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8.03.18
外因:
第一:种地的人大多五十岁以上,都是些大叔大婶,不会上网。
第二:农资行业的销售渠道已经很精简了,厂家-代理-零售-农户,而农资电商也没啥创新,也离不开这些环节,甚至还加地推,成本甚至比传统渠道还高,没有利润点,怎么赚钱。
第四:农资行业潜力有限,农药1000多个亿,化肥8000多个亿,行业空间不大,支撑不了烧钱模式。搞电商一要把基层技术服务搞好,这个需要烧钱,二,城市物流体现满足不了农资及时性的特征,搞农资电商最好自建物流体系,这个更花钱,20亿就是杯水车薪,烧钱模式在农资行业行不通。
第五:农资行业赊销严重,实体店赊销还困难呢!电商先交钱的习惯让农民难以接受,更何况还不会上网。
第六:国外巨头,大部分行业内优质企业联合绞杀农资电商,行业阻力太大。
内因:
第一:农资市场虽小,但是,2014年,2015年一窝蜂上了很多农资电商,竞争惨烈,很多中小农资电商死的很快,一年都没过完就倒闭了,大企业也是艰难度日,最后都坚持不住。
第二:一些不良商家在网上卖些假货,重创了互联网的信誉。
第三:缺乏复合型人才,搞农业的不懂互联网,搞互联网的不懂农业,没有很好做到互联网+农业。
第四,农资电商心态急,大部分弄农资电商一开始就烧钱,还没找到适合的模式就去蛮干。应该围绕一个较小的区域,摸索出来合适的模式,找到生存之道之后再去烧钱,复制到全省乃至全国。
第五:大部分农资电商都是企业在搞,有企业的背景,是企业在背后支撑,这有三个坏处,第一,其他企业天然排斥,电商形不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第二,有企业的干预,就不容易找准定位,容易被企业左右,走向死路。第三,没有生存的压力,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生命力不强,不会全力以赴去做事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企业更容易有生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