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监督情况的报告
目录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监督情况的报告
一、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情况
二、当前实施进展情况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照护机构建设选址难、从业人员素养能力弱。照护机构对采光、设施、消防等标准都较高,我市尤其是鹿城、瓯海等人群密集房价高企的城区在选址上存在者较大困难。另一方面,照护机构从业人员需要兼具儿童早期发展学习、生活照料照护等专业知识技能,但目前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
四、下步工作打算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一、监督工作情况
二、项目进展情况
三、存在问题
在养老服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养老服务专业化程度还较低,标杆性养老服务企业(组织)较少,专业养老服务供给较薄弱。二是养老服务场地选址难,可供挑选的养老服务场地存在地理位置偏远、居于高楼、用房不集中等不利条件,无法高质量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三是养老社会支持度仍较低,尤其是年龄层偏年轻的市民群体,自身和家庭还未面临养老压力,无法感同身受。
在残疾人服务保障方面,无障碍改造工作大部分进展顺利,但也存在每个县(市、区)进度不平衡的问题。
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住户反对。特别是底层住户或相邻住户往往态度消极甚至反对,不少加装电梯项目因反对而搁浅,甚至出现了住户到政府部门信访闹事的情况。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市加装电梯多集中在鹿城区,占全市完成量的一半左右。三是资金筹集困难。虽然我市已陆续出台财政资金补助政策,提取住房公积金、物业维修专项资金用于加装电梯的管理办法,但剩余部分资金仍需住户自筹。
四、下步工作建议
二是要加大攻坚克难力度。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梳理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法规保障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及时等重点难点问题,主动与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善于借力、形成合力,及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一、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二、项目实施完成情况以及总体评价
四、意见建议
二要合理优化停车场选址。要进一步统筹完善我市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居住、医院、学校等建筑停车配建指标,在商业中心、公共服务场所等区域重点配套建设停车场,谋划推进学校操场地下、立体停车库等特色停车场项目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
一、监督工作基本情况
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
三、下一步监督工作打算
监察司法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和葛益平主任在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专项监督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扎实做好专项监督工作,推进民生实事项目高效完成、及早惠民。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促化解。根据专项监督工作发现的问题和牵头部门提交的问题,做好原因分析,督促有关单位加强研究、提出方案,加强协调配合、扎实做好工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排除障碍,并督促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三是坚持效果导向促提升。我们下一步将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强对未完成项目的施工进度和已完成项目的建设质量情况监督检查,对标对表抓监督,保质保量抓项目,努力提升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专项监督工作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
一、监督工作进展情况
(三)进行多轮督查调研。由厉秀珍副主任带队赴苍南县、洞头区、平阳县分别调研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情况,听取部分县(市、区)政府的情况汇报。在调研期间,视察了苍南星海学校食堂,查看了疫情期间食堂设施设备的配置情况,了解了该校“阳光食堂”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查看了食堂后厨的实时监控录像;视察了老街农贸市场,到该农贸市场快检室了解其运行管理情况。
二、具体项目完成情况
三、下步监督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监督力度。总体来看,市市场监管局有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监督,但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建成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的总数虽已经完成目标,但分县(市、区)的数据,在个别地区存在滞后情况,后续将组织人大代表对推进慢的项目再次进行现场督察,查找问题原因,督促责任单位按期完成。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针对存在问题,主动沟通,分析原因,共破难题。后续,市人大财经委将持续加强与市市场监管局的沟通协调,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同时,还将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督促有关单位加快手续办理、加强配套资金落实,促进项目加紧完成实施,全力做好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监督方案、对照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分解和工作计划安排表,教科文卫委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积极部署,在徐育斐副主任的带领下,抓紧抓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
三是紧盯质量监督。“明眸皓齿”工程进入第二年,已经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数量方面完成难度不大,监督检查中要求各地要注重量质并举,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在群众增加获得感的同时,提升满意度。
二、项目完成情况
今年的“明眸皓齿”民生实事分解后主要有三项内容:
三、意见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宣传。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科普宣传活动,特别是学校还要加强近视防控、口腔卫生知识的宣传,形成政府、学校、家庭联动的局面。
三是进一步探索长效机制。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形成“明眸皓齿”温州样本的标准化模式和流程。
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
一、开展监督工作情况
一是及时制定方案。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方案下发后,工委及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议,确定了专项监督工作计划,组建由工委全体成员、部分专委委员、专业代表小组成员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
二、项目完成情况及评价
民生实事项目的职能部门市应急局和市水利局高度重视,及时制定计划,强化各类保障,有力推进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四、下步督查打算
一是督促县级财政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加大补助力度,确保所需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以有利于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为地方可持续推进病险水库山塘加固整治及干堤加固项目提供坚实的保障。市水利部门要想办法帮助县(市、区)争取更多省市财政补助资金。
二是继续每月了解项目进度,建议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通报,对进展较慢的地区采取每周通报工作进度,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确保如期完成,争取提早完成。
三是继续加强实地督查,对进展较慢的文成等地继续开展实地督查,并对项目质量严格把关。同时督促全市水利系统实施市县乡三级联动,明确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项目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
一、开展专项监督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一)推广方式有待探索。示范小区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试点,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方式,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但目前示范小区的工作方法主要依赖于桶边督导、上门规劝等高强度人力监管模式,部分示范小区实行积分兑换的方式也需要大量资金成本,这些做法都难以持续和推广。
(三)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收运过程依旧存在“混收混运”现象,挫伤群众参与分类的积极性。易腐垃圾专用运输车配备不足,垃圾运输车更新改造不到位,部分车辆未达到密闭运输的标准,无规范防护及环保配套设施。在与代表交流中,有代表反馈部分小区存在定点投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垃圾桶容量不足,导致垃圾桶周围垃圾乱放现象,造成二次污染。
(四)宣传引导不够深入。宣传方式比较单一,未做到入脑、入心、入户。老百姓受传统习惯影响,主动配合分类的意识还不强,自觉性难以发挥和持续,再加上从众心理较强,看大多数人都还没分,也就对参与垃圾分类产生了懈怠心理。
四、意见和建议
(二)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垃圾革命”归根到底是“习惯革命”。人人支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才是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要坚持宣传开路,创新宣传方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宣传工作。合理运用“积分兑换”“红黑榜”等奖惩措施,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让生活垃圾的良好习惯成风化俗。特别是要发挥基层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社区、业委会、物业、志愿者和居民的协同联动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二是形成工作合力,提高项目完成质量。充分发挥民生实事监督小组作用,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充分利用监督小组中的代表和专家力量,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农资工委
从监督和调研的情况来看,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建设,按照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配强工作专班,加强推进力度,确保工程落地见效。
一是部分山区水源保障和保护工作有待加强。我市农村供水点多面广,水源大多就近采用山塘水、溪坑水,水量受降雨影响较大,有明显的丰枯期和丰枯年,枯水期供水能力难以满足用水需求。同时,这些零散的水源保护管理难度大,易受人为活动影响造成污染。
二是县级统管机制不完善。县级统管机构成立后,人员的招聘、培训以及长效管护资金的奖补政策等还有待完善。如文成、泰顺、永嘉等山区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县级统管机制还不完善,存在经费落实不足、人员落实不到位、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闻媒体力量,对农饮水工作中的突出例子、典型工程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工作范围。同时,为农村群众宣讲饮水安全常识,普及消毒卫生知识,强化健康饮水观念,营造群策群力、合力推进的工作氛围。
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
(一)培训力度还需加大。受疫情影响,今年外地来温、返温、留温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较往年更少,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缺乏必需的人力资源基础。还需加强家服人员本地培育和外地引进力度,完成好年度培训任务。
(二)培训后上岗率不高。由于家政服务人员社会地位不高,本地家政培训人员就业热情不足,部分已经建档持卡的家政服务人员,仅在各自家庭小范围内开展家政服务活动,没有进入全市的家政服务行业中,未能兑现其培训价值。
(三)家政服务方面优惠扶持政策不多。要进一步出台扶持家政服务发展的优惠政策,把家政服务当作产业来打造,鼓励更多人参与从事这个行业,发挥其在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推动加大重点工作力度。一是加快推进家政服务网点进社区。完善家政社区服务点布局,加强功能融合。二是提高培训后家政服务上岗率。积极利用人员培训、免费健康体检等优惠政策,加大对有意向参与培训人员的筛选,让愿意上岗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享受优惠政策。三是加大外引内联缓解市场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