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这个产品和村里的农户们代言,我感觉很荣幸,也很自豪,希望通过这种宣传方式,让大家都认识‘宋小黄白菜’这个品牌。我为大家推荐放心好蔬菜,也让农户们有更好的收益。”王玉峰说,他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有义务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特别是“宋小黄”这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是他带领村党支部和农户们一起培育起来的,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王玉峰告诉记者,2018年是“宋小黄白菜”品牌真正发展的第一年,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种植了10亩白菜,在大家努力下,今冬的销售收入达到了35万元,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今冬的白菜价格走低,但我们依然保持了很好的成绩,我们总共销售了约8000箱产品,客户反映特别好。”王玉峰说,为保证品牌的质量,都是挑选出最好的产品来销售,其中一些个头过大或过小的都算作残次品。
幕后:为特色农产品“公益代言”
“开始只是想为产品做宣传,并没有想到用我的照片来做代言,丁德亮提出这个建议后,我刚开始略犹豫了一下,会不会对我个人有影响?但细一想,作为这个村的‘第一书记’,我就应该敢于出头,敢于发声,大胆为特色农产品摇旗呐喊,这样才能扩大影响,收到好的效果,让农户们获得更多实惠。”王玉峰说,话说回来,能为村民们做贡献,其实也是他的工作。
延伸:为村里挖掘一个特色品牌
2017年9月,根据青岛市政府统一部署,王玉峰被派驻莱西店埠镇宋村任“第一书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是我的首要任务。”王玉峰说,宋村不大,全村95户共305人。他记得第一次去村里时刚下过雨,进村的道路满是泥泞。“来了村里,就要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想尽办法为村民谋利益。”
“在西海岸新区的山东四海绿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学习特色农产品销售时,我们意识到也需要培育一个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王玉峰说,村里几名老人想到了每年在自留菜园里种植的一种黄心白菜特别好吃。“宋村种植的白菜,小个头的白菜,黄心的白菜,就叫‘宋小黄白菜’。”王玉峰说,这个名字就这么来了,他随后开始协调专业机构帮村里做了“宋小黄白菜”品牌的注册等手续,邀请农业大学专家教授对土壤水质采样分析,获得权威的数据支持,建立农业合作社,建起种植基地,建好线上线下零售新模式,建成展示分装车间,通过礼盒包装创造就业岗位吸收老弱病残群体……一番忙碌,一个新的青岛特色农产品品牌诞生在宋村。
未来:让农民有长久经营的产业
“青岛已经有了不少特色农产品,像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城阳杠六九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品牌,我们希望‘宋小黄白菜’至少也达到这个高度。”王玉峰说,在他的规划里,今年要拓宽销售领域,拓展到北京等大城市,做出高端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我们目前并没有扩大种植规模的计划,也就是不冒进,首要任务是稳扎稳打做好产品的质量,提升品牌效应。”王玉峰告诉记者,他更希望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高,未来做订单式种植,这样农户们种植的风险也能大大降低,实现品牌与效益双丰收。
虽然按照计划到今年9月份,王玉峰的“第一书记”工作就要结束,但因为工作认真和喜欢钻研,王玉峰对农业和农村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和认知,他希望给农户们留下一个能长久经营的品牌。“我们来做帮扶工作并不是单纯给村里带来资金资助,更重要的是帮村里培育出产业,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农产品消费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产业培育、乡村振兴……”一系列的词汇从王玉峰口中说出,这是一名“第一书记”在农村帮扶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感言,也是一名全力为农民做实事的“第一书记”具备的作风。敢于发声,为特色农产品代言,大家路过这块大屏幕,应为这名“网红”代言人点个赞,希望越来越多的“第一书记”也能站出来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摇旗呐喊。(记者孙启孟)