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生态农业,不应将化肥妖魔化

其中,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没,农作物一半以上产量来自化肥。新型肥料是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精准农业的大气候下孕育,生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产业,大力发展、推广新型肥料,研发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料,修复、改良生态环境利国利民,势在必行。

现在有些人谈到化肥就害怕,认为化肥是环境污染的“元凶”,把化肥妖魔化,认为“减肥增效”就是全盘否定化肥。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是合理施用化学肥料,而不是拒绝使用化学肥料。现代农业离不开化学肥料,生态健康也离不开化学肥料。我们应大力提倡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配合施用。

对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的再认识

化肥是农业生产里面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自化学肥料出现以来,极大地保证了世界的粮食安全。过去大量的研究跟生产实践都证明,全球有一半的粮食来自于化肥的使用。中国的粮食增产,50%以上是来自化肥使用的结果,所以没有化肥,我们就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口。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肥料投资最大,我国农民仅仅化肥支出一项就占全部农田投入的一半以上,因而肥料投入产出比极大影响着农业效益的高低。70年前,德国科学家在回答美国科学家关于欧洲粮食增产原因的答案是:如果把粮食看作100,则化肥的贡献占50%,品种占30%,其它管理措施占20%。我国近年资料也充分证实了化肥对作物增产的巨大贡献,化肥贡献率在50%以上。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一直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即利用作物秸秆、人畜粪尿、绿肥等方式培肥地力,粮食产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秦汉至清朝2000余年间,我国每亩小麦和水稻的产量仅从106斤和80斤增长到195斤和291斤。而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70余年间,我国小麦平均单产达到700~800斤,高产地区达到1500斤。其中,化肥的施用发挥了关键作用。科学家研究证明,不施化肥和施用化肥的作物单产相差55%~65%。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最好的施肥方式是化肥、有机肥与生物肥配合施用。传统农业中耕地养分含量主要由成土壤矿物决定,绝大部分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养分缺乏。例如,我国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低,据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平均含量仅7.4mg/kg(如玉米最适宜的含量不应低于8mg/kg)。通过施用磷肥,近40年来我国土壤由于长期施用含有高磷(P2O546%、N18%、总养分含量64%)的磷酸二铵,致使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上升到23mg/kg,土壤中磷严重过剩造成酸化、营养失衡和板结。

我国是有机肥料生产和使用大国,一般认为,有机肥料是安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有机农业实践中,提倡使用有机肥料而拒绝化学肥料。国内绿色食品的肥料标准中,也规定只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所谓有机肥料是指农家就地取材、自行积存制作的多种肥料,也称“农家肥料”。有机肥料以富含有机质的动物、植物为原料而积制,除含植物所必需的氮、磷、钾外,还含有其他营养成分,故又称完全肥料。常用的有人的粪尿、厩肥、家禽粪、家畜的蹄角、鱼杂、骨粉等动物性肥料;油粕、绿肥、豆饼、酱渣、米糠、堆肥、塘泥、凼肥等植物性肥料和腐殖酸、泥炭、硅钾肥等矿质肥料。但均须经腐熟、活化后才能施用,否则对作物和环境是有害的。

其实,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一样,施用不当和过量施用,同样会带来硝酸盐淋失、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风险。近些年,我国规模化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中重金属、抗生素等含量增加,有机肥料的安全性也存在隐患。

我国肥料产业现状

经过多年农业生产实践经验总结,根据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学、环境保护学、农业气候学、生物化学、食品卫生学等理论依据,目前我国在肥料生产、销售、施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误区,如肥料利用率低;重化肥,轻农肥、中微量元素肥料、有益元素肥和生物肥的施用;肥料品种单一,新肥种研发进展缓慢;施肥的盲目、随机性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肥料增产效果的发挥,最大限度地阻碍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及经济效益的增长。

其中,首要的问题是我国化肥存在高投入低产出、利用率低、肥效差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肥料生产和投入随着用量的增加亦表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化肥生产和进口量增加较快,年均增长率12%以上,主要是氮肥、钾肥和磷肥。氮肥生产能力是远远超出我们的需求,钾肥还需进口。同时,一些地区的化肥施用量长期超标,尤其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世界化肥肥效试验统计与我国的结果一致。要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肥效,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必须十分重视用好化肥。一方面要抓“开源”,即增加生产和适量进口,增加化肥有效供应;一方面要抓“节流”,即合理施用,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两者不可偏废。肥料生产、施用及新型肥料研发中均应以能否提高肥料利用率为其衡量标准。

其次,我国在农业生产重也存在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农肥,并长期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有益元素和微生物肥料的问题。农肥、化肥与微生物肥料同等重要不可代替,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稳产、高产、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后劲,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缓解化肥比例失调,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合格的A级、AA级绿色食品具有重要意义。化肥、农肥、生物肥料并举,合理配合施用,决不能将三者对立起来或偏废,否则将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为了更好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发扬我国重视有机肥的传统,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达到完美的结合,应重视提倡研究开发有机、无机、生物相结合的新型肥料。

除此之外,我国还存在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新型肥料研究进展缓慢,土壤养分失衡的问题。而盲目、随机性也是当前肥料生产、施用中的突出问题。只有采用合理、科学、平衡施肥方法才能得以逐渐解决,才能使作物产量提高并改善产品质量,使农业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开创农业生产新局面。

平衡施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需肥特点,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制定出系列农艺措施,从而获得高产、高效,并维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肥料产业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化肥、农肥、生物肥料并举,合理配合施用,决不能将三者对立起来或偏废,更不要将化肥妖魔化,否则将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国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利用率,同时应大力研究、发展、推广新型肥料。

新型肥料是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精准农业的大气候下孕育,生长,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肥料产业,其在营养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具有肥料养分释放速度的调控功能,保水功能,防病虫、抗寒、抗旱、抗重茬等抗逆功能,这些不同的新型肥料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高效提质,即利用率高、节能节资,绿色低碳,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THE END
1.化肥知识百科化肥的种类有哪些化学肥料知识大全→MAIGOO知识(1)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碳酸氢铵、尿素、销铵、氨水、氯化铵、硫酸铵等。 (2)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包括普通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当今施用不多,主要品种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70668.html
2.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8篇(全文)农技推广部门的肥料一般都经过了试验、示范,适合当地农田施用;农技部门的技术人员、推广人员懂技术,对当地的土壤状况了解,他们经营销售的化肥品种比较可靠,而且可以得到详细的技术指导,可以使购买和使用化肥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在购买化肥时,不要购买路边货,不要轻信走村串户的个体不法推销商。购买肥料时,一定要购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tv45n5u.html
3.2024年10月中国肥料进出口主要品种明细(尿素出口3千吨)按养分折算,1~10月累计进口的氯化钾和三元复合肥折氮磷钾纯养分为662.4万吨。 1~10月中国主要粮油类农产品(谷物、豆类和植物油)折算隐性进口化肥折纯养分达到792.3万吨,同比增幅为7.2%。 一一 月度进出口明细 一一http://www.cnfert.com/_zixun/_hangye/2024-11-18/111795.html
4.中国十大复合肥品牌是那些?(10)篇央视网消息:近期(6月18日-6月22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小幅下滑。6月25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CFCI)为2170.08点,环比下跌13.14点,跌幅为0.60%;同比上涨242.52点,涨幅为12.58%;比基期下跌208.79点,跌幅为8.78%。6月25日中国复合肥零售价格指数(CCRI)为2447.85点,环比下跌7.50点,跌幅为0.31%;同比上涨170.https://www.nygq.net/sites/post/WKbkZv2A8r
5.化肥的种类微量元素肥料品种也较多,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肥为硫酸锌,锰肥为硫酸锰,钼肥为钼酸铵,铜肥为硫酸铜,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随着农化研究的深入,复混肥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复混肥是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最常见的复合肥是磷酸氢http://www.yuanlin365.com/yuanyi/6770.shtml
6.化肥百强官方网2007年进入淡季以来,化肥产量依然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2007年,化肥产品生产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增幅全面降低。尤其是12月份,各化肥品种的产量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 据对全国30个省(区、市)化肥市场监测,11月份国内主要化肥品种价格继续上涨。国产化肥零售价格中,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http://www.hf100.org.cn/2009/news-show.asp?tid=7&id=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