是剧毒农药,卖得特别好。农户背着去田里,晚上打一次,第二天泥鳅鳝鱼全部跑出来。装回家去,用洗衣粉一洗,第二天又活过来,拿到菜市场山去卖。这个农药把南方的泥鳅鳝鱼基本上弄绝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农药灭物种事件。

关于农药化肥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中国每年人均消费3公斤农药和70多斤化肥。我们一年吃多少粮食?加上蛋奶水果,多的人粮食也不到100斤/年,就算是一年干活的农民,吃的粮食也不会超过300斤/年。不得不说,是1斤化肥换3斤粮食。

2002年,我请假准备辞职,去北京的农业部门上班,开始从事有机农业。当时为了农业的持续增产,我国还在使用化肥农药,认为研发出最好的农药化肥并科学施用就是最好的技术。然而,教农民的人,全是卖农药、化肥和种子的人;真正的农业知识技术,从八九十年代起,基本都不学了。因为他们觉得化学投入品是万能的。

在北京凌晨四五点,我拉一卡车菜,配送100多户。在2007年底,中国快速滋生了许多亿万富翁,我曾看到一个人家里,一半房屋装钱。那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严峻,他就想买最好的东西,因此,100元/斤的猪肉,100元/斤的大米,我都吃过、卖过。现在想来,当时太疯狂了,“有机”被神化。有机认证公司快速增加到几十家,有机产品从2008年后,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而且真真假假难以区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真正有科学、有理论、有实践的农业,并且可以恢复到我们原本正常的农业状态。昨天听高老师讲螳螂的以虫治虫,便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个案例:有一个人为了发明既能食用,又能驱虫杀虫的农药,他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己住进窑洞,最终发明出“庄稼沐浴露”,主要用料是魔芋,老外想几千万美金买他的专利技术,都不卖。

庄稼沐浴露

2018年,在田家凹(山西太谷县衡荣有机村)做实验,效果非常好,完全可以不用农药杀死害虫。但是国家不认可,因为一旦推广,好多化工厂就要倒闭。最近两天江苏化工厂爆炸事件中的化工厂就是生产农药的。

03

有机农业:自然规律+经济规律

目前对于农业的普遍认知是:干农业要赔钱,干农业很倒霉。农业生产和其他工业生产不一样,因为商业只讲经济和赚钱,只要赔钱的经济都不能做,而赔钱的买卖只有国家才做。

农业生产还有一个规律:农业生产是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互交织。“违背自然规律天打雷劈,违背经济规律倾家荡产”。这两种人都有:比如过于看重硬件投入,买最先进的设备,盖厂房,修马路等,结果这些大农业公司赔上亿。

昨天来农场途中,路过一个农业展览馆,司机师傅说那里曾经是一个大的农业企业,前几年停产倒闭了,我想,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用工业的思维来做农业,完全不知道农业是一个利润很低,不赚钱的行业,所以它违背经济规律赔了很多钱。

违背自然规律:使用转基因种子、农药、化肥、用温室提高生产,大量拔苗助长,用激素催化农业,结果违背自然规律,导致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我们小时候所有地方的水都能喝,今天谁敢?我们现在吃的鱼不是鱼,吃的肉不是肉、西红柿不是西红柿,是完全不按自然规律长出来的,师人为促成的。

THE END
1.农化公司化肥销售规模500999人工资待遇(就业前景,招聘待遇)数据统计来自近一年 7 份样本,截至 2024-12-07 ¥4.5-8K 57.2%的岗位拿 ¥5-10W 57.2%的岗位拿 ¥13.8K 月平均工资 ¥16.5W 年薪统计 说明:农化公司化肥销售规模500-999人一个月年薪多少钱?数据统计依赖于各平台发布的公开薪酬,仅供参考。 招聘要求分析:学历大专最多 大专 42.9% 1-3年 71.4% 你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huafeixiaoshou/ind-nonghua/size5/
2.县城电商农药销售攻略,揭秘镇上卖农药年收入背后的盈利真相县城电商卖农药赚钱吗 1、小便利店:尽管在大型城市中,便利店通常需要加盟品牌,但在中小城市和小县城,独立经营一家小便利店依然是一个可行的盈利途径,这类店铺无需提供过于复杂的产品线,如服装鞋袜或小家电等,以避免与电商平台直接竞争,选址至关重要,最佳位置应是在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区域。 http://m.9213.net/d76d6fB62A5C.html
3.在农村开个卖化肥.种子.农药的店需要多少钱?–960化工网问答农药经营在我国在法律上还属专营,由供销(含农资)、农业三站、厂家(采取直销)经营,但近年来,已经https://m.chem960.com/ask/q-9ae283f5c7774048863dcb182920dd48
4.野菜种植前景赚钱吗(10)篇大棚野菜的种植前景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它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其销量和售价都是不错的。一般能在大棚里面种植的蔬菜有荠菜、柳蒿芽等等,在上文中有一些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4 . 哪些野菜种植前景好 野菜种植一亩能挣多少钱 野菜现在是我国比较受消费者喜欢的一种菜,很多人都觉得野菜的食用价值要https://www.nygq.net/sites/post/z18pWneJmd
5.一年一度的禁止焚烧秸秆又要开始了卖农药来自天书cx一年一度的禁止焚烧秸秆又要开始了。卖农药的,卖除草剂的,卖化肥的,开医院的,又要忙活起来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旗又要竖起来了。哪能让你烧啊,真烧了,得砸掉多少人的饭碗,农民是原罪就对了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https://weibo.com/5582383652/OxobmsRjS
6.离开书本,怎样办一场“言传身教”的农业培训?2012 年,我在重庆做打平伙社区食堂的时候,就与合作的农户就谈过: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活化的生产,而不是工厂化的生产。在农场里,需要多少钱?能挣多少钱?在此基础上规划生产,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安排。 ●四川的唐亮(左图左一),广西的韦光海(右图)都是老六眼中规划清晰,生活状态也较好的返乡青年。 https://www.douban.com/note/868035353/
7.农药销售和化肥销售(精选12篇)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故意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二是明知是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而故意予以销售;三是故意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过失行为,如在不明知的情况下销售了假的或失去使用效能的农约、兽药、化肥、种子,不能构成本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566ec7z.html
8.开发商回乡当菜农今年收益可达200万元(图)青岛半岛网谁能想到这位几乎天天与土地打交道的李泓滔在此之前并不是农民,而是房地产商。李泓滔是土生土长的莱西姜山镇李家泊村的村民,在早年,他通过经营房地产而发家。虽然有钱了,可他总有一份农民的情怀。 “农民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没有品牌,价格卖不上,土地的附加值太低,再者因为滥用农药、化肥,地里长出的粮食、蔬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511/20151123/news_20151123_25874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