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不够规模化化肥单位用量比欧美多1至3倍大数据施用量减肥

原标题:中国农田“减肥”难,浙大大数据找症结:土地不够规模化

澎湃新闻记者虞涵棋

“面源污染其实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经济问题。”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6月24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

通过调研全国范围内逾2万农户,浙大的一个跨学科团队发现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农田“碎片化”是中国单位面积化学品施用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量化统计显示,户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每公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0.3%和0.5%。

从这个意义上,通过农地流转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规模化,可能是破局的关键点。

经济发展了,中国的化肥使用量为什么没降下来?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相比欧美、日本、巴西等国家,多了1至3倍,农药施用量则多了1至6倍。谷保静提到,2015年《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施肥量和经济发展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的,肥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越来越多。而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对“金山银山”的追求会慢慢转向“绿水青山”,人们开始用新技术解决环境问题。

欧美国家普遍在上世纪70年代迎来了这样一个倒U型的拐点。而中国的农业“减肥拐点”迟迟没有出现。

对于工业点源污染来说,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控制排污口直观而有效。对于化肥这种农业面源污染来说,从源头上控制化肥施用量十分困难。

中国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少施化肥?回答了这个问题,可能就找到了破局的方法。

谷保静注意到,在实验室或示范工程中有效的“减肥”手段,往往在因农地的碎片化而落不了地。比如“测土配方”技术,需要根据土壤测试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找到最因地制宜的化肥配方,农地的碎片化程度越高,测土配方就越难推进。他由此开始思考土地规模在其中起到的因素。

在控制了作物种类、地域、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肥料补贴、肥粮价格比、GDP等经济因素后,农地规模对于化肥使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户均耕地面积每增加1%,每公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分别下降0.3%和0.5%。

兼业“农民工”,拒绝专业“减肥”

为什么小农户反而成了施肥“大户”?谷保静解释道,这与技术的落地成本有关。与农用机械、灌溉设施等农业技术相似,学习“减肥”知识技术是一种固定成本,随着农地规模的增加变化不大。因此,对一些小农户而言,为了小规模农地而投入大量固定成本是“不划算”的。

国内大力推行的“4R原则”、测土配方,由此也难以调动小农户的学习和应用积极性。

在“打工”与“种地”之间,存在一种预期收入的竞争关系。研究量化分析认为,18亩是一个临界点。耕作面积超过18亩后,农民才觉得专心农业劳动比进城打工更为赚钱。

然而,据谷保静介绍,目前中国农村的户均耕地面积是6到8亩,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不在技术,不在工程,而在制度

碎片化的农地和兼业的农民工,既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论文指出,如果中国的土地规模得到充分扩大,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同时,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将分别降低三分之一和一半,农业收入也会提高一倍。

这项研究的政策意义也由此显现:中国正在完善农地流转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虽然看起来和化肥没有什么关系,但最终会促进农业走上规模化的道路,帮助农田“减肥”,改善生态环境。

“现在关于面源污染治理,国家瞄准的方向还是投钱,用工程的方式来管理。水专项一批一批投入了大量经费,但效果也有限。”谷保静说道。“实际上我们这个研究就告诉国家,面源污染治理的突破口不在技术,也不在工程,而在制度本身。”

在促进农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后,化肥和农药污染就自然而然会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只有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享受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小农户才会舍弃将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当做“社保”的心态。

让留在农村的人口从事规模化的农业生产,让进入城镇的人口真正融入城市化,在谷保静心中,这是社会应该发展的方向。

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关于中国农田“减肥”的论文是基于浙大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的首个发表的学术成果。包含了2011年至2017年间的4轮中国农村家庭的追踪调查数据,涉及中国农村家庭比较完整的信息,包括家庭的基本结构、就业、收支、财富、农业生产经营、土地利用与流转、人口迁移与市民化、金融行为、社会保障、教育等各个方面。

具体包括:2011年全国25个省(市、区)的农村家庭样本共5120户17276人,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2013年全国29个省(市、区)的农村家庭样本共16511户49060人,样本增加了省级代表性;2015年全国29个省(市、区)农村家庭样本共22535户76675人;2017年全国29个省(市、区)农村样本共12732户81945人。为便于对比研究,各年度的调查还包括了相应的城镇家庭的数据。

谷保静说道,研究团队下一步将尝试更量化地分析农业规模化的影响,从科学上解释小农户的行为,并试图进行制度分析。比如,在实际调研中,团队发现由于契约精神不足等方向的原因,农地流转会出现倒退的情况。此外,气候变化给农业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因素。

“我们会持续考虑农业规模化的资源环境效应,去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找到什么东西会影响规模化,通过什么路径影响规模化。这其中,涉及农民的行为、农民的偏好、农民的收入、农民的社保、农民的风险规避等方方面面。最终,它们与资源环境紧密相连,与社会制度也紧密相连。”谷保静说道。

THE END
1.全国:化肥施用量国家统计局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中国宏观.宏观分省.农业.农用化肥施用量,全国:化肥施用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2a580c6e81974648.html
2.2023年中国农用化肥产业发展分析农用化肥施用量持续下滑2023年,随着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生产过程对农药和农用化肥需求量也是有所上升。而农药、农用化肥在过去的使用量和农产品收入的增加都有其依赖性,所以对农药、农用化肥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在2023年,农用化肥产业将会发展蓬勃。 一是随着农用化肥施用量的逐年下滑,中国的农药供需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这一变化https://www.sgpjbg.com/info/2e94c961adddb9be9a36326c77fdf218.html
3.农业技术│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化肥和农药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投入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农事操作,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化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zcwOTU5NQ==&mid=2247491221&idx=2&sn=19fdec00da05c2091fc2d471f46efcb6&chksm=fbe49845cd77c8a2f0b9a9944132b0aa86ec38260c9813541c7d30113493ce343bd9ab171c1c&scene=27
4.农村统计年鉴EXCEL:全国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统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统计2000-2019全套excel文件包含在如下压缩包中:3-11 各地区农用化肥施用量统计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459154-1-1.html
5.中国主要年份耕地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统计(1978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资讯行! 在线帮助退出服务中文繁体 直接看源表 【行业分类】农用物资/农业基本建设【地区分类】中国 【数据采集日期】2020-12-31【数据采集出处】精讯数据 【数据采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项目】中国主要年份耕地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统计(1978-2020)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639349&db=TJ&view=view
6.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8篇(全文)由于中国的农业同质化严重, 存在靠量取胜的现象, 导致化肥、农药的使用不断增加。农药、化肥过度和过滥使用的后果是出现土壤酸化和板结严重、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品质降低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据蒋高明介绍, 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kg/hm2, 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tv45n5u.html
7.我国历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化肥使用量200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308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5404.4万吨 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464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5460.0万吨 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712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6027.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 (红马大叔辑录)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28/13/18252487_487930726.shtml
8.19872021年全国31省农用化肥施用量数据各省肥料的使用量该篇文章详细介绍了1987年至2021年间中国31个省份农用化肥施用量的数据,包括折纯量和各类型化肥(如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数据,以及数据来源和1997年后部分地区的缺失情况。数据可用于研究农业化肥使用趋势和政策分析。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987-2021年全国31省农用化肥施用量数据 https://blog.csdn.net/m0_71334485/article/details/135889306
9.我国历年的粮食总产量和化肥使用量200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3082.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5404.4万吨 2010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464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5460.0万吨 2011年的粮食总产量为:57121.0万吨;化肥施用量为:6027.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 (红马大叔辑录)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743419.html
10.北京市2001从统计年鉴录下来的数据,主要包括了2001年到2019年的化肥施用量数据,包含了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有效灌溉面积数据https://www.iteye.com/resource/weixin_44386973-13632008
11.过量施用化肥,危害不容忽视过量施用化肥,危害不容忽视 编辑手记 又到春耕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农家谚语。然而,有关专家对农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国80%的农户习惯于凭传统经验施肥,不考虑各种肥料特性而盲目采用“以水冲肥”、“一炮轰”等简单的施肥方法,全国有1/3的农户施肥量超过所种庄稼的需要量;https://www.cas.cn/xw/kjsm/gndt/200906/t20090608_647856.shtml
12.中国化肥的施用现状及趋势.ppt目前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氮肥生产、进口和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磷肥的消耗量居世界第二,生产量居第三;钾肥消耗量为世界第四位。可以说,中国的食物、特别是粮食之所以能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化肥生产与施用的增长是密不可分的。 1、我国化肥总施用量变化 1935年开始生产,但至1949年前,全国累计产量仅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1210/143618161.shtm
13.我国有机肥年投入使用量(中国肥料使用量)成都户口网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使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须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https://www.028honghai.com/219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