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指出,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是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带动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会议决定,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同时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会议要求,要强化考核验收和督查,对未通过验收的,扣减或取消财政补贴并予以通报。宽带建设运行情况要接受社会监督。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偏远困难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农村电商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加强互联网金融布局,提升公司金融产品的安全性、高效性。大北农当前的金融业务以“农信金融”为主要载体,包括货款结算业务“农富宝”、农业互联网贷款业务“农信贷”(农富贷、农银贷、农农贷),本次投资天创云征信,利用其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公司沉淀的大量三农数据,有利于提升公司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安全、高效性。
继续优化饲料产业布局。大北农8月以来,已经先后增资、设立17家子公司项目,产业优化布局脚步之快、效率之高超乎市场预期。本次增资甘肃大北农12万吨猪饲料项目,主要考虑到甘肃市场对教保料的需求较大,北京运输的成本较高,因此在甘肃大北农项目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教保料生产线,更好推进甘肃大北农业务发展。
我们维持大北农2015-17年盈利预测EPS为0.3、0.45、0.52元,维持“买入”评级,继续强烈推荐!中期目标价20.25元,对应16年45XPE。
风险因素:(1)支付牌照申请、审批缓慢;(2)金融支付业务存在风险。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我们认为,此次合作有助于公司“生态农业+智慧农业”战略的进一步推进。主要基于:1、在种植业规模化趋势下,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发展前景广阔。从日韩经验来看,农用无人机相比传统喷防设备优势巨大,适合在我国复杂多样的耕地地形上推广,且无人机在种植业的应用顺应未来种植业规模经营的大趋势。而按我国18亿亩耕地每年喷洒5次,每亩作业价格10元测算,未来无人机一年植保收入将达到900亿元,市场空间广大。
2、从公司层面看,涉足农业无人机领域将使得公司“品牌种植服务平台”战略在后期更好落地,服务模式更加丰富。同时未来无人机使用所带来的种植大数据将同公司信息化业务产生巨大协同效应,并有望成为公司后期打造农业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入口。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主要基于:(1)公司有望成为成为农业信息化时代的弄潮儿。公司作为复合肥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信息化业务,牢牢抓住智慧农业战略,打造综合农业服务平台,未来发展远景可期;(2)公司是生态农业的先行者。公司正在进行着从化肥提供商向一体化种植服务提供商的转变,逐渐形成自上游原材料、中游肥料生产销售到下游品牌种植全产业链的产业生态闭环;(3)员工持股计划彰显管理层对公司的发展信心。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拟向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不超过350人募集上限为1.07亿元资金,2015-2017年业绩承诺净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35%,我们认为,在公司面临转型的时候提出此次员工持股计划,并承诺高业绩增速,体现了公司上下对未来经营状况的信心。
给予“推荐”评级。预计公司15~16年定增后摊薄EPS为0.31元、0.44元;我们看好公司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布局,给予“推荐”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吴立,刘哲铭日期:2015-05-14
新希望战略转型模式:打造开放式养殖云服务平台。
1)对养殖户而言,获得了相对最优的一揽子养殖综合解决方案,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以及养殖效率。
2)对产品服务提供商而言,则提供了与客户的直接对接渠道。其中的优秀企业,将通过互联网口碑效应获得加速壮大的机会。
3)对新希望公司本身而言,以撮合交易为切入点获取用户数据,为对接希望金融实现流量变现积累信用数据。同时还以平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打开养殖黑匣子,实现养殖全程的可监控和可追溯,为下游消费端的产品品牌形象的树立奠定了质量基础。
新希望战略转型目标:打造中国食材第一品牌。
新希望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能够为公司的年产约230万吨终端肉制品树立中国食材第一品牌的形象,以此获取品牌溢价,提高单吨盈利能力。为此,公司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两方面同时入手。生产端如前所述,搭建养殖服务云平台,监控养殖全程,实现可追溯。消费端通过滋生活、北京百镒通等以O2O模式打通产品渠道,在终端树立产品品牌形象。
新希望开放式养殖平台变现方式:对接希望金融,实现流量变现。
农村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搭建养殖云服务平台,公司将从中积累养殖户的海量交易数据。以此为基础,公司可以建立对养殖户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填补银行系统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空白,解决农村融资难、融资利率高等问题。最终打造成融资、理财、数据运营服务三大平台。
新希望VS.大北农:农业领域的“苹果生态圈”VS“安卓生态系统”。
1、共同点:两者都是以养殖为切入口,搭建农业互联网生态系统,获取线上养殖户流量。以海量交易数据为基础,通过公司传统产品销售及互联网金融实现价值变现。
2)大北农:打造“农业领域的苹果生态系圈”。通过猪管网、农信商城(猪交所)、农富宝、农富贷等一系列产品应用构成一个闭环生态系统。
2015年:公司迎来“行业景气+公司转型”双拐点。
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饲料企业,饲料业务历年来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贡献净利润8-10亿元,是公司的现金牛业务。公司的盈利波动主要是养殖及屠宰业务的带来的。这两块业务属于强周期业务,主要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我们认为,经过三年的产能去化,养殖产业链将在2015年7月份迎来加速反转。由此给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弹性。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不达预期;疫病风险;养殖云平台业务进展不达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陈佳日期:2015-05-14
报告要点。
本篇报告旨在为投资者解读北大荒的空间问题,即市场化带来的盈利空间问题。
我们认为,农垦改革即能给北大荒耕地的租金定价机制引入市场化的因素,从而促进土地租金向全国平均水平接轨。从空间角度测算,按全国400元/亩的价格、现有发包面积(1043万亩)计算,公司土地承包收入将达到41.7亿元,高出现有租金总收入70%。
从市场化的角度看,负资产止损剥离可释放可观盈利。公司将“止血止亏、关停并转”当做短期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公司在2014年成功负资产的剥离,导致直属工贸建及担保企业比上年亏损减少6.3亿元。但14年仍有纸业、鑫亚、浩化等5家工贸业子公司亏损7.6亿元,根据年报了解,公司亦在积极寻求“出售、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止损。一方面,积极寻求合作方通过其先进技术、管理模式来改造亏损子公司,彻底消灭亏损源。此外,如鑫贸公司、纸业公司,主要考虑清算或停产等方式止损。
给予“推荐”。我们坚定看好公司在农垦改革以及自身市场化改革下带来的盈利提升,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趋势下,不排除公司后期围绕土地开拓更多元的盈利模式。预计公司15、16年EPS为0.58元、0.69元,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农垦系统改革进程推进缓慢。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席鑫,孙琦祥,袁善宸日期:2015-05-13
公司多年蝉联全国农业制剂销售额第一:公司专注于农药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植保服务。公司拥有业界最优秀的1500多个农药、200多个肥料产品和众多的种子、农机具等产品,涵盖了大多数农用化合物和病虫草害防治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杀虫、杀局、除草等多种用药需要。公司共获得260多项发明专利,能为中国95%的弄作为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全力构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三农企业:产业互联网大浪潮下,三农变迁已在风口。14年公司互联网化格局已经开始构建,15年将延续三方面布局:一是继续联合深度合作客户以及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共同打造O2O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田田圈;二是全力打造B2B电商农资平台—农集网;三是借助农金圈P2P互联网金融平台,为种植大户提供金融服务。公司的目标是借助B2B、O2O平台做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三农企业;整合农资全线产品资源和多层次渠道资源,为农户提供系统的综合性的整体解决方案;优秀企业优质生活,未来3-5年让20%的一级奋斗者平均收入翻两番。
投资建议:公司将利用线下资源围绕农户、工作于农户,构建一个可全方位对接农户需求(产品、技术、金融、农产品销售等)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成为农民心中最信赖的农业服务品牌,把控农业服务的关键入口。我们坚定看好公司的转型方向、转型决心和执行力,期待公司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三农企业。考虑到15年公司线上平台农集网和P2P平台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盈利(公司预计15年B2B销售额大于100亿,P2P平台大于50亿),我们上调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0.43、0.72、1.12元,维持买入-A评级,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45元。
风险提示:电商平台进展低于预期
苏宁云商:三重奏(基本面扎实+安全边际+互联网零售风口),大象起舞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研究员:胡彦超日期:2015-05-07
投资要点
苏宁云商今日涨停,我们的点评如下:
产业高度看苏宁云商:
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零售无成功的模式可参照,探索期所付出的代价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转型期间所形成的有效商业模式,积累的运营经验以及重塑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深厚的护城河。
基本面扎实,业绩稳健增长:
根据我们的预测,2015年,苏宁云商线上收入保守估计317亿以上,线下相比去年持平或者略微改善,经过两年多的调整,苏宁云商线上线下融合运营通畅之后,公司GMV持续稳健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安全边际较大,未来市值向上空间巨大:
目前,苏宁易购进入快速增长轨道,用户体验、自有流量快速提升,品类结构改善,SKU逐步丰富,给予苏宁易购部分PS2.0,保守估值650亿.线下部分,苏宁推出互联网实体产品——苏宁云店,具备社交价值、渠道价值、媒体价值、场景体验价值、仓储服务价值等,苏宁云店有望引起苏宁线下价值的重构,若仅以传统价值估值,参照国美/百思买,给予线下PS0.35左右,保守估计300亿元左右.考虑在互联网零售发展趋势下,零售的线上线下边界日益模糊,苏宁作为传统零售转型互联网零售的先行者,拥有产业发展的最大资源禀赋,在人员方面,大股东具备绝对控制权,管理层调整优化,员工具备狼性执行力,给予苏宁”线上+线下+金融+物流“生态圈一定的估值溢价,苏宁云商市值保守估计1100亿元左右,合理市值1320亿元,对应目标价17.8元,重申”买入“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胡维波日期:2015-05-06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我们预计2015年全年毛利率有望达到20%。3)华东、东北和河南等新业务区域的毛利率上升约100个基点,但费用高企导致华东和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江苏省亏损额仍高达人民币2,600万-6,200万元。4)2014年销售管理费用率高于预期(为16.6%,而高华预测为16.1%),主要归因于新店员工招聘和新的薪酬结构下工资成本上升(人工费用率7.2%,相比2013年为6.6%)。我们预计门店合伙人制将带动生产效率改善并降低销售管理费用。
投资影响。
我们对2015-17年收入和盈利预测进行了微调。我们的目标价格(基于13%的2015年预期CROCI和1.5倍的现金回报倍数)仍为人民币10.20元。风险:上行:费用控制好于预期;下行:同店销售增速/新开门店低于预期。
事件.
公司发布1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30.5%;考虑增发摊薄后的EPS为1.11元,业绩符合预期。1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现1.5元(含税),同时转增10股。
公司同时发布15年1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3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33.0%。公司预计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35%。
复合肥销量稳健增长,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毛利率.
公司14年销售复合肥467万吨,同比增长26.7%。由于复合肥价格跟随单质肥波动呈下跌趋势,导致收入增速低于销量增速。我们认为公司复合肥销量的稳健增长得益于新增产能释放、新产品推广以及渠道的持续优化,随着贵州、菏泽、临沭、广东等地新产能于15年释放,以及持续加强对硝基肥、水溶肥、套餐肥等新产品的推广,预计未来公司复合肥销量仍将保持稳健增长,15年1季度已经观察到新产品销量快速增长的趋势。
公司1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88个百分点,费用率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源于两方面原因:原料单质肥价格跌幅大于复合肥,以及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控释肥、硝基肥的收入增速均高于普通复合肥,水溶肥在14年也开始贡献增量,同时这些新型肥料的毛利率要明显高于普通产品。随着公司未来加强推广新产品,我们认为产品结构仍将继续优化从而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公司向综合型农业服务平台发展的思路逐渐清晰,在年报中提出未来将推进服务转型,探索农资电商模式打造国际化的电商平台,与其他农资企业开展广泛战略合作,以及开展特色农产品经营等发展思路。我们认为中国农业正在发生的变革将催生出一批巨头企业的崛起,而公司作为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凭借突出的战略布局和资金、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有望成长为真正的巨头。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1.46元、1.90、2.4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复合肥销量不达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赵金厚,叶洁日期:2015-05-06
事件:温氏集团拟以换股吸收合并大华农公司方式实现整体上市。本次方案,温氏集团发行价格为16.30元/股,大华农换股价格为13.33元/股(较停牌前收盘价7.87元/股溢价69.4%),则大华农与温氏集团的换股比例为1:0.82。本次发行前温氏集团总股本为31.9亿股,本次发行股数为4.37-4.41亿股(考虑大华农实施中的股权激励计划),发行后总股本为36.27-36.31亿股。
国内规模最大的畜禽养殖企业。温氏集团创立于1983年,目前以肉鸡、肉猪养殖为主,以奶牛、肉鸭养殖为辅,配套经营食品加工、农牧设备制造等产业。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80.4亿元、净利润26.6亿元,其中,养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95%以上。2014年温氏集团商品肉猪、商品肉鸡年销售量分别达到1,217.93万头、6.97亿羽,各占全国肉猪、肉鸡出栏量的1.66%、8.51%、占全国黄羽肉鸡出栏量的19.10%,规模均居国内第一。
独特的“温氏模式”助推公司发展壮大。(1)产业链一体化下的紧密型“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推动规模快速扩张。公司实施产业链一体化养殖,集品种繁育、种苗生产、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销售等各环节,在关键环节——饲养管理上实行紧密型“公司+农户”合作模式。该模式下,公司给予农户充分的激励与坚实的技术支持,综合养殖效益较高,同时,借助农户场舍与人力解决了规模养殖的土地、资金等难题,推动公司多年来轻资产、低成本、跨区域快速扩张。(2)广泛的员工激励机制。公司创业发展过程中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主要干部和骨干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合并后非温氏家族的董监高成员合计持股15.4%,仅次于温氏家族16.7%),从而保持员工成长、股东愿景、公司发展目标的始终一致,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员工创业积极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5-17年,温氏集团产能持续扩增,畜禽行业景气恰逢回升周期,产品价格有望持续上涨。假设肉猪、肉鸡年出栏量分别为1290/1350/1430万头、7.8/8.3/9.0亿羽,均价分别14.5/14.8/14.1元/公斤、13.1/13.4/12.7元/公斤,则15-17年换股吸收合并后的温氏集团实现净利润31.6/38.7/41.3亿元,同比增长13.8%/22.6%/6.7%,实现EPS0.87/1.07/1.14元。对养殖业务、兽药业务进行分部估值: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养殖业务15年市盈率45倍,并且依据可比公司生物资产单位理论市值计算公司养殖业务市值;给予兽药业务15年市盈率30倍,则合并后温氏集团目标市值为1431亿元,目标价39元,较发行价格16.30元有140%上涨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生猪价格波动、疫病风险、公司规模扩张低于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吴立日期:2015-04-27
我们的分析和判断:1、拟更名“智慧农业”体现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江淮动力2014年收购上农信后,战略转向农业信息化业务。本次拟更名“江苏农华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体现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的决心。
上农信将通过农易云、农易追溯、以及农易物联网等产品体系为政府及经营主体实现信息化,帮助“新农人”搭建财务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同时建立起全国性的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利用互联网对接上游服务提供商,如农资服务商、生活服务商;以及对接下游消费者,利用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农产品,形成电子商务平台。
公司将通过对接上下游形成完整的全国性的“农资交易-生产-农产品销售”闭环农业互联网平台。
公司平台将由“系统+中间服务+电商”三大部分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市场”的平台,通过平台:1)抓住了生产源头、质量的控制。2)在中间环节提供金融服务、专家服务。3)在后台具有电商平台的支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新农人”运营服务平台的核心:提高农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效率!2015年战略将加速落地!。
欢迎调戏小编长按识别图片中二维码即可-
[责任编辑:yufang]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今年以来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