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典型案例案例七:创新理论学习“五学”模式,提升“三种”能力,以“政治三力”引领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测试中心”)隶属农业农村部中国热科院,是集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76人,在职党员57名,比例达75%。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这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民生问题、民心工程,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政治问题。测试中心党委坚决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总要求,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凝练出的理论学习“五学”模式,针对性去解决关于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怎么看”的问题、“怎么想”的问题和“怎么干”的问题,全面提升测试中心党组织以政治判断力来找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政治站位和职责定位的能力,以政治领悟力来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规律和方式方法的能力,以政治执行力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务求实效的能力,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激发,守护“舌尖安全”第一线更加有力。

二、做法亮点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测试中心党委始终坚持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要求,拧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总开关”,以政治建设引领中心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创新理论学习“五学模式”,强化“政治三力”引领

测试中心党委始终将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模式,凝练总结出理论学习的“五学模式”。一是明确任务学。坚持“清单化”学习机制,对党委、支部、党员层面的学习任务、活动内容、学习材料等列出清单,做到学有方向、有任务、有标准。二是抓准内容学。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根据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和普通党员三个层次的职责、任务不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三是抓住关键学。坚持先抓关键少数的思路,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实现领导示范带动学,推动中层骨干跟进学,带动广大党员普遍学。四是形式多样学。注重形式多样、创新,包括但不限于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家辅导报告、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观看廉政警示片等,并通过宣传营造学习氛围。五是解决问题学。贯彻“以学促干”的要求,把学习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使学习成为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

(二)打造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战略力量,坚守安全“底线”

(三)服务热带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推进标准引领

测试中心科技人员指导外国学员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实验操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测试中心党委坚持抓发展就是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抓准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引领发展这个“牛鼻子”。一是以标准建设引领国内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经济作物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依托单位,基本建立起涵盖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热带作物标准体系,组织教学、科研、生产等单位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近600项,引导地方、企业制定地方标准200余项,团体标准50余项。其中,测试中心制定农药残留国家标准100余项,是《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21)主要制定单位之一。二是以标准建设提升我国热带农业质量安全“话语权”。中心将天然橡胶、香蕉和木薯等10项产品质量、生产技术规程、加工储运标准翻译成束埔寨、越南、老挝等5种语言,多次前往老挝和束埔赛进行标准的宣传、推广,既从农产口进口渠道保证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提升热带农业标准国际“话语权”。

(四)胸怀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全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干事业,谋发展,人才是关键。测试中心党委坚持胸怀大局,立足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业发展全局,长期致力服务于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坚持在实践中淬炼党性,积极选派青年党员作为科技特派员、挂职乡村振兴工作队等,并深入开展“一所对一县”行动,搭建单位与地方产业桥梁,畅通产业问题“收集”与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反馈”渠道。二是支撑地方监管队伍建设。帮扶市县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协助三亚、东方、陵水等多个市县农检站(中心)通过省级CMA、CATL双认证。派专家组为琼海、东方、澄迈等市县“农安县”提升创建质量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培训基层检测人员200余人,全面助力基层农产品监管支撑体系的队伍建设。三是开展援外培训。针对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技术、标准转化推广、农药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积极开展院外培训,培训来自菲律宾、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等国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400余名。

(五)推动热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热区乡村振兴

测试中心派科技人员对口帮扶五指山冬季瓜菜产业海南日报供图

三、取得成效

近年来,测试中心党委的优秀表现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认可,先后获得了海南省直机关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职工之家”,中国热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中心2人次荣获海南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6人次获中国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3人次获中国热科院“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论文获海南省直机关党建课题研究一等奖1次、优秀奖4次,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优秀党建课题研究成果1篇。

THE END
1.生产质量问题分析案例(通用6篇)12.周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014年6月13日,陕西电视台《第一新闻》报道了西安市周至县某村个别韭菜种植户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甲拌磷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经调查,该村韭菜种植面积700亩左右,韭菜专业合作社内种植户300余户,均能按国家有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和生产,规范防治韭菜害虫用药以功夫、毒死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z870se.html
2.2020年检察公益诉讼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在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最高检组织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将“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食品问题作为六项重点之一,促进相关部门深化源头治理,并公布了公益诉讼检察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我们从中选择了两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典型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586883&moduleid=21
3.广州公布8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典型案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3年,广州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查处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发挥案例的警示震慑作用,农业农村部门将8宗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https://new.qq.com/rain/a/20231101A05VN900
4.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典型案例2023热点关注安徽315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典型案例 一、案情简介 2022年7月,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其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兰花牌”樟脑球该线索显示在“拼多多”网站上名为“展煜”的网店经营的“兰花牌”樟脑球有高度的刺鼻味,易导致消费者眼睛刺痛、咳嗽等症状,怀疑这樟脑球有问题。接到线索后,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调取了https://www.ah315.cn/m/display.asp?id=139565
5.质量安全心得体会(通用21篇)三责任要到位。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近期,南阳市下发了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必将全面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802969.html
6.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通知公告1.2就业质量7 1.2.1就业率7 1.2.3就业起薪点8 10 1.3成长成才https://www.hnkjxy.net.cn/html/809/2022-01-07/content-8186.html
7.物联网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 通过对农产品进行二维码标识等,可以实现从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到销售等全供应链的可追溯性,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产品销售。 除了用于农业的生产领域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的居住环境进行监测。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做到一定程度的提https://www.qianjia.com/zhike/html/2020-09/15_28713.html
8.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例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依法依规加大查处力度,查处了一批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 一、陈某使用禁用的农药案 http://df.youth.cn/dfzl/202112/t20211216_13354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