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公式: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
3、预警:对纳税人取得海关完税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过高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2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
三十、纳税人无形资产综合摊销率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综合摊销率-基期综合摊销率)÷基期综合摊销率×100%。
综合摊销率=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原值。
2、问题指向:无形资产综合摊销变动率变动率在20%以上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改变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多摊无形资产。
十一、纳税人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
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上期存货周转率-1;
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3、预警值:1
检查重点:指标分析: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
存货周转率(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效率的综合性指标,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个财务周期内,存货周转的次数。
十二、纳税人收入利润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纳税人收入利润率-全市平均收入利润率)/全市平均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本期营业利润/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2、问题指向:收入利润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少列收入、多列支出;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也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有无利用免税企业转移利润。
检查重点:同“成本”、“费用”指标。
十三、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毛利率变动率/税负变动率。
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率变动率=(本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基期税负)/基期税负。
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十四、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
1、计算公式:指标值=流转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
2、问题指向:所得税申报收入小于流转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收入未申报等问题。
十五、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
1、计算公式: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
3、预警:对纳税人取得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过高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2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