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丨从肥料产业一直说到买菜买水果~地力有机肥

进入十月底,秋收时节金稻飘香。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24日,秋粮收获进度已达82.5%,又是一个丰收季。

粮食产量稳、单产提升,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从长时段看,一部新中国粮食史,是新中国“逆天改命”史的重要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解决了吃饭问题,其中有改革开放的因素,也有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贡献,其实还有个大家少留意的因素,那就是我国肥料产业的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化学肥料产量极低,一五时期才初步建立化肥工业,年产量也就30多万吨;70年代,我们抓住与西方关系缓和机遇,开始第二次技术引进潮流,利用外汇引进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化肥产量从1970年的200万吨,到1979年突破1000万吨,几乎每年增加100万吨的产量。近几年,年产量约5500万吨上下。

化肥产量的增加,直接带动了作物产量的提升。据农业农村部公开的信息,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仅为2263.6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超过6000亿斤。此后一路攀升,到1996年首次突破1万亿斤大关,2012年迈上1.2万亿斤台阶,2018到达1.3万亿斤台阶。

单产方面,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1965年稳定在100公斤以上,1982年突破200公斤,1998年突破300公斤,到2018年达到374.7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倍多。

当然,实践证明,对于农作物来说,化肥不是越多越好。过度施用化肥,也有不少“副作用”。70年代我国的化肥工业,主要氮肥工业(合成氨),生产碳铵、硝酸铵、氨水和尿素。

由于氮肥工业日渐成熟,加上磷肥、钾肥资源相对缺乏、进口依赖度高、价格偏高,造成我们有偏施氮肥的倾向。过度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空气污染、作物生长受阻等问题,不利于农业的绿色发展。

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重视。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22年,又出台了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成效是明显的,到目前,我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已出现连续多年的下降趋势。

很多云浮人应该有经验,以前我们盛产砂糖桔的时候,大于杯口的,都要挑出来,以次果处理,因为味道寡淡。另外,有些人吹嘘的所谓“老树果”,其实品质也相对不保证,重要原因就是老果园肥力或者说地力消耗太大所致。

肥力,可以补充氮磷钾,有效但不是“全效”;地力,就不是仅补充化肥就能解决的。

有人可能会说,我家屋旁的几棵果树,几十年树龄,不施肥品质也一如既往。那是因为生长环境(地力)得到了平衡。正儿八经的农业生产尤其是规模化生产,必须有地力概念。

地力,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各种营养元素的合集。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之所以有“特产”,道理就在这里;如果“特产”不“特”了,原因肯定在“生态系统”。

多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存在重用地、轻养地,重化肥、轻农肥,也普遍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有益元素和微生物肥料的问题。农技专家普遍认为,农肥、化肥与生物有机肥同等重要不可代替,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稳产、高产、培肥地力、增强农业后劲,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缓解化肥比例失调,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合格的A级、AA级绿色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种地一定要养地,应该化肥、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配合施用,地才会越耕越厚,产量和品质才会越来越有保证。”市内一位种植大户曾对记者说。事实上,要更好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应重视提倡研究开发有机、无机、生物相结合的新型肥料。

记者大量走访市内的种植园,发现能保障稳定优质高产的经营者都对有机肥料相当重视、使用有方。他们有的选择自己发酵制作有机肥,也有选择商品有机肥的。

目前我国化肥市场规模在7000亿左右,有机肥市场规模在1200亿左右,合计超过8000亿元。在化肥零增长减量化、农业绿色发展等政策之下,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将呈现出一减一增的情况,化学肥料市场逐渐释放出份额,让位于有机肥,有机肥料成为了行业新增长机遇。

云浮,是禽畜养殖大市,有机肥原料丰富,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好、势头稳,发展有机肥料产业条件得天独厚。事实上,近年云浮市也涌现了一批有机肥料生产企业,促进了现代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也助推了优质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发展壮大。

随着中国制造不断迈向中高端,基于“我们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判断,未来大概率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我们的农业生产必然要“升级转型”。

瞄准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生产优质的、特色的、绿色的乃至有机农产品,将会更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回到文中提到的问题,买菜买水果,选“生态平衡”的肯定更好;不差钱就认准绿色认证产品、有机认证产品(这个价格更高,不用化肥农药),当然,随着生产技术进步,价格有望更亲民。

THE END
1.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企业动态 行业资讯 争做先锋担使命 为农服务促发展!中农 11月28日下午,中农集团举办第33期臻·分享讲堂,中农集团陕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陕西实业)党支部书记、董事【详情】 中农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12-03 喜报!https://m.sino-agri.com/
2.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农业生产资料在线网是一个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在线交易和咨询服务平台,为农民和农资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www.nysczlzx.org.cn/
3.农业生产资料(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基本详情介绍)–手机爱问农业生产资料(关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基本详情介绍): 1、农业生产资料是指农、林、牧、副、渔所需的生产资料的总称,是进行农业生产的物质要素。https://m.iask.sina.com.cn/mib/new1yLrfrdpV0ST.html
4.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 更新时间:2010-08-28 16: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2.19万人浏览次浏览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农业生产资料是指包括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含渔用)、种畜禽、牧草种子、食用菌菌种、兽药、农机及零配件、水产苗种、渔药、渔机渔具等农业投入品的总称。https://china.findlaw.cn/jingjifa/nongyefa/nyfzs/nysc/nysczl/13434.html
5.中国农业生产资料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办公室地址位于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陆海交通枢纽沧州,中国 河北 沧州市新华区 长芦北大道,我单位主要提供化肥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中国 河北 沧州市新华区 长芦北大道 固定电话: (0317) 未核实,仅供参考 联系人: 未提供 邮政编码: 061000相关https://www.11467.com/cangzhou/co/44530.htm
6.农业生产资料有哪些[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县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和农益生产资料销售中心揭牌仪式上的致辞2024-05-10 学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心得体会【3篇】2023-01-09 关于2020人大政协两会心得体会【六篇】2022-08-16 学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精神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2022-08-16 http://www.sudunlaoyingcha.com/k/nongyeshengchanziliaoyounaxie/
7.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会员价: ¥1.00 ¥1.0 收藏:0 购买内容 详情介绍 题目: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购买后查看全部内容老师办公 手机版网站 ?2020 郑州云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8043946号-1 立即咨询 24小时服务热线 18539937826 工作时间扫码添加客服 http://www.yunpengjiaoyu.com/h-pd-10794.html
8.农业部关于印发《农业生产资料监农业部法律法规为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加快制度建设,规范监管行为,提高农资监管水平和能力,推动建立和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我部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现印发你们,请结合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https://code.fabao365.com/law_210436_1.html
9.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A劳动力B土地C技术D资本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 A 劳动力 B 土地 C 技术 D 资本 --- 正确答案 B --- 解析 当前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仍然是土地。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432599.html
10.农产品生产(精选十篇)通过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方法研究,提高全面收集农产品生产成本资料能力,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产品生产成本情况及其相关联的统计调查数据,客观反映农产品竞争力、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既满足中间消耗核算的需要,又满足农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需要、以及满足不同决策层次掌握农产品生产成本的需要,为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94fq5u.html
11.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审批办理(流程材料地点费用条件省农业厅 七、办理费用 该事项不收费 八、法律依据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04号)第二十一条: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文章来源:河北政务服务网(http://wwwhttps://www.66law.cn/laws/64833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