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全

Iknowsomeonewhowouldbejealousifhecouldhearyousaythat.

我知道有一个人要是听到你这样说,一定会吃醋。

_____羊勇敢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是指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和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环境的物质生产。

2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3农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4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覆盖的叶片面积。即:叶面积指数反映了作物群体截取光能的能力。叶面积指数大,截取的光能多。

5最适叶面积指数:是指作物群体的净同化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叶面积指数,因作物生产水平、品种、株型有很大关系,一般高产作物大多数的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6。

6发育:是指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由营养器官的分化转到生殖器官的分化这一质变过程,表现为生理和形态上质的变化。

7光能利用率:是指一定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照到该土地上太阳辐射能的百分率。

8光补偿点:指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9光饱和点:指光合作用开始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值时的光照强度。

10积温:作物一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高于一定温度以上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某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生育阶段的积温。活动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大于或等于生物学零度的逐日平均温度之和。

11有效积温: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大于生物学零度部分之和,即(逐日平均温度—生物学零度)累积之和。

13春化作用:在作物某一期间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发育现象称为春化现象14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不同,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15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一生中,常有一个对某种营养元素需要量虽不多但又很迫切的时期,称为作物的营养临界期。

1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作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使用肥料所起的作用最大,增产效果也最为显著。这个时期就是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7光周期现象: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受日照长度的影响或受昼夜长度的控制,作物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18土壤肥力:是指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经常不断地、适量地给作物提供调节生长所需要的扎根条件、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19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科学技术水平而形成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及其种植方式的技术体系。

20混作:在同一田块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的作物混合种植的方式。

21间作:在同一田块内,同一生长期内,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的方式。

22套种:在前作物的生长后期,于其株行间播种或栽植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23连作:即连年在同一田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

24轮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25复种:是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收获二茬或二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26单作:在同一田地、同一季节种植同一作物的种植方式。

27土壤耕作:是根据对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特性,应用机械方法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以达到提高土壤肥力,消灭病虫杂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

28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F1),其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都比双亲优越,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

29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与配置的总称。

作物的分布:是指作物通过扩散,并在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的空间配置情况。

30作物生长:指植物细胞的增大与增多,是植物体或某一器官体积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作物育种:是研究改良作物遗传性状,特别是改良经济性状,使之更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理论和技术。

二、简答题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概括起来: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

1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2现代机器体系的形成和农业机器的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3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4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

二、农学的性质(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实用性)

1农学是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3农学是必须兼顾作物生产和环境安全的一门应用生态科学

三、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1人多耕地少,人口压力大2农业经营规模小,设备差,农业经济落后

3农村经济地区差异大4资源分布不均匀,自然灾害频繁

四、作物生产发展对策

1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1)耕地资源(2)水资源

2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复种指数,二是提高作物单产

3调整粮食发展战略(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2)开发新的食物源

五、影响作物生育期的因素

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3栽培措施

六、种子休眠及其解除

种子休眠:是指具有活力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而不萌发的现象。休眠是作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休眠的种子对不良环境尤其是寒冷和干旱的抵抗力较强。

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1种皮厚,透气差由于种皮厚或构造致密,水分和氧气不易进入种子内,种子内的二氧化碳也不易排出,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例如,豆科作物中的蚕虫、绿豆等种子。

THE END
1.农业生产附属设施包括哪些?梅一洪资源农业生产附属设施包括哪些? 1. 农田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水泵及喷灌设备等。 2. 农田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泵及排水设备等。 3. 农田温室设施:包括温室大棚、温室布料及温室配套设备等。 4. 农田加工设施:包括农作物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及生物肥料加工厂等。 http://www.xcxshe.cn/15612.html
2.初中地理农业——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们吃的食品,穿的棉、麻、毛、丝服装,阅读的报刊、课本,使用的木制家具等,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我国拥有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MwNzE5MA==&mid=2649750296&idx=7&sn=f25c690b9fe34eabb870defb5fd455d1&chksm=896b895832c538cc5e433cfc8ff5bafc8e39f7295c4944378f93ef604b6217eb8a4de353fc3c&scene=27
3.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怎样分类?答:农业资源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它包含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的投入。广义的农业资源是指农业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总和。 狭义的农业资源仅指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农业自然资源包含农业天气资源、农业土地资源、农业水资源、农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1563934614326402&fr=search
4.2023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023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农发〔2023〕1号发布,被称为2023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023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涉及抓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科技和装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32735.html
5.休闲农业开发主要依托哪些乡村资源条件?因此,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与规划时,应首先对乡村资源进行综合调查与分析评价,从而为规划建设和合理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乡村资源种类繁多,涵盖生产资源、生活资源和生态资源,较乡村传统农业资源更为宽广。 一、乡村农业生产资源 乡村农业生产资源一般是指农作物及与农作物密切相关的农耕活动、农机具等,另外,家禽家畜也包括在农https://www.meipian.cn/34i7o5k0
6.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的投入和来自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农业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投入,它包括()的投入和来自()的投入。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e9fc648284ea481db99eb8c6bdd7fb0b.html?fm=bd532cef99ccd023b999f45bfdd384b719
7.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推广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一是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厉行节约用地,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实行保护性耕作,提升土壤有机质。二是要减施化肥、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推广地膜回收利用,对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