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摸清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全省范围内34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一次重点调查,抽中企业涵盖了蔬菜水果罐头制造、黄酒制造、精制茶加工业、绢纺和丝织加工、皮革鞣制加工、胶合板制造、竹藤棕草制品制造等7个行业。主要情况如下:
一、企业发展现状
被调查的347家企业中有龙头企业6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从企业的规模来看,规模以上企业112家,规模以下企业235家。
(一)企业发展状况良好
2010年,34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资产总计为2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产品销售收入228.90亿元,增长21.6%;出口交货值65.59亿元,增长19.3%;利润总额9.11亿元,增长12.3%;工资总额10.94亿元,增长22.2%。其中277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速30%以上企业112家。显示企业总体发展状况良好,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其中竹藤棕草制品制造、绢纺和丝织加工、胶合板制造等3个行业发展状况较好。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1.5%、27.3%和17.2%,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55.8%、26.4%和16.4%。绢纺和丝织加工、胶合板制造企业的利润分别增长17.6%和36.3%,竹藤棕草制品制造企业平均利润由负转正。
(二)龙头企业发挥作用明显
2010年,63家龙头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在解决就业、联结基地、原料收购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资产总计为77.4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3.23亿元,出口交货值27.56亿元,利润总额3.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4%、20.6%、18.8%和4.5%。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共计15997人,工资总额3.66亿元,分别增长6.0%和28.9%。2010年共联结基地194个,占被调查企业联结基地总数的83.3%;联结农户77784户,占78.3%。原材料收购金额3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7.2%。
(三)基地和农户联结面进一步扩大
2010年底,347家企业共有联结基地233个,比上年增长16.5%,其中联结省外基地67个,比上年增长28.8%。从联结基地类型看,联结种植业基地8.39万亩,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省外种植业基地2.02万亩,比上年增长26.9%;联结林业基地62.48万亩,比上年增长6.9%,其中省外林业基地48.07万亩,基本与上年持平。347家企业共联结农户9.94万户,比上年增长9.4%。
(四)企业原料的收购向外转移
被调查的企业2010年主要原料收购金额达到128.41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本县(市、区)内收购17.72亿元,增长17.9%;省内县(市、区)外收购39.91亿元,增长38.2%;省外收购70.78亿元,增长39.0%。从原料收购比重来看,本县(市、区)内收购比重由上年的15.6%下降到13.8%;省内县(市、区)外收购比重由30.0%上升到31.1%;省外收购比重由52.8%上升到55.1%。显示企业原料收购由本地逐渐向外部转移。
二、主要问题
(一)企业成本上升较快
问卷调查显示,占84.8%的被调查企业2010年经营成本上升,基本持平的占13.2%,下降的仅占2.0%。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较快的主要原因,占91.4%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企业2010年原料收购金额增长33.2%,销售额增长21.6%,利润空间大部分被原料涨价挤压。另外,2010年企业用工增长3.3%,工资总额增长22.2%,员工2010年年平均工资2.48万元,比上年增长18.2%。表明企业在解决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用工成本大幅增加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需要企业在保障一定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不断消化劳动者报酬增加的成本压力。
(二)原料收购不足
随着我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做大做强,本地的原料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许多企业将原料收购的目标转向外省。认为省内原料收购能满足生产需求的仅占17.8%。在企业扩大省外原料收购比例的同时,省外基地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2010年,企业省外原料收购金额增长39.0%,而联结种植业和林业基地总面积仅增长1.0%。省外原料收购出现了收购渠道不方便、原料质量不过关、运输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29.3%的企业认为原料收购渠道不方便,29.6%的企业认为原料质量难以保证。
(三)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
农产品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大。近年来我省制造业中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在农产品加工业中显得尤为突出。问卷调查显示,占73.6%的企业认为招工存在困难,认为困难较大的占15.5%,占51.0%的企业处于缺工状态。从企业规模上看,规模企业缺工情况更为严重。有58.4%的规模以上企业当前缺工,有47.4%的规模以下企业缺工。分行业看,胶合板制造和精制茶制造企业缺工情况较多,缺工企业分别有75.0%和64.0%.
据反映,许多企业2010年以来大幅提高了工资水平,但仍然招不到工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当前劳动力市场上技术工、熟练工人少,劳动力结构问题突出。二是近年来内地省份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内地转移。使得部分农民工能在“家门口”打工,并且生活成本更低。问卷调查中有38.5%的企业认为2011年劳动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招工难的问题将持续困扰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
(四)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成本激增
调查显示,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普遍。占41.1%企业受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困扰。认为流动资金充足的企业仅有6.0%。认为融资情况较难和很难的企业有23.6%和4.9%。有42.7%的企业在当前企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选择了资金短缺问题。分规模来看,规模以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认为融资情况较难和很难的企业占24.7%和5.5%。据企业反映,在当前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金融系统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有限。许多银行不但要大幅上浮贷款利息,并且普遍要求企业以高比例存款作为贷款的前提条件。为了获取贷款,企业不得不付出高额的“买存款”、票据贴现利息等费用。据了解,当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31%,但许多企业拿到贷款的实际成本要达到12%以上。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激增、不堪重负。尤其一些小企业由于正常融资困难,为避免资金断链,通过不正常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更高。
(五)利润率下降,企业发展缺少动力
被调查企业2010年销售利润率仅为4.0%,比2009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产品的销售价格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难以得到同步提高。占56.5%的企业2010年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企业反映,农产品加工行业资金回报率低,生产受原料的局限较大,企业家发展企业的动力不足。许多企业不愿意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转而开始涉足其他回报率更高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对本行业发展前景乐观的企业仅占29.6%,对本企业发展前景乐观的仅占34.5%。显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