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主持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拍热扎提·阿不都
眼下,新疆各地“网红”达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使出浑身解数,通过直播让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上“云端”,让原本“养在深闺”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让我们连线各地,近距离感受主播们的热情和农副产品的魅力。
把新疆农产品卖得更远
连线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热依达
“‘双11’期间,我们在做新疆馕的专场直播,通过各大直播平台销售16种馕产品。通过直播,为新疆的农副产品走出去贡献一点力量。”11月10日,正在为“双11”购物狂欢节直播活动布置现场的喀什禾众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小已说。
阿克苏苹果、叶城核桃、库尔勒香梨……根据新疆特色林果的成熟时期,张小已会调整重点直播带货的产品。“现在我们新疆的物流业发展得很好,这为我们销售新疆鲜果带来了很大便利。”张小已说。
助力农产品上“云端”
连线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宋雅文
“我们已经提前备足货源,延长直播时长,全力备战‘双11’。同时,保证产品质量,让顾客买到质量最好的新疆特色农产品。”朱虹美说。
2013年,从湖南来新疆旅游的朱虹美,与精河县枸杞结缘。同年底,她再次来到精河县,在网上开设新疆农家干果特产专卖店,开启创业路。优质的农产品和热忱的服务,使朱虹美赢得了众多客户的尊重与信任,客户数量不断上升,销售额也逐年提升,生意红红火火。
今年4月初,精河县启动本地网红培训计划,专门聘请内地电商企业团队培训指导精河本地网红;同时建立网络直播基地。朱虹美也成为电子商务授课老师,手把手教大家做直播,带动更多人受益。
工作队代言“自家”产品
连线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张婷通讯员雒杨雪
“这是草膘牛,是我们吉迭勒村绿农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出来的。牛油颜色发黄,瘦肉嫩,适合炒菜……”11月8日,在布尔津县阔斯特克镇吉迭勒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直播间,布尔津喀纳斯农商银行驻吉迭勒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努尔别克·斯拉木别克对着镜头,向网友们介绍着“吉迭勒村好物”。
通过电商直播,不仅村里的“牛羊肉”成了热卖的“香饽饽”,作为当地特色产品的奶疙瘩、蜂蜜、炒奶粉等也在直播间里“俏销”。
吉迭勒村属于牧业村。以往村民做的奶制品和特产都要送到县城销售。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举办了网络直播带货培训班,邀请专业讲师授课,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学习参与网络直播销售,如今,不少村民掌握了直播销售技能,从“门外汉”变成了“多面手”。
“借助‘双11’电商营销契机,通过直播,我们想把村里更多的特色农产品送上‘云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努尔别克说。
吉迭勒村只是布尔津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布尔津县开展电子商务轮训覆盖7个乡镇、68个行政村,累计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课程22场次,总计电商培训382人次。
“我们将充分发挥电商平台信息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培训教育、互联网、旅游消费等措施,依托‘公司+合作社+实体体验店+电商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实践,让农副产品搭上电商走向广阔的线上市场。”布尔津县商科工信局局长唐军说。
“网红”带货巧助农
连线人:墨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绍斌
“墨玉县的葡萄干、大枣、核桃等农产品品质高,都是直播间里的畅销产品。”11月9日,在墨玉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正在为“双11”直播做准备的阿依图娜·阿卜力克木说。
2020年,阿依图娜返回家乡,做了一名自媒体从业者。在她拍摄的短视频里,记录了墨玉县老家院落里的生活日常及南疆地区的风土人情、美食景点。阿依图娜还通过网络直播,帮助墨玉县农户销售农副产品。“接触自媒体两年多了,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帮助乡亲们带货,让更多家乡特色农产品走出去。”阿依图娜说。
近年来,墨玉县各地乡村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村电子商务网络越织越密。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点179个,累计进行电商培训2.6万人次。孵化企业15家,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入驻企业8家,并打通了县乡村三级流通体系。
“今后,我会利用好电商网络销售平台,借助团队力量,让墨玉县更多更好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阿依图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