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年两会!总结农业相关要点,听见趋势发展声音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经过2023年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农业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具体表现为:

●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落实区域重大战略方面推出一批新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不断增强。

根据文件指示,今年农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重点分别为:

●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加大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动农业科技和品牌建设助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在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政府、三方机构、企业共同发力,挖掘地标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标准认证和绿色品牌新体系的构建,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扩大农牧渔产品的免税范围,降低该类农产品流通企业的税负,增加对特色农产品零售企业的补贴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针对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高投入问题,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购买和应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的农民和农业企业进行补贴。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推广,促进智慧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方面,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时,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产业链整合,提升国际竞争力。

提高寒旱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

将寒旱山区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标准提高到4000元/亩,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00元/亩,省市两级财政配套投资1000元/亩,免去县级财政配套投资。

一方面,优先选择西北寒旱区的重点省份或地区,先行先试,边试边总结完善,逐步全面展开。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确定的重点帮扶县,可实行中央全额投资。

另外,建设主要针对20度以下的坡地,20度以上坡地可用于发展林果草产业。此外,要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监管,保证30cm的活土层回填复原,增加单块田的面积和宽度,配套建设机耕道、排水沟等,方便机械化作业;设立管护专项资金,拓宽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完善建用管和责权利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建议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和奖励制度

首先,建议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由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组织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办法,成立专门评定机构,对农民进行系统性的粮食种植专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对符合条件者颁发职业种粮农民证书,并给予其相应支持和补贴。

其次,建立职业种粮农民奖励制度。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职业种粮农民倾斜,由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职业种粮农民档案,实行跟踪管理、全程服务,以此提高种粮效益和种粮积极性。

最后,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在现有种粮补贴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国家在新增补贴时,向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倾斜。

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

加快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1)强化对主产区的政策扶持。各项粮食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主产区倾斜,不断增强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上确定补偿的合法性,对主销区到主产区投资建设粮源基地、粮食加工转化和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需要达到的规模作出明确要求,确保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落实到位。(3)支持主销区对主产区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将主销区出资设立粮食产销科技合作项目作为考核内容之一,面向对应的主产区省份,设置一定规模的粮食产销科技合作专项,提升主产区粮食全产业链科技含量,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收益。

加快盐碱地、戈壁发展设施农业

对盐碱地、戈壁的分布、面积、类型、盐分含量、地下水质量和土壤质地等关键参数进行全面调查,评估不同区域利用潜力和限制因素。针对盐碱地和戈壁的特定环境,选育耐盐性强、生长表现优异的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品种,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和戈壁的土壤质地,。此外,要制定支持盐碱地和戈壁设施化利用的财政金融政策,强化资金等要素保障。对参与治理、利用的企业、农户和科研机构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督,确保财政金融政策有效实施和资金的安全使用。

有序开展粮经轮作,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

(1)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加大粮经轮作产业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粮经轮作套种工作纳入政府督查激励、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2)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经济动物轮作套种养的模式,在保证粮食生产与土壤健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的作用。(3)抓好粮经轮作科技攻关,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集中国家种养殖产业的科技优势力量,解决轮作套种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4)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支持一批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市场影响和吸引力,以品牌溢价推动产业增效。

推进“三农”领域短视频健康发展

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

(1)简化鉴定流程,对急需适用的农机具,或者市场上推广量较大,但缺少鉴定依据的新型农机具,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鉴定效率。(2)缩短鉴定周期,对现有的农机鉴定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鉴定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缩短鉴定周期。(3)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急需适用的农机具,组建由专家、技术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快速响应团队,快速理解和评估新型农机。(4)加强技术支持,研发先进的农机检测设备和仪器,提高测试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开发自动化测试、遥感监测等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鉴定效率。加强与国际先进农机鉴定结构的合作与交流,引入成熟的新型农机鉴定技术和经验,促进国内农机行业合作与协作。

多措并举推动我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面向农业生产主产区配置教育资源,服务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

山东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科技赋能、科技创新,比如说在国家新一轮千亿级粮食产能的提升行动计划中,山东肩负着重任,亟需提高粮食的单产,通过种业创新,解决种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山东有超过万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也亟需通过创新驱动做转型升级。

山东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黄河下游的生态保护,盐碱地的改良提升,以及水、肥、药的高效利用方面,都亟需绿色的技术、绿色的产品和绿色的解决方案。

这些都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农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驱动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发挥好高校的作用。向农业主产区优先配置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应用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利用山东的产业优势,协同推进产教融合育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农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利用数字技术为畜牧业节粮提效注入新质生产力

加强数字化畜禽养殖平台和智能装备研发推广。一方面引导科研院所打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算法和技术库,引导企业打开精准饲喂、估重、生物识别、清粪、环控、巡检、防疫的场景库,推动场技融合,立足真场景开展项目立项;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攻破浪费多、损失大、效率低的真痛点,开发“杀手级”应用,同时支持院所与企业合资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市场化推广科企融合产生的成果,包括联合开发的科研体系、创新算法、智能装备等,带动行业整体数字养殖水平上升。

多措并举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

(1)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内部通过资产流转、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现有资源,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引导规模化猪场向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转型,引导中小养殖户向标准化、现代化转型,推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发行专项长期贴息贷款或永续贷款,支持标杆企业跨越周期。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等。(3)促进猪肉消费升级。大力鼓励猪肉消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丰富猪肉制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等。

强化乡村人才培养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培养农村本土主播,以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

政府加强农村工作从业人员的电商技能专项培训,完善人才引进、留用机制,做好乡村振兴软实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府、行业组织开展农产品画像、直播技巧、推广引流等技能实操培训,也可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与成熟电商营销企业合作,开发农村电商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等理实一体化的培训课程。

建议提高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

一、建议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加大畜牧科研投入,深入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健全产学研联合育种机制,逐步提高核心种源自给率;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强国家级和省级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建设,推动地方品种资源应保尽保、有序开发。

二、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提高圈舍环境调控、精准饲喂、动物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智能化水平;加快畜牧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畜禽养殖档案电子化,实现全产业链信息化闭环管理。

三、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畜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鼓励企业开展产品认证、地理标志保护等活动,提高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等。

健全补偿机制破解“粮财倒挂”

首先,部分省份为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据粮食主产区粮食调出总量,参考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因素,合理估算补偿资金规模。与此同时,按此规模,以粮食主销区为主,中央财政作为补充,设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作为给粮食主产区拨付奖励的“资金池”。

建议改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农田适机化改造

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改善农田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农田适机化改造,发展智慧农业。此外,还可以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

构建农村养老金融新格局

要构建农村养老金融“普惠”体系,应引入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引导各类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民间资本,在创新、推广各类普惠保险业务、养老理财业务、支持农村养老产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应推出农村产业普惠金融贷款。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民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要鼓励外出青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促进青年劳动力留在家乡就近照顾老人,缓解农村“空巢化”所导致的养老问题。应提高农村养老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加快培育乳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研究出台针对性鼓励政策,畅通乳制品行业创新发展路径。如引导行业重点发展乳清脱盐制备技术和乳糖提纯制备技术,重点研究乳铁蛋白等乳源功能成分产业化技术与实现路径、鼓励新型杀菌工艺等新工艺在液态乳中的应用等。

二是引导行业加强新产品研发。加强添加食药物质乳制品、营养重组乳制品、添加益生菌的发酵乳、延长保质期的鲜奶等产品创新,不断丰富乳业矩阵和价值链条。

三是在坚持“四个最严”的基础上,从生产准入和产品规范等方面完善乳及乳制品标法体系,支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

四是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在本领域的作用,鼓励创新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方式,服务产业政策落实。

建议在新疆发展花生产业,挖掘国内油脂油料增长潜力

在新疆地区大力发展花生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建立我国油料安全屏障,为新疆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为助力新疆地区花生产业发展,应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布局新疆花生产业;对新疆种植花生进行有效补贴,提高农民积极性;协调组织物流等基础设施搭建,为花生出疆提供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引领,扶持龙头企业,研究花生采收机械,降低花生采收成本;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新疆花生全产业链。

发展稻谷低温保质储存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要推动稻谷低温保质储存技术研发与创新,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运维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建设。构建制冷技术、空调工程和食品工程等多学科共创平台,设立国家级低温保质储存技术创新基金,积极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要树立绿色“大储备”思维,可由中国制冷学会牵头,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粮食储存企业等单位联合攻关,应对稻谷不同品种、不同气候和环境带来的技术难题,完成稻谷低温保质储存技术及装备研发和工程示范。

建议数字赋能农旅融合

将数字化技术手段融入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领域,让农业变得更“聪明”,让生产变得更高效,让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提升武陵山区农村规模化供水能力

建议国家层面加大对武陵山区水源工程的政策倾斜力度及资金扶持力度,加快补齐集中连片脱贫地区农村供水设施短板,解决武陵山区供水水源保障问题。

在畜禽水产、蚕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我国部分粮油作物品种已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一步在畜禽水产、蚕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种业创新提供法律保障,让更多更好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

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种业创新发展,持续加大育种的研究和投入,推动种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要提升种植水平、加强产业生态合作。合理布局增大种植面积,加强种植过程的辅导和培训,农企通过统一的农资供应、生产作业标准,提高单产、质量和生产加工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业单产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的上涨,发展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企业的方向。在提升物流与供应链水平方面,要建设规范化、体系化的物流网络,建议大型农企可探索“产地仓+物流配送网络+前置仓”模式,以缩短农产品流通环节,重塑农产品与消费者间的连接渠道,推动农产品供应链提质增效。同时,要加快建设以产地仓储保鲜为重点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广科学保管和存储技术,使加工后的成品品质达到最佳标准。

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

应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同时可考虑改革税制,启动征收耕地非粮化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林果)的调节税,作为对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户的经济补偿金,由国家宏观统筹保障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户利益。另外,在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对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可根据其种植规模、经济效益、收益所得等方面,估算粮农补偿面积,确定补偿标准,测算利益补偿额度,建立有差异的农业生产税收征集制度,确保种粮农户的利益。

构建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安全生产协同机制同样重要。应鼓励粮食加工、销售企业进入粮食生产区,通过市场双方自由议价方式,探索形成双方都能接受的“粮食权”交易价格,鼓励粮食主销区省份与粮食主产区省份主动对接,主动参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主产区种业、耕地保育、农机装备购置等粮食生产能力,支持主产主销区构建保障粮食安全共同体,确保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改善现有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空间布局加大投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能力

建议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土壤环境监测点位空间布局、加大投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强化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利用、加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创新力度。比如,监测点位在选取时,根据监测工作要求,对监测范围、位置、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安排;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也需不断革新,方能保证土壤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

完善农业制度支持体系加快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制度,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例如,可以逐步扩大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等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种类实施范围;还可以通过设立农业风险稳定金,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各领域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以风险分担机制形成的保障效能助力中国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以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应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产业核心的和美乡村建设指导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多模式和美乡村建设,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和美乡村”发展系统和多层次产业体系。同时还要细化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促进乡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鼓励涉农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建立全产业链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市场导向,发挥企业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校可以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或新质技术的应用研究,以赛事或农研基金等形式联合构建新型科技平台,建立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平台发展方向,既能减少企业在科研方面的重复性投入,又有利于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缩短产业化周期。

三、人才先行,夯实发展基础。加大向农村地区派驻科技人员的力度,以“科研+基地+农户+企业”等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指导农民发展高质量农业。各地政府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鼓励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联合家庭农场、合作社、创业园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为返乡年轻人提供创业支持和补贴。同时鼓励涉农电商平台进行开放式教学,开发农产品电商培训课程,扶持新农人创业,快速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长效投入,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平台经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投入,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些涉农电商平台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基于社会责任的考量,有意识地加大农业领域的研发投入,比如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予以积极鼓励,同时加强引导,建立长效机制,为加快形成、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条件、营造更好氛围。

让文旅融合深入乡村

泰安乡村文化是泰山大文化组成部分,泰山旅游也应转向大泰山旅游,丰富泰安旅游供给,而如何调出各个乡村旅游的“本土味”,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让乡村旅游积极“破圈”,需要各方力量参与进来。需要更多的泰山文化研究者把历史文化研究和乡村文化建设密切结合,打造更多的乡村亮点、旅游热点,为大泰山旅游建设贡献力量。

以下委员、代表提案具体内容未能收集完全,提案方向整理如下: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核心,农业正在全方面谋求快速发展。大国农业,未来在路上!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安琪福邦宣传片《酵母科技,农业无限未来》拍摄正式杀青!1017粉丝 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官方账号 02:44 红牛红牛走中国找牛人中国农资秀云南媒体行:红牛 红牛 高端产品 01:36 云天化 良田守护者计划:水稻丰收啦 01:47 新洋丰优秀推荐官故事会:西瓜卫士 王红梅 01:24 华强化工 强农工程:黄楼销冠—邢长青! 00:54 《云天化良田守护者计划》8月13日 走进甘肃张掖 https://www.163.com/v/video/VQ6D3QBFV.html
2.资讯中国网信网 人民政协网 法制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 国新办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青年网 法制日报 学习时报网 光明网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中国农网 求是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党建网 国际在线 中国军网 中工网 中国妇女网 环球网 北方网 南方网 中国记协网 中国农https://www.ntv.cn/content/1/379/991379455.html
3.农业知识科普视频农业知识科普高清原创视频下载LAN「Vitamin Science」维他命起源与发展 产品科普片 二维动画-定格动画 CheeryWang 共 2 位创作人 CheeryWang剪辑/美术师/动画师 sun导演/策划/创意 播放:12.5w 人气:1w 时长:04:33 油管5000万播放科普《霍乱的故事》 宣传片-公共事务 短视频-知识 生活指南 播放:8.7w 人气:7509 时长:14:41 【摄影干货】https://www.xinpianchang.com/search/1242656
4.规范直播营销助农增收农产品新浪财经本报讯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们的柑橘红美人口感爆甜,鲜嫩多汁,好吃不贵……”近日,在抖音平台“阿高书记来了”直播间中,长兴县水口乡龙山村工作人员白永坤正在进行农产品(7.830,0.10,1.29%)直播售卖。今年以来,该直播间已帮扶农户31家,涉及农产品30余种,销售农产品金额达350余万元。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2-03/doc-incycptu8093728.shtml
5.关于举办“农产品直播带货团队高端实操训练营”培训班的预通知为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和农产品直播带货达人,切实提升农产品短视频生产技能和直播带货营销能力,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助力农产品销售,进一步深化“来抖音学农技”助农项目成果,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拟联合抖音三https://www.ngx.net.cn/tzgg/202406/t20240624_239511.html
6.2024河南省秋季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展览会本届会议有来自省内外种子、肥料、植保企业800多家,展览面积50000平方米,农资产品上千个寻求代理商。 3、种药肥一体化,农资系统解决方案 农资企业将齐聚一堂,种药肥一体化,为农资经商,种植大户,农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现场解决指导种子,农药,肥料农技知识。 http://zt.3456.tv/2024nian/2024hnszbh/about/
7.快手发布农产品消费趋势报告:助农直播成农产品的“新集市”种子种苗成“香饽饽”,短视频+直播也能带来生产力 今天的短视频平台不只是个农产品集散市场,更是个农业学习平台,“怎么施肥作物才能长得好”、“猕猴桃种苗怎么培育?”在快手,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专家在讲授着实用的农技知识。 有着近二十年苹果种植经验的农业经理人陈厚武(网名:江苏小苹果),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20923/0ae8ff92b5cd41fb9c6874939450176b/c.html
8.海报直播丨山东省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工作情况三是严打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音像作品、网络文学等领域侵权假冒犯罪。 四是严打食品领域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两超一非”犯罪;制售假冒地理标志产品犯罪;制售假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领域犯罪;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以及非法添加“瘦肉精”、肉制品掺杂掺假、制售病死畜禽等肉类产https://www.dzwww.com/2024xwfbh/hbzbssdsgajgzscqxsbhgzqk/
9.丰宁农商银行开通抖音直播间宣讲金融知识河北农网讯(陈维良)丰宁农商银行为让广大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便于客户办理各项金融业务。自1月10日开始,开通抖音直播间,面对面地向广大群众介绍该行的金融产品和信贷优惠政策,点对点地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业务问题。 该行抖音直播间每周二、周四晚7:00至8:30开播,自1月10日开播以来,已播出两期,主要http://hbnw.hebnews.cn/2023-01/30/content_8939097.htm
10.农资电商主播月利润可达10多万元!一个新时代加速到来“农民为什么难?因为他们既没有对农产品的定价权,也没有对农资产品的议价权。当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普及让信息更加透明,农民除了多了线上的购买渠道,在线下也有了讨价还价的能力。” 2020年6月,湖南省委组织部、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科技专家服务https://www.nfncb.cn/index.php/nhbd/1810.html
11.00后大学生做起互联网“新农人”:售出12万件农资,给26万“老铁”讲致“通过短视频与直播推广农技,为我提供了巨大的信任背书,所以农民愿意使用我推荐的农资产品。”据由硕观察,线上买家几乎都是回头客和粉丝推荐的新客:“农民是一个村一个村地居住,一个粉丝用了产品有效果,同村的人就会跟着在我这里下单。”正是靠着这种基于信任的连锁效应,由硕的农资销量实现倍级增长,客户遍布几乎https://www.cnhubei.com/content/2024-05/06/content_1784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