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多部门系列举措全力保障复工复产
工作人员检查农资产品质量陈玮摄
连日来,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分类施策,灵活安排,为企业和农民提供诸多便利和帮扶,促进复工复产,保障春耕顺利开展。
防疫不误春耕我市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检查
中国甘肃网2月27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陈玮)春耕时节,化肥、种子等农资供应是否正常?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2月26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全市农资产品质量及生产经营情况大检查,全力为春耕春播保驾护航。
当日上午,记者随同检查组执法人员开到位于高新区定远镇的甘肃苏地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20多个品种的农用化肥,产品销售网络覆盖西北五省,是我市农资产品生产行业龙头企业。走入厂区大门,记者看到入口处设置了测温登记台,对进入厂区的车辆进行消毒,对入厂人员一一测温,体温合格后才能进入厂区。在厂区里,两台叉车正在紧张地搬运原料,工人们佩戴口罩,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在检查中,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对该公司产品进行抽检。
当前生产状况是否正常?面临哪些困难?检查中,市场监管部门还对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嘘寒问暖,多方协助企业恢复生产。该公司总经理刘一胜告诉记者,各地长途客运班车未恢复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员工返厂难,厂子缺人手,难以运行。为了确保不误春耕,企业前期派车前往多地,专程接运员工,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难题。生产原料出现一定幅度的涨价,企业并未提升产品出厂价格,以减轻农户成本压力。
随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还对榆中县多家种子、农药、肥料等经营门店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资质、经营许可范围、产品质量、生产销售台账等,强化农资打假,切实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裕。同时,执法人员提醒生产经营者及在场的群众,疫情防控不可松懈,口罩一定不忘佩戴,勤洗手,多通风,定期消毒,有序选购,确保春耕和防疫两不误。
我市化工企业全套技术装备驰援医用级聚丙烯原料生产
天华院作为一家集化工装备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其自主研发的聚丙烯挤出机、干燥器、汽蒸器、离心机、喂料机等专用设备与成套装置,是各工厂生产合格的医用聚丙烯材料的关键设备。
兰州高新区税务局助企业享财税优惠政策
在疫情特殊时期,为确保企业尽快享受政策,兰州高新区税务局借助网络优势,采用滴灌式的网络深入宣传,点对点的对辖区企业进行政策宣传和辅导,帮助企业财务人员及时快速地了解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据兰州顺丰速运财务部柳经理测算,从2020年1月1日至今,企业居民收派服务收入按照免税政策计算,仅增值税就可免去企业350万元税款。
交警部门加强道路监管确保安全畅通
中国甘肃网2月27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葛强)近日,随着大量企业、单位陆续复工复产,市区和周边高速公路国省道路的车流明显增大。昨日上午,城关黄河大桥东西引道、滨河路白云观、安定门等路段出现了“久违”的“早高峰”拥堵情况。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兰州公安交警调整警力部署,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的道路管控措施,扎实做好防疫情、保运输、保畅通、保安全等各项工作,确保市民安全、便捷地出行,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单位复工复产提供交通保障服务。
城关区交警大队结合辖区道路交通特点与规律,对企业复工复产期间道路交通进行勤务调整,加强道路监管,确保道路畅通。城关交警层层落实责任制度,合理安排勤务,加大对事故多发路段、易拥堵路段流动巡逻力度,全力以赴开展复工复产期间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严把产销“三道关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甘肃网2月27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永德特约记者康敏)近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中心全力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紧紧围绕农产品稳产保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上市要求,严把源头生产、投入品监管、产出检测“三道关口”,加快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着力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避免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有效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驰援湖北武汉等地农产品物资保障的需求,全力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该中心领导班子成员1月下旬迅速组织召开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部署会议,带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督查指导全中心疫情防控工作。同时,该中心抓实抓细春耕备耕期间各项工作,确保农产品稳产保供,及时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工作。
各县区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加强对生产基地及收储运环节的监督抽检力度,加大对设施蔬菜上市前的抽检频次,充分发挥乡镇监管服务中心和村级协管员的作用,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合格证管理和农产品上市前自检工作,做到疫病防控、春耕备耕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两不误,进一步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避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叠加发生。
兰州市首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于2月10日由榆中县韦营乡全家福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具,其捐助的20吨萝卜和3吨大蒜的货车已发往武汉,均附有检测合格证书、产地准出证明及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成为全省开出的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为驰援武汉人民群众“菜篮子”,共同助力武汉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市共驰援武汉的农产品达到10批次,洋芋、萝卜、百合、大蒜多个品种的蔬菜257吨,开具农产品合格证1402例。该中心还检查了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西固区、红古区的重点乡镇、生产经营主体及批发市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番茄、辣椒、草莓、百合等品种129个样品,采取“就近取样、远处送样”的方式,对于季节、时令性强的农产品有针对地进行监测,提高检测频次和效率,做到快速抽样、快速上机、快出结果、快报情况,发现隐患问题及时处理,体现应急状态下风险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目前,全市已完成定性检测样品2300个。期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全市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供应。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